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作 者: 严欣
导 师: 张磊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
分类号: B82-05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工业文明带来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人类的生存也日益受到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人类文明要永续发展,就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将研究的视线转向东方,试图在古老的东方智慧中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良策。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道家和佛教中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一分为二的对其进行辨证分析,并阐述其当代价值。任何一种文明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产生于古代中国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农耕生产、自然崇拜和制度文化便是其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唯生论、阴阳五行学说、朴素系统论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从生态爱护观、生态实践观、生态节约观三个角度归类整理并详细研究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这些思想散发着浓厚的人文关怀意蕴,彰显对生命的尊重与大爱,流露人对自然的脉脉温情,为我们呈现一幅幅优美而和谐的生态画卷。然而,这些思想纵然美好,却也不能脱离时代的制约,要使这些思想在当代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思想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扬弃,因此,本文从其合理内核和局限性两方面对其进行一分为二的剖析,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对中国生态伦理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两方面内容。首先,近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中外生态伦理学研究都取得不菲的成绩,我国生态伦理学研究起于步于西方,其研究除了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学,建立以中华民族为价值主体,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学。其次,针对我国目前的存在的生态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是人类文明的新形式,将带来全民生态价值观的变革,引导人们建立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从转变道德观念,树立新的生态道德,发展生态科技和资源立法四个方面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导言  10-16
  1.1 研究背景  10-11
    1.1.1 全球化的生态危机  10
    1.1.2 我国的生态现状  10-1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2
    1.2.1 研究目的  11
    1.2.2 研究意义  11-12
  1.3 选题的依据  12-13
    1.3.1 现实依据  12
    1.3.2 理论依据  12-13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5
    1.4.1 国内研究进展  13-14
    1.4.2 国外研究进展  14-15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1.5.1 研究思路  15
    1.5.2 研究方法  15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5-16
第二章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16-35
  2.1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16-18
    2.1.1 农耕生产—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孕育的土壤  16-17
    2.1.2 自然崇拜—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萌发  17
    2.1.3 礼—制度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17-18
  2.2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18-22
    2.2.1 唯生论  18-19
    2.2.2 “阴阳五行”学说  19-21
    2.2.3 朴素的系统论  21-22
  2.3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的主要观点分析  22-31
    2.3.1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生态爱护观  22-25
    2.3.2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生态实践观  25-29
    2.3.3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生态节约观  29-31
  2.4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评价  31-35
    2.4.1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合理内核  31-33
    2.4.2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33-35
第三章 当代生态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35-45
  3.1 当代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产生与基本思想  35-42
    3.1.1 生态伦理学产生的背景与思想前提  35-39
    3.1.2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形成与争论  39-40
    3.1.3 生态伦理学概述  40-42
  3.2 我国生态伦理学的形成与建立  42-45
    3.2.1 我国生态伦理学的形成  42-43
    3.2.2 我国生态伦理学的建立  43-45
第四章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的当代价值  45-51
  4.1 生态文明的产生—对工业文明扬弃  45
  4.2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45-47
    4.2.1 生态文明的内涵  45-46
    4.2.2 生态文明的的特征  46-47
  4.3 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资源  47-51
    4.3.1 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  47-48
    4.3.2 继承和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48-51
结论  51-52
参考文献  52-54
致谢  54-55
作者简介  55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3.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X2
  4.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5. 由“两个和解”到“两型社会”,D61
  6.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7. 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B222.6
  8. 低碳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研究,X2
  9. 碰撞与融合,R-092
  10. 中国古典舞教学剧目创作趋势研究,J722.4
  1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途径现实选择,X22
  12. 《道德经》对当代生态伦理建构的启示,B82-058
  13.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G120
  14.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雕塑艺术创作中的运用,J304
  15. 试论泰国华人族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D634
  16. 现代中式家具探究与开发,TS664.01
  17. 生态文明视野下林业行政执法体制研究,F326.2
  18. 庄子生态智慧与现代生态文明,B223.5
  19. 话语视角下的宗谱文化研究,K820.9
  20. 中国传统文化对环境设计艺术的影响,G122
  21. 张艺谋电影的情爱与性爱叙事及其跨文化解读,J905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 >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 道德与环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