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孔型微细通道强化传热结构的制造及传热性能研究

作 者: 白鹏飞
导 师: 汤勇
学 校: 华南理工大学
专 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关键词: 微细通道 多孔介质 小型换热器 固相烧结 传热性能
分类号: TK1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24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利用微细通道内的强迫对流换热已被证实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效冷却解决方案之一。本文基于流-固强化换热原理,采用模压固相烧结技术制造多孔复合微细通道强化传热结构。鉴于微细尺度下,流-固表面结构对流体的影响巨大,而本文涉及多孔结构表面复杂,因此对多孔微细通道的传热性能进行了重点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固相烧结技术的强化换热结构的优化设计与制造根据微细尺度下强迫对流换热的特点,设计了四种多孔微细通道结构。提出采用模压固相烧结法制造多孔型微细通道换热芯的制作方法及工艺流程,并通过实验总结对各加工参数进行了优化。鉴于铜粉难以制造高孔隙的多孔材料,提出利用多齿切削法制作的铜纤维来制造低孔隙率的多孔烧结微通道换热芯。实验证明采用固相烧结法制造的多孔型通道结构具有精度高、可控性好、工艺简单等优点,而使用铜纤维制备的烧结多孔材料,孔隙率调节范围宽、热导率高,非常适合作为微通道换热芯。(2)微通道流-固耦合传热数值模拟针对微细尺度下,通道传热特性与流-固接触表面张力、流体粘性以及通道直径的限制,综合采用变流体物性、低雷诺数k-ε湍流模型以及混合沸腾相变模型对微通道内单相及沸腾局部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流体物性强烈影响微通道内的对流及传热特性;采用变物性方法,对单相流态下的通道入口发展段、换热系数、压降特性等的数值模拟,均很好地符合实验结果;利用混合相变模型可以有效捕捉到通道内的气-液相分布特性,对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有很好的指导意义。(3)多孔复合沟槽微细通道换热芯的传热性能测试多孔复合沟槽微细通道换热结构,通道底部烧结一层不规则铜粉。单相流条件下,多孔层颗粒度最大的换热芯传热性能最好,相对于平滑通道传热系数提高了约30%;多孔复合通道的摩擦系数高于平滑通道,并利用现有数据拟合了它们的摩擦系数关联式。沸腾两相流通道中,流体出现剧烈的波动现象,并观测到了多种两相流态,其中环状流是占主导地位的流态;多孔层有利于降低通道沸腾过热度,在通道干度较小时有利于提高其传热性能,但强烈沸腾的通道中无强化传热效果。(4)不同孔隙率及骨架材料的多孔微细通道传热性能测试?对铜粉及铜纤维构成四种孔隙率的烧结多孔微细通道换热芯进行对比测试。实验发现,相同流速下,孔隙率低的铜粉通道传热性能最好,但其压降也更大。耗费相同泵功下,孔隙率为70%铜纤维通道传热效率最高。沸腾发生时,多孔微细通道中没有观测到强烈的压降波动现象。从小型强迫对流换热器的角度总结了多孔复合沟槽型及多孔型两种微细通道换热结构的传热特点。较低泵功下多孔复合沟槽通道传热效率高;而较高泵功下低孔隙多孔通道传热效率高,且更适合沸腾相变传热。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矿井尺度下煤矿床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TD727
  2. 结晶器保护渣热特性分析仪的完善及保护渣传热特性研究,TF777
  3. 烧结环冷机流场与温度场数值模拟,TK124
  4. 单回路振荡热管传热性能实验分析,TK124
  5. 多孔介质热电材料传热过程数值模拟,TB34
  6. 水化学环境变化对多孔介质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O611.3
  7. 管内核心流分段填充多孔介质的传热强化分析,TK124
  8. 预混气体在惰性多孔介质内燃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初步研究,TK16
  9. 高寒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气体迁移规律的研究,X705
  10. SnO_2基陶瓷半导体热电材料的研究及制备,TB34
  11. p型CuAlO_2多晶靶材及薄膜制备研究,TB383.2
  12. 填充有多孔介质的T型通道内冷热流体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TQ021
  13. 换热管内转子旋向对自清洁与强化传热影响研究,TK172.4
  14. 格子Boltzmann方法的细观渗流数值模拟,O35
  15. 机械式防砂管原油渗流试验及数值模拟,TE358.1
  16. 多孔介质气液两相流流型及流型识别,O359
  17. 微通道流动特性的数值分析,TK124
  18. 多孔介质钝体火焰稳定特性实验研究,TK16
  19. 应用CFD方法对化工过程两相流问题的研究,TQ021.1
  20. 植物内水分传输机理与模拟研究,Q945
  21. 斜坡式防波堤越浪过程的SPH模拟,U656.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热力工程、热机 > 热力工程理论 > 传热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