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影的观念:从现代到后现代

作 者: 孙燕
导 师: 王晓玉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语言文学
关键词: 世界电影 电影理论 科学出版社 中国电影 意识形态 巴赞 阿尔都塞 蒙太奇理论 商务印书馆 影片
分类号: J90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全文目录


导论: 电影是什么?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命题  4-26
  一、经典理论的回答  4-11
  二、现代电影理论的回答  11-17
  三、后现代理论的回答  17-20
  四、电影:从艺术、语言到文化  20-26
第一章 电影形式主义  26-57
  第一节 “有意味的”形式:爱森斯坦与电影蒙太奇  26-38
    一、俄国形式主义与“库里肖夫”的启示  26-29
    二、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29-33
    三、苏俄蒙太奇:冲突与连接  33-38
  第二节 “偏离现实的”形式:爱因汉姆与《电影作为艺术》  38-53
    一、作为心理学家的爱因汉姆  39-45
    二、关于《电影作为艺术》  45-53
  第三节 “唯美的”形式:好莱坞的技术主义传统  53-57
第二章 电影写实主义  57-87
  第一节 写实主义传统  57-63
  第二节 安德烈·巴赞:探究现实  63-75
    一、电影现实主义美学  63-69
    二、巴赞美学的理论风格及其评价  69-75
  第三节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复原现实  75-87
    一、电影:纪录和揭示现实  76-80
    二、关于“电影的照相本性”的讨论  80-87
第三章 电影符号学  87-106
  第一节 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87-92
    一、结构主义  87-90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  90-92
  第二节 电影符号学  92-106
    一、电影观念的“语言学转向”  93-96
    二、电影作为语言  96-99
    三、克里斯蒂安·麦次与电影符号学  99-106
第四章 电影“主体—位置”理论  106-130
  第一节 电影与精神分析  106-115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三个核心范畴  107-112
    二、精神分析与电影  112-115
  第二节 电影与意识形态  115-126
    一、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116-121
    二、电影作为意识形态  121-126
  第三节 女性主义分析、意识形态与受众  126-130
第五章 电影文化主义  130-148
  第一节 电影研究的“文化”转向  130-140
    一、法兰克福学派与文化工业  130-135
    二、英国文化研究的遗产  135-140
  第二节 电影与权力、政治及认同性  140-148
    一、作为意识形态话语实践的电影  140-143
    二、电影中的刻板形象与身份认同  143-148
结语 电影:一种文化政治学  148-151
参考文献  151-153

相似论文

  1.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2. 政党意识形态研究,D05
  3.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4. 网络化形势下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对策研究,D64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D64
  6. 从文学到革命—丁玲《北斗》、《解放日报》文艺栏时期心态研究,I206.6
  7. 从新闻叙事话语角度看翻译中的意识形态操纵,H059
  8. 毛泽东矛盾观与阿尔都塞多元决定论之比较研究,B565.59
  9. 口述历史纪录片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J952
  10. 大学英语报刊阅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H313
  11. 从文化角度解读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I046
  12. 美国影评人视野中的中国电影,J905
  13. 简论意识形态对新闻翻译策略的操控,H059
  14.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B089
  15. 意识形态对英若诚戏剧翻译的影响,I046
  16. 勒弗维尔操纵理论下《京华烟云》的文化视角解析,I046
  17. 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操控,I046
  18. 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的翻译思想,H059
  19. 论意识形态对政治文献翻译的操控,H059
  20. 文化生产与国家乌托邦的建构,I207.3
  21. 文化政治视域中的文学虚构,I0

中图分类: > 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理论 >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