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行政问责的伦理审视

作 者: 伍洪杏
导 师: 吕锡琛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行政问责 伦理价值 伦理缺失 伦理路径
分类号: D63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5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行政问责正成为中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的亮点。但频繁问责的政治合法性何在?道德合理性如何?实践中如何不断完善?这些问题深刻地考验着行政问责何处何从。无论从问责实践还是从研究现状来看,行政问责的理论研究都已成为一个紧迫而现实的课题。从伦理的视角对行政问责进行理论研究,并不是否认管理、政治和法律路径的功能,更不是用伦理来取代它们,而是试图用伦理的优势来弥补以上路径潜在的不足,以伦理的特殊功能来超越问责困境,为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寻找新路径,以提高行政问责的实效性,督促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切实履行好职责,从而为责任政府构建提供伦理支撑。行政问责的理论基础有契约理论与责任伦理理论。契约论是联结权力行使与责任担当双向依存关系的基础,为行政问责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当代责任伦理提供了行政问责的直接理论资源,契合了行政问责的实践需要。为了更好地指导问责实践,本文进而追寻了行政问责的实践依据和基本原则:即价值依据、事实依据和法理依据,权责一致原则、正当程序原则、过罚相当原则和个人负责与整体负责相统一原则等。行政问责不是超伦理的纯治理机制,在其运行中无不渗透着深刻的伦理精神,体现出责任伦理的落实与践行。行政问责具有弘扬责任美德,推行责任行政;规范权力运行、实现权力向善;尊重“民意"、实现公共利益;提升道德修养、塑造行政人格等伦理价值。行政问责必须落实到问责的每一个实践环节。当前的问责实践主要存在谁来问责、问谁之责和何种问责等困境。透过表象分析其伦理属性,这些困境分别对应着行政价值迷失、德性伦理欠缺和制度伦理缺位等伦理缺失。我们认为,要化解“官本位”与“民本位”的价值观冲突,实现“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利益平衡。一方面要加强行政人员行政价值观的培养,但关键还是要加强公民伦理的培育,以积极的公民参与来监督行政权力的运行。要解决“直接责任人”与“间接责任人”的躲猫猫,“领导责任者”以“组织责任”为护身符,并因此导致的“无人可问责、有责无人担”难题。既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从制度上规范各种权责关系,实现行政人员“有责可问”;也要加强行政人德性修养,培养行政人员的担当精神,使行政责任“有人担当”。要化解“法理问责”与“情理问责”纠结、“公开问责”与“秘密查处”博弈的困境,既要加强制度建设,也要加强制度伦理建设。伦理的制度是人们选择道德行为的前提,制度规范只有本身是符合道德的,符合人性的,才能使人们发自内心地信服并遵守。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导论  10-33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0-15
    1.1.1 选题背景  10-12
    1.1.2 选题意义  12-15
  1.2 文献综述  15-26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5-18
    1.2.2 国内的研究状况  18-26
  1.3 基本概念的厘定  26-30
    1.3.1 责任与行政责任  26-28
    1.3.2 行政问责及其要素  28-30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30-31
    1.4.1 研究思路  30
    1.4.2 研究方法  30-31
  1.5 研究的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31-33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1.5.2 主要的创新点  31-33
第二章 行政问责的理论基础  33-52
  2.1 契约理论  33-37
    2.1.1 契约理论中的人民主权思想  33-34
    2.1.2 契约理论中的政府治权观点  34-35
    2.1.3 契约理论与行政问责  35-37
  2.2 责任伦理  37-52
    2.2.1 中国传统的责任伦理资源  38-41
    2.2.2 西方现代的责任伦理思想  41-45
    2.2.3 当代责任伦理的基本内涵  45-49
    2.2.4 当代责任伦理与行政问责  49-52
第三章 行政问责的实践依据与原则  52-66
  3.1 行政问责的实践依据  52-61
    3.1.1 行政问责的价值依据  52-56
    3.1.2 行政问责的事实依据  56-58
    3.1.3 行政问责的法律依据  58-61
  3.2 行政问责的基本原则  61-66
    3.2.1 权责一致原则  61-62
    3.2.2 程序正当原则  62-64
    3.2.3 过罚相当原则  64
    3.2.4 个人负责与集体负责相统一原则  64-66
第四章 行政问责的伦理价值  66-83
  4.1 弘扬责任美德推行责任行政  66-71
    4.1.1 责任行政:行政伦理的内在要求  66-69
    4.1.2 行政问责促进责任行政  69-71
  4.2 规范权力运行实现权力之善  71-75
    4.2.1 权力之善:行政权力的本质规定  71-73
    4.2.2 行政问责助推权力向善  73-75
  4.3 尊重"民意"维护公共利益  75-79
    4.3.1 公共利益: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  76-77
    4.3.2 行政问责维护公共利益  77-79
  4.4 提升道德修养塑造行政人格  79-83
    4.4.1 行政人格:行政伦理的重要目标  79-80
    4.4.2 行政问责塑造伦理人格  80-83
第五章 问责困境及伦理缺失  83-100
  5.1 谁来问责:行政价值的迷失  83-89
    5.1.1 "自上问下"与"自下问上"的矛盾  83-85
    5.1.2 "同体为主"与"异体为主"的冲突  85-89
  5.2 问谁之责:德性伦理的欠缺  89-94
    5.2.1 "直接责任(人)"与"间接责任(人)"的躲猫猫  90-92
    5.2.2 "领导责任(者)"以"组织责任"为护身符  92-94
  5.3 何种问责:制度伦理的缺位  94-100
    5.3.1 "法理问责"与"情理问责"的纠结  94-96
    5.3.2 "公开问责"与"秘密查处"的博弈  96-100
第六章 化解问责困境的伦理路径  100-119
  6.1 培育公民伦理弥合"谁来问责"分歧  100-105
    6.1.1 公民伦理是改进问责参与不足的动力  101-102
    6.1.2 公民伦理的培育方法  102-105
  6.2 塑造德性行政人突破"问谁之责"困境  105-111
    6.2.1 行政德性是生成"担当精神"的源泉  106-108
    6.2.2 德性行政人的塑造路径  108-111
  6.3 建设制度伦理化解"如何问责"难题  111-119
    6.3.1 制度伦理是防止问责行为失范的保障  113-114
    6.3.2 制度伦理的建构方式  114-119
结语  119-121
参考文献  121-128
致谢  128-129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129

相似论文

  1. 当代中国消费价值观的伦理分析,F014.5
  2.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探讨,D035
  3. 我国行政问责制有效运行研究,D630
  4. 伊斯兰文化善行观研究,B968
  5. 安徽省X镇责任政府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D625
  6.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与破解,D922.1
  7. 行政问责制的规范化研究,D922.1
  8. 行政问责制之责任定性研究,D922.1
  9. 行政问责制的法理基础及制度构建,D922.1
  10. 地方官员行政问责制研究,D630
  11. 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922.68
  12. 儒家家庭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家庭伦理建设中的价值研究,B823.1
  13. 我国传统家训蕴意及其现代伦理价值,B823.1
  14. 跨国公司伦理价值观变化趋势及其应对策略研究,B82-053
  15. 地方政府能力建设中的行政问责制研究,D630
  16. 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630
  17. 走向行政问责,D630
  18. 中国新加坡行政问责制度比较研究,D733.9
  19. 行政伦理价值与行政人格研究,D035
  20. 中外行政问责制比较研究,D523
  21. GVC视域中跨国公司伦理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及引导途径研究,B82-05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