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

作 者: 王赐江
导 师: 于建嵘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政治社会学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党政机关 利益表达 李树 社会心理基础 群体事件 集群行为 人民内部矛盾 集体行动 暴力事件 警民关系 社会冲突 黑恶势力 暴力活动 安全感 偶发因素 闹事者 群体心理 解释框架 警车
分类号: C912.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97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无论是从冲突的激烈程度还是造成的实际损失和负面影响来看,2008年贵州“瓮安事件”都具标本意义。它已突破了“日常抵抗”、“依法抗争”和“以法抗争”的范畴,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向。如果认为,民众在政府处置“李树芬溺亡”过程的不满最终导致了“瓮安事件”的发生,而忽视了背后的群体或社会心理基础,显然过于简单,对深刻认识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有害无益。就“瓮安事件”的演变过程来说,民众的“不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微观层面,以“李树芬之死”和“李秀忠被打”为载体,在几个关键环节“不满”得以放大;二是中观层面,就是在瓮安这个特定的地域,普通民众明显郁积着对当地政府的“不满”,从中可以看到"6-28"事件发生的群体心理基础;三是宏观层面,指跳出瓮安乃至贵州范围放眼全国,瓮安民众对一些普遍性问题和不良社会现象的“不满”,从中可以感受到“瓮安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基础。与“基于利益表达集体行动”不同,从严格意义上讲,“瓮安事件”属于“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即:由不特定多数人临时聚集形成的偶合群体,因偶发事件刺激而实施的没有法律依据、重在发泄不满的体制外活动。其主要特征为:(1)行为主体为“不特定的多数人”;(2)行为本身具有高度自发性;(3)行为的驱动力为不满情绪;(4)行为方式容易失控而呈现暴力化倾向。在“瓮安事件”这类“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中,很难说暴力活动的参与者在具体情境下产生了“挫折感”,他们专门针对党政机关的打砸抢烧活动更多地是发泄由社会现实问题引发的不满和怨恨。这种“不满”超越了个人在特定情形下的挫伤,具有广泛的群体或社会心理基础,在一些“偶发个案”或“日常纠纷”刺激下民众的不满得以集中宣泄和释放。因此,用“不满—刺激—攻击”来描述“瓮安事件”的发生机制,更为准确、细致和全面。仔细考察近些年来中国发生的典型群体性事件,尤其是“瓮安事件”这种带有“标本意义”的暴力事件,可以发现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的新趋向:(一)在实施主体上,从“特定群体”到“不特定多数人”;(二)在发生地域上,从“村落乡镇”到“城市社区”;(三)在诉求目标上,从“利益表达”到“不满宣泄”;(四)在动力机制上,从“压迫—反应”到“不满—刺激—攻击”;(五)在策略技术上,从“依法抗争”到“暴力抗争”。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导论  11-26
  一、选题意义  11-12
  二、文献综述  12-24
    (一) 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分类  12-16
    (二) 集体行动研究概述  16-24
  三、样本概况  24-25
  四、研究方法  25-26
第二章 "瓮安事件"演变过程  26-56
  一、谣言扩散  26-31
    (一) 传言滋长  26-28
    (二) 政府辟谣  28-29
    (三) 谣言如何传播  29-31
  二、官方应对  31-41
    (一) 调解失败  31-36
    (二) 官员缺位  36-41
  三、冲突爆发  41-46
    (一) 谁先动手  41-43
    (二) 有无死者家属参与  43-44
    (三) 是否系黑恶分子组织策划  44-46
  四、强力善后  46-53
    (一) 安抚家属  46-49
    (二) 问责官员、惩处嫌犯  49-51
    (三) 化解矛盾  51-53
  五、小结  53-56
    (一) 警方处置方式引起死者家属和部分群众不满  54
    (二) 死者之叔李秀忠被打激起更大怨忿  54-55
    (三) 限期安葬点燃已升级的民愤  55-56
第三章 "瓮安事件"深层原因  56-82
  一、经济增长难改基本县情  56-61
    (一) 优先发展工业战略的实施  56-57
    (二) 产业结构和财源结构发生巨变  57-59
    (三) 瓮安主要经济指标与州、省及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  59-61
  二、群众利益相对受损  61-67
    (一) 陷入困顿的矿区居民  61-63
    (二) 心愿难遂的电站移民  63-65
    (三) 激忿不已的被拆迁户  65-67
  三、社会治安混乱无序  67-76
    (一) 刑事案件高发难破  68-71
    (二) 滥用警力现象突出  71-73
    (三) "帮派文化"盛行  73-76
  四、矛盾日积月累  76-79
    (一) 问题由来已久  76-78
    (二) 积案引发冲突  78-79
  五、小结  79-82
    (一) 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稳定  79-80
    (二) 群众利益受损滋生"发展型相对剥夺感"  80-82
第四章 典型案例比较分析  82-100
  一、重庆"万州事件"和安徽"池州事件":日常摩擦迅速变成主要针对党政机关暴力事件  82-87
    (一) 重庆"万州事件"  82-84
    (二) 安徽"池州事件"  84-86
    (三) 特征分析  86-87
    (四) 与贵州"瓮安事件"的比较  87
  二、云南"孟连事件"和甘肃"陇南事件":利益诉求无果酿成直接针对党政机关的暴力事件  87-92
    (一) 云南"孟连事件"  87-89
    (二) 甘肃"陇南事件"  89-91
    (三) 特征分析  91-92
    (四) 与贵州"瓮安事件"的比较  92
  三、四川"大竹事件"和湖北"石首事件":非正常死亡纠纷引发主要以事发场所为攻击目标的暴力事件  92-97
    (一) 四川"大竹事件"  92-94
    (二) 湖北"石首事件"  94-96
    (三) 特征分析  96-97
    (四) 与贵州"瓮安事件"的比较  97
  四、小结  97-100
    (一) 从事件本身的演变过程来看,均由偶发事件或日常纠纷发展成为暴力事件  97-98
    (二) 从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来看,当地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为事态性质变化提供了土壤  98-100
第五章 一种新的解释框架  100-125
  一、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化  100-103
    (一) 基于利益表达的群体性事件  100-101
    (二) 基于不满宣泄的群体性事件  101-102
    (三) 基于价值追求的群体性事件  102-103
  二、对集体行动的再认识  103-107
    (一) 概念梳理  103-104
    (二) 国内学者对集体行动的类型化  104-106
    (三) 本人对集体行动的界定  106-107
  三、关于"瓮安事件"的解读  107-115
    (一) 已有的解读  107-109
    (二) "瓮安事件"的几个关键词  109-113
    (三) "瓮安事件"的发生机制:不满—刺激—攻击  113-114
    (四) "瓮安事件"的学理归类: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  114-115
  四、"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的特征及应对  115-125
    (一) 主要特征  115-116
    (二) 化解路径  116-125
第六章 结论  125-129
  一、在发生地域上,从"村落乡镇"到"县城社区"  125-126
  二、在诉求目标上,从"利益表达"到"不满宣泄"  126-127
  三、在动力机制上,从"压迫—反应"到"不满—刺激—攻击"  127-128
  四、在策略技术上,从"依法抗争"到"暴力抗争"  128-129
参考文献  129-133
后记  133-134

相似论文

  1. 权利客体的解释框架研究:逻辑和价值的区分,D913
  2. 基于群体心理的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研究,G645.5
  3. 网络热点新闻事件中的群体心理分析,G206
  4. 群体心理影响下的饶河戏,J825
  5. 网络粉丝群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心理分析,G206
  6. 政府在改善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中的责任研究,B849
  7. 应征青年群体心理特征的变化趋势与经济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B844.2
  8. 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发生机理与应对机制,D631.4
  9. 二战期间日军暴行原因之群体心理解析,K265.6
  10. 高校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研究,G441
  11. 论群体心理视角下新型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R197.3
  12. 理性情绪疗法团体辅导对失恋群体的干预研究,B844.2
  13. 基于多智能体的群体性事件仿真研究,TP391.9
  14. 网络社会的群体行为研究,C912.6
  15. 点,城,TU984
  16. 庙会和博览会在展示设计形态上的比较研究,F713.83
  17. 困境、排斥与增权,D669.3
  18. 元代前期“宗唐得古”诗风之形成及期内涵的嬗变,I207.22
  19. 论公共生活中合作何以可能——以博弈思想分析政治现象,D0
  20. 运用群体心理学解读《蝇王》,I561.074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