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占补耕地数量—质量折算方法研究
作 者: 陈亚恒
导 师: 许皞;刘建玲
学 校: 河北农业大学
专 业: 土壤学
关键词: 耕地 占补平衡 数量质量折算 因素组合类型 标示标准粮
分类号: F323.21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75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解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内涵,深刻理解农用地分等与耕地占补平衡数量—质量折算的内涵及评价方法,辨析农用地分等与耕地占补平衡数量—质量折算之间的逻辑关系,探索二者的嫁接点、嫁接方式和连接通道,构建以农用地分等为基础的耕地占补数量—质量折算方法体系。提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目标等别及其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确定方法,为确定恰当的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提供依据,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进一步解译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耕地占补平衡的内涵并构建了概念模型通过分析耕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提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概念模型。基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概念模型,提出耕地占补平衡机理模型,依可持续发展思想,划分了耕地占补平衡内涵的层级为占补耕地数量平衡、数量—质量平衡、数量—质量—生态平衡、数量—质量—生态—人文平衡及可能的第五层级,并分析了各层级实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目前,我国的耕地占补平衡正由第一层级的数量平衡向第二层级的数量—质量平衡升级。(2)系统分析了耕地利用系统构成及特征,解译了耕地占补平衡中的耕地质量内涵耕地利用系统的构成因素可分为稳定因素和易变因素,稳定的耕地因素是由于长期自然、社会和历史发展造成的,是构成耕地生产能力的基础,主导着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相对易变的耕地因素则是使用者追加劳动、投资可以在短期内改变的,是在稳定因素控制和制约下发挥作用,起辅助作用,影响着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表现一实际产量。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目标来看,耕地质量应由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来表征。(3)辨析了农用地分等与耕地占补平衡的逻辑关系,创建了二者融合的嫁接点、嫁接通道和表达方式,提出了耕地质量当量系数计算方法从耕地系统分析角度,评述了农用地分等方法特点。辨析了农用地分等与耕地占补平衡的逻辑关系。针对农用地分等与占补耕地数量—质量折算的异同点,提出以土地利用系数为控制条件,自然质量等为嫁接点、耕地因素组合为嫁接通道、标示标准粮为表达方式的融合方法,建立了等别—自然因素组合—粮食生产能力对应关系,以耕地因素组合对应的标示标准粮为基础计算耕地质量当量,提出了耕地数量—质量折算方法。(4)提出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目标及其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确定方法在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基础上,针对适宜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中的限制因素状况,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设计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变为耕地后各项构成要素的状态。根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后各主要因素的设计目标,可以组建补充耕地因素组合。利用类比方法,参照“耕地等别—耕地自然因素组合—粮食生产能力关系”,确定补充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为占补耕地数量—质量折算提供了便捷途径。(5)以河北省为例,验证了占补耕地数量—质量折算方法体系在对农用地分等成果分析整理基础上,构建了河北省耕地因素组合类型共1287个,探讨了耕地因素组合类型的分布规律。以因素指标区为控制,区内最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为单位,计算了各耕地因素组合标示标准粮。根据河北省耕地因素组合及其标示标准粮,建立了河北省耕地等别—因素组合—标示标准粮关系。计算河北省不同质量耕地的当量系数,最大当量系数为6.55。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河北省各区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目标,并组建了补充耕地目标因素组合,分析了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目标因素组合的分布规律,统计了各目标因素组合的面积,确定补充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经验证,本文提出以土地利用系数为控制条件,自然质量等为嫁接点、耕地因素组合为嫁接通道、标示标准粮为表达方式的耕地数量—质量折算方法具有科学、易用的特点,并能服务于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人口承载力测算等多项土地利用管理领域,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提供科学支撑。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论 10-25 1.1 问题的提出 10-12 1.2 研究进展 12-22 1.2.1 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及原因研究 12-15 1.2.2 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 15-20 1.2.3 国外有关研究动态 20-21 1.2.3 研究现状评述 21-22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点 22-25 1.3.1 研究内容 22 1.3.2 研究思路 22-24 1.3.3 创新点 24-25 2 概念界定和内涵解译 25-37 2.1 耕地、耕地质量概念界定 25-28 2.1.1 耕地概念界定 25-26 2.1.2 耕地质量概念界定 26-28 2.2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耕地占补平衡内涵解译 28-35 2.2.1 当前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耕地占补平衡内涵的理解 28-29 2.2.2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新解译 29-32 2.2.3 耕地占补平衡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关系 32 2.2.4 耕地占补平衡内涵 32-35 2.3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目标 35-36 2.4 小结 36-37 3 耕地数量—质量折算方法 37-54 3.1 耕地系统分析 37-40 3.1.1 耕地系统构成因素 37-39 3.1.2 耕地系统构成因素特征 39-40 3.1.3 耕地系统功能 40 3.2 农用地分等 40-45 3.2.1 农用地分等的总体思路及程序 41-44 3.2.2 农用地分等方法评述 44-45 3.3 农用地分等与占补耕地数量—质量折算的逻辑关系 45-47 3.3.1 农用地分等与占补耕地数量—质量折算的共同点 46 3.3.2 农用地分等与占补耕地数量—质量折算的区别 46-47 3.4 农用地分等与占补耕地数量—质量折算的融合 47-50 3.4.1 嫁接点的选择 47-48 3.4.2 嫁接通道 48-49 3.4.3 表达方式 49-50 3.5 耕地数量—质量折算关系的建立 50-51 3.5.1 耕地的质量关系 50 3.5.2 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关系 50-51 3.6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目标及其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确定 51-53 3.6.1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目标确定 51-52 3.7.2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后粮食生产能力评定 52-53 3.8 小结 53-54 4 河北省占补耕地数量—质量折算研究 54-85 4.1 河北省概况 54-62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54-55 4.1.2 农业自然资源条件 55-56 4.1.3 社会经济状况 56-57 4.1.4 河北省土地资源状况 57-62 4.2 河北省农用地分等 62-69 4.2.1 确定标准耕作制度,划分因素指标控制区 62-65 4.2.2 确定分等因素 65 4.2.3 确定基准作物、指定作物及产量比系数 65-66 4.2.4 划分农用地分等单元,进行野外实地调查 66 4.2.5 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划分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 66-67 4.2.6 计算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划分利用等别 67-69 4.3 构建河北省耕地等别指数—因素组合类型—标示标准粮类比体系 69-75 4.3.1 河北省耕地因素组合 69-70 4.3.2 河北省耕地因素组合分布规律分析 70-73 4.3.3 等指数与耕地因素组合的关系 73 4.3.4 河北省耕地因素组合的标示标准粮确定 73-74 4.3.5 河北省不同等别耕地之间当量系数的计算 74-75 4.4 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目标及补充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确定 75-83 4.4.1 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目标因素组合确定 75-81 4.4.2 补充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确定 81-83 4.5 小结 83 4.6 展望 83-85 5 结论 85-87 参考文献 87-93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3-94 作者简历 94-95 致谢 95
|
相似论文
- 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土壤学,S157.1
- 基于尺度转换提高MODIS影像耕地解译精度的方法研究,S127
- 长沙市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F224
- 花垣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S158
- 基于耕地保护的土地发展权立法研究,F301
- 湖南省不同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研究,F323.211
- 基于CLRMIS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S158.2
- 资兴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S28
-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流转模式研究,F301
- 基于GIS技术的区域耕地等级价值及其折算系数研究,F301
- 基于GIS/RS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研究,S157
- 基于GIS耕地地力评价研究,S158.2
- 粮食安全下的甘肃省耕地保有量预测研究,F326.11;F224
- 黑土坡耕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产沙产流与侵蚀性降雨研究,S157
- 基于资源价值的耕地补偿标准分析,F301
- 基于水生态安全的武威市耕地保有量测算研究,F323.211
- 基于空间数据更新与应用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TP311.52
- 区域耕地分等改进与质量等级折算系数研究,F301
-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耕地质量及影响因子研究,F323.211
- 半干旱地区基于遥感与农户调查的耕地撂荒原因探究,F323.211
- 川中丘陵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及治理对策研究,S157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 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 > 土地、耕地资源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