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温度热疗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 者: 谢小雪
导 师: 唐劲天;廖遇平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临床肿瘤学
关键词: 热疗 B16F10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侵袭 MMP-2 MMP-9 TGF-β1 Smad4 VEGF 磁流体 磁热疗 黑色素瘤 动物模型
分类号: R739.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恶性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恶性转化形成的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发病率为全身恶性肿瘤的1%-2%,占皮肤恶性肿瘤的20%。其侵袭性强,易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肺、骨和肝脏,进展期黑色素瘤患者平均生存期仅6-9个月,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带来极大危害。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关键在于控制其远处转移,由于其对常规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等敏感性较低,目前对于进展期恶性黑色素瘤还无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肿瘤热疗(Hyperthermia)是一种以非电离辐射方式作用于肿瘤的物理治疗方法,与化疗和放疗相比其优势在于较少受限于其毒副作用,并能够多次重复使用,且可以增强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的效果,被国际医疗界称为“绿色疗法”。传统的肿瘤热疗方法常常不能将肿瘤加热到治疗温度,新近研发的磁感应加温治疗可以将肿瘤组织加热到50℃左右,而使正常组织保持不升温,有效杀灭靶区内的肿瘤组织。近年来的动物实验证明了热疗不仅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还可抑制其远处转移。也有研究报道了热疗对转移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但对热疗抑制肿瘤侵袭转移能力的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探索。基于以上观点,本研究将采用不同温度体内外加热小鼠黑色素瘤,系统的研究41℃-50℃范围内不同温度热疗对B16F10细胞的增殖、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并研究其相关分子机制,将有助于临床个体化的热疗方案,为热疗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应用提供部分理论和实验依据。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热疗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以及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浴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行41℃、43℃、45℃、47℃、50℃实验组和对照组(37℃)热疗,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45℃,47℃,50℃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在24h、48h、72h、96h明显高于41℃和43℃组(P<0.05)。47℃,50℃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在24h、48h、72h、96h均明显高于45℃组(P<0.05)。在47℃、50℃两组之间,各时间段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37℃对照组相比,41℃、43℃组的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而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47℃和50℃组的G0/G1期细胞比37℃组明显减少(P<0.05),而S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在47℃和50℃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与37℃对照组相比,43℃组的G2/M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结论45℃及以上温度热疗可明显抑制B16F10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45℃热疗对B16F10细胞S期比例无明显影响,47℃及以上温度热疗使其发生S期阻滞。结果提示:45℃及以上温度热疗不仅可以有效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可以减少热耐受的产生,而高于47℃的热疗并不产生更强的抑制作用。目的研究不同温度热疗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形态、运动能力及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浴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行41℃、43℃、45℃、47℃、50℃实验组和37℃对照组热疗,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热疗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形态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热疗后24h细胞显微结构的改变。取43℃、45℃、47℃实验组和37℃对照组热疗后的细胞进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运动能力;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胶酶谱法检测不同温度热疗后24h内B16F10细胞的MMP-2MMP-9的分泌量及活性。结果(1)B16F10细胞在41℃、43℃加热后更趋于成熟,分化更好,恶性程度降低,而45℃及以上温度热疗后细胞结构破坏明显,细胞活力下降。(2)与37℃(对照组)相比,43℃、45℃、47℃组细胞运动能力均减弱,45℃、47℃组细胞运动能力下降尤其明显。(3)37℃(对照组)、43℃,45℃及47℃热疗后,平均每个视野中B16F1O细胞穿过Matrigel胶到达Transwell小室膜背面的细胞数随热疗温度升高而降低,各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4)与37℃组相比,43℃、45℃、47℃热疗后24h内B16F10细胞MMP-2及MMP-9的分泌量及活性明显下降(P<0.05),并且与43℃组相比,45℃、47℃热疗组MMP-2的分泌量及活性进一步下降(P<0.05),而45℃、47℃热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温度热疗后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45℃及以上温度热疗的主要表现为细胞结构的破坏;43℃、45℃及47℃热疗均可抑制B16F10细胞的运动能力,且对黑素瘤细胞明胶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45℃、47℃热疗组MMP-2的分泌量及活性较43℃下降更明显;43℃、45℃及47℃对肿瘤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随热疗温度升高而增强。说明B16F10细胞侵袭能力的减弱主要与细胞运动能力及明胶酶活性受到抑制有关。目的研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经过不同温度热疗后TGF-β1等侵袭转移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水浴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行43℃、45℃、47℃实验组和37℃对照组热疗,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不同温度热疗后24hTGF-β1、VEGF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变化,rt-PCR检测不同温度热疗后继续培养2h、6h、12h、4h TGF-β1、Smad4、VEGF、MMP-2及MMP-9在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温度热疗后继续培养2h、6h、12h、24h TGF-β1、Smad4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1)不同温度热疗后24h细胞内TGF-β1蛋白表达降低,43℃、45℃、47℃组的平均光密度值(AOD)与37℃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同样,VEGF蛋白表达也下降,43℃、45℃、47℃组的平均光密度值(AOD)与37℃对照组相比,也明显降低(P<0.05),二者均呈现一定程度的温度依赖性。(2)与37℃对照组相比,43℃热疗后各时间点MMP-9、VEGF 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5),43℃热疗后6h-24h MMP-2、TGF-β1、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45℃及47℃热疗后各时间点TGF-β1、VEGF、MMP-2及MMP-9 mRNA的表达均降低;各时间点Smad4 mRNA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3)与37℃对照组相比,43℃热疗后12h-24h出现TGF-β1蛋白表达降低及Smad4蛋白表达升高(P<0.05);45℃热疗后6h-24hTGF-β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6h-12h Smad4蛋白表达升高(P<0.05);47℃热疗后各个时间点TGF-β1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0.05),而Smad4蛋白表达的增加(P<0.05)只出现在热疗后2h-6h(P<0.05)。结论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中TGF-β1、Smad4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与热疗温度和热疗后继续培养的时间有关。43℃及以上温度热疗使(MMP)-2/VEGF的基因表达明显抑制,同时有TGF-β1基因表达的下调,此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而TGF-β1蛋白水平的上调相对滞后于其基因水平的变化,Smad蛋白表达一过性增加。总之,实验结果说明了TGF-β1表达的下调可能为热疗抑制B16F10细胞增殖及体外侵袭能力的机制之一。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磁热疗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皮下移植瘤的作用。方法用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株建C57BL6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Fe3O4磁性纳米颗粒直接注入肿瘤组织内,在交变磁场中进行磁感应加热治疗,控温在45℃和50℃分别持续30min和10min,24h后重复加热,共加热3次,比较45℃组磁热疗组(H1)、50℃磁热疗组(H2)、单纯磁流体组(M组)、单纯磁场组(T组)和对照组的肿瘤体积的大小、生存期和TGF-β1的阳性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5℃磁热疗组和50℃磁热疗组均能抑制肿瘤的生长(P<0.05)。与45℃磁热疗组比较,50℃磁热疗组抑瘤作用更显著,有57.1%的肿瘤完全消退率(P<0.05)。45℃MFH组和50℃MFH组的生存期分别为(40.286±8.592)d和(60.143±13.319)d比对照组的(17.429±3.054)d明显延长(P<0.05)。TGF-β1的阳性指数在50℃磁热疗组显著降低为16.4%,与其它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45℃磁热疗和50℃磁热疗均能抑制小鼠恶性黑色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抑制肿瘤组织中TGF-β1的表达。50℃磁热疗组的抑瘤作用较45℃磁热疗组更为显著,可以达到57.1%的肿瘤完全消退率。

全文目录


摘要  3-8
ABSTRACT  8-14
目录  14-15
中英文缩略词  15-16
第一章 不同温度热疗对B16F10瘤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  16-25
  1.1 前言  16-17
  1.2 材料和方法  17-18
  1.3 结果  18-22
  1.4 讨论  22-24
  1.5 小结  24-25
第二章 不同温度热疗对B16F10细胞运动及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25-39
  2.1 前言  25-26
  2.2 材料和方法  26-28
  2.3 结果  28-35
  2.4 讨论  35-38
  2.5 小结  38-39
第三章 热疗对B16F10细胞内侵袭转移相关基因和蛋白的影响  39-57
  3.1 前言  39
  3.2 材料和方法  39-45
  3.3 结果  45-52
  3.4 讨论  52-56
  3.5 小结  56-57
第四章 磁流体热疗对小鼠黑色素瘤皮下移植瘤的影响  57-77
  4.1 前言  57-58
  4.2 材料和方法  58-62
  4.3 结果  62-71
  4.4 讨论  71-76
  4.5 小结  76-77
总结  77-78
参考文献  78-88
综述  88-100
致谢  100-101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1

相似论文

  1. 高频电磁场治疗兔内置入物感染的实验研究,R687.3
  2. 420nm强脉冲光对痤疮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R758.733
  3. 大鼠脑积水侧脑室周围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R742.7
  4. 粪肠球菌对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MMP-8表达的影响研究,R781.34
  5. 可重复使用的骨生长检测盒的动物体内实验,R329
  6. 艾迪莎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MMP-2和TNF-α表达的影响,R574.62
  7. C57BL/6小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中细胞因子研究,R512.62
  8. UCMSCs经枕大池移植治疗发育鼠HIE后遗症实验研究,R722.1
  9. 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动物模型Th17相关因子的实验研究,S858.28
  10.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脑瘫模型的研究,R742.3
  11. 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R743.3
  12. 雌激素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R651.2
  13. 扩大中颅底入路颈内动脉岩骨段血管搭桥术的显微解剖及动物实验研究,R322.8
  14. 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内毒素吸附对脓毒症内皮细胞的影响,R459.7
  15. Ang-1、VE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R774.1
  16. 真菌性角膜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与预后的研究,R772.21
  17. Avastin抑制兔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R774.1
  18. 肺外科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特点研究,R734.2
  19. 牙根损伤修复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修复机制初探,R-332
  20. 牙根损伤修复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R-332
  21. Infliximab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MODS模型的实验研究,R57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皮肤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