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临床研究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其中的表达

作 者: 王敏
导 师: 范学工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HIV/AIDS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机会性感染 CD4+T细胞 病毒载量 耐药突变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分类号: R512.9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自1981年首次确认AIDS以来,全球累计有6500万人感染HIV。如今,AIDS已经导致2500万人死亡,另有3300万人受感染。中国目前活着的HIV/AIDS病例已经超过70万,年发病率上升幅度达到45.04%,AIDS死亡人数已经连续2年超过乙肝。所有数据都显示:我国正处于HIV感染者发病的高峰期,AIDS发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HIV感染已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临床救治的压力将越来越大。1996年开始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是艾滋病治疗史上的里程碑,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延长AIDS患者的生存期,而且能重建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极大地降低了由于感染了HIV所导致的发病和死亡。近年来,国外有不少关于HAART疗效、毒副反应以及耐药基因突变的研究文献;国内也有一些关于HAART疗效及安全性的文章和报道,却缺乏针对中国HIV/AIDS人群机会性感染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长期系统的研究和观察数据。对于临床医师和HIV感染者来说,不管HAART治疗的进展如何,治疗失败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严重问题,因此,了解本地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状况,评估HAART治疗的临床效果,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避免治疗失败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虽然HAART治疗能够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延长AIDS患者的生存期,却无法治愈AIDS。因此,探讨AIDS发病机制,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我院多年来来收治的388例HIV/AIDS患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其临床特点,机会性感染发病谱,HAART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免疫重建反应,治疗失败原因以及基因耐药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于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 HMGB1)作为一种作用广泛的晚期促炎因子,是否在HIV/AIDS病情进展中发挥了作用,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目的了解本地HIV/AIDS患者的临床特点,机会性感染发病谱,评估其HAART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分析免疫重建反应及治疗失败原因,获得其耐药基因模式。方法从2003年4月到2009年8月底共收治388例HIV/AIDS患者,从2005年2月到2009年6月为226例成人HIV/AIDS患者提供免费的HAART治疗并随访至2009年9月底。对所有对象都进行了系统的前瞻性研究,并对接受HAART治疗的患者定期随访,了解其临床特点,机会性感染发病谱,评估HAART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分析免疫重建反应,治疗失败原因以及耐药基因模式。结果①388例HIV/AIDS患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有40.98%的患者胸片检查异常,绝大多数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200/μl;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体重减轻,咳嗽及皮肤病变;机会性感染以鹅口疮最为常见,其次为肺部感染,皮肤疱疹,深部真菌感染,合并感染结核者占36.08%。②226例HIV/AIDS患者入组治疗时基线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109.46个/ul,死亡8例,病死率3.54%;服用抗病毒药物后出现最多的副反应是:皮疹,疲倦,食欲改变,恶心呕吐,头痛睡眠困难等,还有3例乳酸酸中毒;有22例患者发生了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 IRIS),发生率9.73%;212例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在治疗24周(6个月)时有70.30%的病例其血浆病毒载量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且CD4+T细胞持续上升;6例治疗失败的病人CD4+T细胞上升不明显,甚至下降至低于治疗前的水平,且没有1例患者的HIV-RNA曾达到50copies/ml以下。③6例治疗失败的病人,除1例外,均有服药依从性不好或中断服药的病史,耐药基因检测显示对核苷类和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广泛耐药。结论①本地HIV/AIDS的人群以农民、无业人员为主,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机会性感染表现为多系统、多种致病微生物并存,细菌、真菌、病毒均为常见病原,呼吸、消化系统以及皮肤软组织为常见感染部位。②在没有特殊禁忌的情况下,应该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有效的HAART治疗,能够持久地抑制HI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降低其血浆病毒载量,改善和恢复受损的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显示我们目前使用的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一线药物能够获得与西欧国家相近似的病毒抑制效果。③HAART治疗的失败,与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对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基因突变有关。本组一线治疗失败的病例对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二类抗病毒药物产生了广泛耐药,更换以蛋白酶抑制剂为基础的二线治疗药物后仍然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目的通过检测HIV感染者/AIDS患者外周血PBMCs中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及HMGB1血浆含量,研究其在HIV感染/AID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对74例处于不同病期的HIV/AIDS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PBMCs中HMGB1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浆HMGB1、TNF-α和IL-2水平,比较各组血浆HMGB1含量及HMGB1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TNF-α、IL-2、及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结果PBMCs中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浆HMGB1含量在AIDS病人组明显高于感染者组(5.16±8.38vs3.60±3.54;24.86±13.5lvsl1.62±5.41,P<0.05)和正常对照组(5.16±8.38vs2.34±1.98;24.86±13.51 vsl0.12±4.34,P<0.05);AIDS患者经HAART治疗后疗效差组PBMCs中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浆HMGB1含量也明显高于疗效好组(4.95±2.71vs 2.14±2.13;34.17±21.49vs9.14±4.88,P<0.05);而经HAART治疗后效果好且免疫功能恢复的患者PBMCs中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浆HMGB1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14±2.13 vs 5.16±8.38,P<0.05;9.14±4.88 vs 24.86±13.51,P<0.05);CD4+T细胞数较低的患者PBMCs中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浆HMGB1含量则较高,当CD4+T细胞数低于200个/ul时,血浆HMGB1含量以及PBMCs中HMGB1 mRNA表达水平与CD4+T细胞数呈负相关(r=-0.639,-0.675)。结论HMGB1在HIV/AIDS发病及病情进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HMGB1血浆含量及PBMCs中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高低与HIV/AIDS患者病情轻重密切相关。总之,本地HIV/AIDS的人群以农民、无业人员为主,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机会性感染主要表现为鹅口疮、肺部感染以及结核。在没有特殊禁忌的情况下,应该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本研究显示我们目前使用的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一线药物能够获得与西欧发达国家相近似的病毒抑制效果。HAART治疗的失败,与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对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基因突变有关。HIV感染者/AIDS病人血浆中HMGB1含量及PBMCs中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在AIDS病人组明显高于感染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当CD4≤200个/ul时,患者HMGB1血浆含量及其PBMCs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表明HMGB1水平与CD4+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HMGB1的水平高低与病情轻重相关,显示HMGB1在HIV/AIDS发病及病情进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7
ABSTRACT  7-11
英文缩写词注解  11-12
第一篇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临床研究  12-59
  前言  12-14
  第一部分 388例HIV/AIDS住院病例分析  14-27
    1 对象与方法  14-17
    2 结果  17-22
    3 讨论  22-27
  第二部分 226例HIV/AIDS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27-45
    1 对象与方法  27-35
    2 结果  35-40
    3 讨论  40-45
  第三部分 一线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耐药基因模式  45-59
    1 对象与方法  45-46
    2 结果  46-53
    3 讨论  53-59
第二篇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的表达  59-68
  前言  59
  1 对象和方法  59-61
  2 结果  61-65
  3 讨论  65-68
结论  68-69
参考文献  69-74
综述  74-95
致谢  95-9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著作  96

相似论文

  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香烟暴露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R562.21
  2. Galectin-3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HPV感染载量的关系,R737.33
  3. 健康信念对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R181.3
  4. PARP-1对RAW264.7细胞内HMGB1的定位和分泌的影响,R576
  5. 云南省某医学院毕业实习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研究,R193
  6. HMGB1及其配体RAGE在狼疮肾炎中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R593.242
  7. 肾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和多瘤病毒感染,R699
  8.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NF-κB、HMGB1与肠黏膜损伤相关性的实验研究,R657.51
  9. HCV单独感染者与HIV/HCV共感染者HCV病毒负荷和基因亚型研究,R512.63
  10. 人工肝支持系统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影响的研究,R512.62
  11. 运用红外成像技术探索HIV/AIDS人群脏腑寒热虚实的研究,R259
  12.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分析,R746.1
  13. 血必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HMGB1和HSP70的影响,R285.5
  14. IL-17在Con 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575.1
  15. 河南省HIV/AIDS模型预测,R512.91
  16. 新疆地区70例随访的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相关肝毒性研究,R512.91
  17. 结核抗原特异性CD4~+中央型记忆T细胞的检测及分布特性的研究,R392
  18. 血必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R285.5
  19. 氧化苦参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β-arrestin1/2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R285.5
  20. HIV感染者围手术期脓毒症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研究,R459.7
  21. AID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及AIDS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血浆中IL-12、ICAM-1表达水平研究,R512.9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传染病 > 病毒传染病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