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GIS技术的区域耕地等级价值及其折算系数研究

作 者: 李蔓
导 师: 邢世和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GIS 闽侯县 耕地价值 折算系数 占补平衡
分类号: F3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闽侯县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借助GIS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进行区域耕地价值评价,然后利用改进后的农用地分等成果,借助数学模型探讨耕地等别与价值的关系;按照区域耕地数量平衡和耕地等价占补的原则,利用耕地等级价值、耕地利用等指数资料,分别探讨区域耕地等级价值折算系数的确定方法,建立区域耕地等级价值折算系数体系,为区域耕地数量、质量、价值占补平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闽侯县单位面积耕地经济价值、社会承载价值、生态价值和综合价值空间差异均十分明显。全县各乡镇单位面积耕地经济价值变化于22.61~96.11万元/ hm2,均值为50.63万元/ hm2,单位面积耕地经济价值呈“东南高、西南和北部低”的变化规律。单位面积耕地社会承载价值变化于95.87~207.22万元/ hm2,均值为129.41万元/ hm2,耕地单位面积社会承载价值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单位面积耕地生态价值变化于17.45~54.72万元/ hm2,均值为34.09万元/ hm2,全县单位面积耕地生态价值呈“东南高、西南和北部低”的变化规律。单位面积耕地综合价值变化于135.93~340.26万元/ hm2,均值为214.13万元/ hm2。全县耕地经济、社会承载及生态价值分别占耕地综合价值均值的23.27%、61.06%和15.67%,说明闽侯县耕地的存在对农民所具有的社会保障功能、社会就业功能不容忽视。2.闽侯县各乡镇耕地总经济价值变化于4694.96~164069.62万元,全县耕地总经济价值为125.09亿元;全县耕地总社会承载价值为319.72亿元,各乡镇耕地总社会承载价值介于11136.68~436441.60万元;全县耕地总生态价值为84.21亿元,变化于2731.85~109944.71万元;全县耕地总综合价值为529.02亿元,变化于18612.51~630080.16万元,耕地资源总综合价值变化趋势为尚干镇<上街镇<甘蔗镇<小箬乡<祥谦镇<青口镇<南屿镇<南通镇<竹岐乡<荆溪镇<廷坪乡<洋里乡<鸿尾乡<白沙镇<大湖乡。3.闽侯县一至九等耕地综合价值分别为382.20万元/hm2、348.85万元/hm2、309.41万元/hm2、271.57万元/hm2、223.65万元/hm2、205.93万元/hm2、174.03万元/hm2、152.88万元/hm2和114.29万元/hm2;一、二、三等价值耕地面积合计4260.62hm2,占闽侯县保护区耕地资源总面积的17.25%,四、五、六等价值耕地面积合计8385.10 hm2,占闽侯县保护区耕地资源总面积的33.94%,七、八、九等价值耕地面积合计12064.70 hm2,占闽侯县保护区耕地资源总面积的48.83%;闽侯县大部分耕地资源价值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这与闽侯县耕地质量状况基本一致;全县耕地高价值区主要分布在闽侯县南部区域,中价值区多分布在闽侯县中部地区,低价值区则主要分布于闽侯县北部及西南部地区。4.基于耕地价值等级的价值折算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当占用劣等地补充优质耕地时折算系数为0,当占用一等地而补充九等地时耕地等级价值折算系数达到最大,为267.91万元/hm2,即每占用一公顷一等地不但要补充等面积的九等地还要补偿267.91万元的耕地价值差值。对于没有进行耕地等级价值评价的区域,可利用耕地等别-利用等指数-耕地资源价值的关系模型y=240.05x + 735687(y代表耕地资源价值,x代表耕地利用等指数)间接确定耕地等级价值折算系数(即基于耕地利用等指数的价值折算系数),当占用劣等地补充优质耕地时折算系数也为0,当占用一等地而用九等地来补充时耕地等级价值折算系数达到最大,为266.50万元/hm2,即每占用一公顷一等地不但要补一公顷的九等地还要补偿266.50万元的耕地价值差值。两类耕地等级价值折算系数基本相近,其变化趋势均随耕地占补等别之间的差距增大而增大,与闽侯县各利用等别耕地的粮食生产潜力水平差异相符,能客观地反映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耕地质量和价值级差。耕地占补平衡是当前我国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措施,旨在保障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耕地不被破坏。本研究是在充分考虑耕地质量、价值的基础上确定耕地等级价值折算系数,它以耕地占补数量平衡和等价交换为原则,实行耕地价值补偿单向流动,使耕地占补平衡从“算大帐”转向“算细账”,管理重心从“数量-质量平衡”转向“数量-质量-价值平衡”,完善了耕地占补平衡考核认定标准体系,可为推动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1
1 引言  11-16
  1.1 国内外耕地价值评价及其折算系数研究综述  11-15
    1.1.1 耕地资源价值研究  11-14
    1.1.2 耕地占补等级折算系数研究  14-15
  1.2 耕地价值评价及其折算系数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5-16
2 研究区概况  16-18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16
  2.2 自然资源概况  16-17
    2.2.1 气候条件  16
    2.2.2 地质地貌  16
    2.2.3 水文条件  16
    2.2.4 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概况  16-17
  2.3 社会经济概况  17-18
    2.3.1 人口概况  17
    2.3.2 经济发展概况  17-18
3 研究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18-21
  3.1 研究总体思路  18-19
  3.2 研究基本原则  19-21
    3.2.1 区域耕地价值评价的基本原则  19-20
    3.2.2 区域耕地价值折算系数研究的基本原则  20-21
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步骤  21-32
  4.1 研究技术路线  21
  4.2 研究方法步骤  21-32
    4.2.1 基础资料收集  21
    4.2.2 闽侯县保护区耕地价值评价基础数据库建立  21-22
    4.2.3 闽侯县耕地经济价值评价  22-24
    4.2.4 闽侯县耕地社会价值评价  24-27
    4.2.5 闽侯县耕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  27-28
    4.2.6 闽侯县耕地资源综合价值评价及分区  28
    4.2.7 面积统计与图件编辑输出  28-29
    4.2.8 闽侯县耕地等级价值研究  29
    4.2.9 闽侯县耕地等级价值折算系数研究  29-32
5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58
  5.1 闽侯县耕地经济价值及其空间分异  32-35
    5.1.1 闽侯县单位面积耕地资源经济价值及其空间分异  32-34
    5.1.2 闽侯县耕地资源总经济价值及其空间分异  34-35
  5.2 闽侯县耕地社会承载价值及其空间分异  35-39
    5.2.1 闽侯县单位面积耕地社会保障价值及其空间分异  35-36
    5.2.2 闽侯县单位面积耕地就业价值及其空间分异  36
    5.2.3 闽侯县耕地社会承载价值及其空间分异  36-39
  5.3 闽侯县耕地生态价值及其空间分异  39-42
    5.3.1 闽侯县单位面积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及其空间分异  39-41
    5.3.2 闽侯县耕地资源总生态价值及其空间分异  41-42
  5.4 闽侯县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分析  42-45
    5.4.1 闽侯县单位面积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及其空间分异  42-44
    5.4.2 闽侯县耕地资源总综合价值及其空间分异  44
    5.4.3 闽侯县耕地资源价值构成特点分析  44-45
  5.5 闽侯县耕地价值分区分析  45-49
    5.5.1 闽侯县耕地经济价值分区分析  45-46
    5.5.2 闽侯县耕地社会承载价值分区分析  46-47
    5.5.3 闽侯县耕地生态价值分区分析  47-49
  5.6 闽侯县耕地等级价值分析  49-53
    5.6.1 闽侯县耕地等级价值分析  49-51
    5.6.2 闽侯县耕地等级价值合理性分析  51-53
  5.7 闽侯县耕地等级价值折算系数分析  53-58
    5.7.1 基于耕地价值等级的价值折算系数分析  53-54
    5.7.2 基于耕地利用等指数等级的价值折算系数分析  54
    5.7.3 耕地等级价值折算系数合理性和科学性分析  54-58
    5.7.4 耕地等级价值折算系数的应用  58
6 结论  58-61
参考文献  61-65
致谢  65-66
表5-10 基于耕地价值等级的价值折算系数表  66
表5-11 基于耕地利用等指数等级的价值折算系数表  66-67
附图1 闽侯县保护区耕地单位面积经济价值空间分异图  67-68
附图2 闽侯县保护区耕地单位面积社会承载价值空间分异图  68-69
附图3 闽侯县保护区耕地单位面积生态价值空间分异图  69-70
附图4 闽侯县保护区耕地综合价值空间分异图  70-71
附图5 闽侯县保护区耕地单位面积经济价值分区图  71-72
附图6 闽侯县保护区耕地单位面积社会承载价值分区图  72-73
附图7 闽侯县保护区耕地单位面积生态价值分区图  73-74
附图8 闽侯县保护区耕地综合价值分区图  74-75
附图9 闽侯县保护区耕地价值等级分布图  75

相似论文

  1. 基于GIS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G647
  2. 基于RS与GIS的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研究,S157
  3. 基于GIS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区及推荐施肥研究,S158
  4. 基于GIS和模型的区域生态农业评价研究,S-0
  5.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6. 江淮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与稻麦生产潜力的演变特征,S162
  7. 基于GIS的温州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S126
  8. 基于元数据的农田信息存储、管理和共享研究,S126
  9. GIS和地统计学应用于泸州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分区管理技术研究,S158
  10. 浙江省金衢盆地典型土系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S159.2
  11. 基于模型与GIS的棉铃品质地域分异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562
  12. 典型石油开采区生态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系统研究与构建,X826
  13. 基于3S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X826
  14. 基于“空间定位”的GIS教学软件开发及应用策略研究,G633.55
  15. 新一代青岛市数字城建档案馆的设计与实现,G270.7
  16. 盘锦市区划地名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7. 基于炼化企业三维空间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TP311.52
  18. 应用数字水印的高速公路超速抓拍系统中心端软件设设,TP311.52
  19. 基于GIS的仓库群管理信息系统研究,TP311.52
  20. 基于GPRS的移动定位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21. 基于C/S架构的车辆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277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