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修辞伦理研究

作 者: 罗菲
导 师: 吴礼权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修辞伦理 诚的原则 仁的准则 义的准则 礼的准则 智的准则 信的准则 修辞人格 真实人格 诚言 非诚言 称谓 讳饰
分类号: H0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修辞伦理研究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在理论方面主要致力于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提出并界定了与修辞伦理研究有关的几个概念,它们是:修辞伦理、修辞人格、真实人格、诚言、非诚言。二是分析了修辞伦理的特性,即主观性、时代性与民族性三个方面。三是归纳并提出了修辞伦理原则及其准则,分析了各个准则的内涵及其包含的次准则。在梳理历史与现实的修辞伦理思想及其用例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了修辞伦理的一般原则,即诚的原则。诚的原则根源于“修辞立其诚”的修辞伦理传统,既指修辞表达者思想感情的富有德性,也指用以表达意义的语辞的合于伦理道德。“诚”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它包含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德,所以作为修辞伦理原则的诚的原则自然就包含了仁、义、礼、智、信五个准则。在实际的修辞活动中,遵守了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准则,就是遵守了诚的原则。仁、义等五准则各有其内涵,据其内涵又可划分出不同的次准则,把握了五准则的内涵也就把握了其次准则。对于仁、义等五准则来说,其第一条次准则尤其重要,因为它是从修辞主体的存心上立论的,直接限定了修辞主体是否具有诚心及其诚心的特色。修辞伦理原则的有效运用,要求修辞主体平时在锻炼修辞技巧的同时,特别加强自身的德性修养,以使其说写能够出自本身之诚心,也即要达到由“诚”行,而非行“诚”的境界。换句话说,即是修辞主体要秉持诚心来组织修辞表达,而不能为了某种特殊的目的仅在语辞上锤炼,使语辞表现出诚意,而心中却不具有同样的”诚”德。四是剖析了修辞主体在修辞伦理中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说来,我们从修辞主体的自我定位、修辞策略选择、修辞主体与修辞受体在交际中的互动三个方面入手,初步总结出修辞主体对修辞伦理原则的适应规律。五是对修辞主体所建构的言语作品结合修辞伦理原则作了剖析。修辞主体针对具体题旨情境的伦理道德要求,运用一定的修辞策略、修辞手法等所构建的言语作品,若是遵守了修辞伦理原则,尤其是遵守了仁、义等五准则中的第一条次准则,则此言语作品即为诚言,反之则是非诚言。诚言与非诚言均可以根据说写者的存心或说主观意图与其所用语言文字的合修辞伦理原则与否而分为两大类,即常式表达与变式表达。在实际的修辞活动中,既要提倡诚言的建构,又要注意辨别非诚言,尤其是非诚言的变式表达,因为它常在语辞上润饰以表现伦理道德的词句,实际存心却并不如此,若不详加考察而相信了这种语辞上的修辞建构,就有可能受骗上当。在实践方面,虽然修辞伦理的实践研究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但是限于篇幅,我们仅选择了其中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性的两个研究领域即称谓词语和讳饰来展开研究,深入分析了修辞伦理在现实的修辞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对于称谓语,探讨了其选用与修辞伦理的关系,分析了称谓语对交际双方伦理关系、伦理情谊的限制与生成作用,并剖析了称谓语所具有的道德上的褒贬倾向。对于讳饰,则阐述了其形成及运用中的伦理制约,初步总结出其适应修辞伦理原则的一些基本规律,并结合实例剖析了讳饰的表达与接受效果。在关注与分析讳饰现象之外,对于触讳现象也作了伦理解读,辨析了触讳的伦理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第一章 引言  9-40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9-15
    (一) 选题缘起  9-11
    (二) "修辞伦理"研究的意义  11-15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22
    (一) 何为"修辞伦理"  16-22
    (二) 修辞伦理研究中所涉及的其他一些概念  22
  三 目前研究的进展情况  22-34
    (一) 中国古代有关修辞伦理的论述  23-28
    (二) 中国现代学者对修辞伦理的论述  28-32
    (三) 国外论著中有关修辞伦理的论述  32-34
  四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4-37
    (一) 研究内容  34-36
    (二) 研究方法  36-37
  五 本文欲突破的几个方面  37-40
第二章 修辞伦理的特性  40-53
  一 修辞伦理的主观性  40-42
  二 修辞伦理的时代性  42-46
  三 修辞伦理的民族性  46-53
第三章 修辞伦理原则  53-103
  一 修辞伦理原则的提出  53-55
  二 诚的原则及其五准则的内涵  55-94
    (一) "修辞立其诚"命题的价值及诚的原则的内涵  55-62
    (二) 五准则的内涵及其次准则  62-72
    (三) 五准则的运用及其效果  72-94
  三 古今关于修辞伦理原则的研究  94-103
第四章 修辞伦理中的修辞主体  103-128
  一 修辞主体的自我定位  103-113
    (一) 修辞主体的伦理身份定位  103-105
    (二) 修辞主体的人格定位  105-111
    (三) 修辞主体的真实人格与修辞人格的辨别  111-113
  二 修辞策略  113-124
    (一) 动人以情  115-118
    (二) 折人以理  118-121
    (三) 情理兼用  121-124
  三 交际双方在修辞伦理中的互动  124-128
第五章 诚言与非诚言  128-143
  一 诚言的概念及其分类  128-135
    (一) 诚言的概念  128-131
    (二) 诚言的分类及其表达效果  131-135
  二 非诚言的概念及其与诚言的区别  135-143
    (一) 非诚言的概念及其表达效果  135-140
    (二) 非诚言的分类  140
    (三) 诚言与非诚言的区别  140-143
第六章 修辞伦理的称谓之用  143-173
  一 导言  143-145
  二 称谓的定义与分类  145-149
  三 称谓的修辞伦理解读  149-173
    (一) 通行性称谓的修辞伦理用法  149-159
    (二) 临时性称谓的修辞伦理用法  159-173
第七章 修辞伦理的讳饰之用  173-196
  一 讳饰现象形成的伦理渊源  173-177
  二 讳饰现象的修辞伦理解读  177-191
    (一) 敬讳的修辞伦理解读  178-184
    (二) 忌讳的修辞伦理解读  184-191
  三 触讳的修辞伦理解读  191-196
第八章 结语  196-203
参考文献  203-212
附录  212-226
后记  226-228

相似论文

  1. 道教神仙称谓之翻译探究,H315.9
  2. 《战国纵横家书》社会称谓研究,H131
  3. 基于“深度翻译”理论的《红楼梦》四个英文译本亲属称谓翻译比较研究,H315.9
  4. 汉日亲属称谓对比研究,H36
  5. 汉韩现代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H55
  6. 现代汉语、英语、日语亲属称谓对比研究,H313;H36
  7. 英汉“通用”社交称谓语语用功能的对比研究,H13
  8. 《汉书》社会交际称谓词研究,H141
  9. 保定市区及周边四县亲属称谓用法调查,H136
  10. 汉语礼貌系统的文化探析,H13
  11. 从跨文化语用学角度谈中英称谓语对比,H030
  12. 现代汉语女性称谓语研究,H136
  13. 中英家庭称谓语的社会语用对比分析,H030
  14. 汉英亲属称谓对比研究,H315.9
  15. 回族亲属称谓制度研究,C95
  16. 《儿女英雄传》亲属称谓研究,H136
  17. 始兴县客家方言亲属称谓研究,H176
  18. 《大染坊》称谓研究,H136
  19. 大部制改革中部门称谓问题初探,D630
  20. 汉语、泰语亲属称谓及其文化内涵比较,H412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写作学与修辞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