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潜在性癌前病变及其应用研究

作 者: 张溪
导 师: 孔北华;郑文新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妇产科学
关键词: p53印记 潜在性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 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 子宫内膜癌 宫腔细胞学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 p53印记细胞 Western Blot ELISA
分类号: R737.3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子宫内膜癌分Ⅰ、Ⅱ型已被广泛接受。自从Zheng等于2004年首次报道子宫内膜异型增生(EmGD)作为可能的子宫内膜浆液性癌(ESC)的癌前病变之后,人们对于ESC发生发展的认识已有不少进展。ESC约占子宫内膜癌的10%~15%,但是相对于占绝大部分的子宫内膜样癌来说,ESC有着很高的病死率。从分子水平来说,子宫内膜浆液性癌在早期就产生了许多信号通路变化。在多达96%的病例中,p53基因发生突变,并且大多伴有p53蛋白过表达。在形态学上,有证据表明EmGD是子宫内膜浆液性癌在形态学上可识别的癌前病变。我们认为子宫内膜上皮内癌(EIC)或者其他的同义词应仅作为形态描述用语,而不用于病理学上诊断术语。如果考虑到子宫外病变,单发的子宫内膜上皮内癌类似无肌层侵润的子宫内膜浆液性癌,并且子宫内膜上皮内癌患者也应当按照子宫内膜浆液性癌进行治疗。形态正常而p53免疫反应阳性的子宫内膜细胞(p53印记细胞)在统计学上与子宫内膜浆液性癌高度相关,很大一部分都有p53基因的突变,并且很可能是一系列病变的开端,形成一个由p53印记到EmGD,到子宫内膜上皮内癌或局部子宫内膜浆液性癌,最终发展为侵袭性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的发病模式。因此形态学上可以识别的癌前病变对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的早期诊断和减少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病变是肿瘤防治学上最成功的发明之一,且不断完善的筛查技术使宫颈癌的发病率大大降低。但是,迄今为止,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仍主要依赖于分段诊刮术,尚无一项成熟的技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大面积人群筛查。近年来,宫腔细胞学检查在筛查子宫内膜病变方面有很好的预警性及发展前景。因此,将p53与宫腔细胞学相结合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将会为ESC的早期诊断提供广阔的前景。基于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的p53印记研究背景和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子宫内膜浆液性癌(ESC)约占10%~15%,但是相对于占绝大部分的子宫内膜样癌来说,ESC有着很高的病死率。p53的改变不仅存在于ESC中,也存在于ESC的早期病变(子宫内膜上皮内癌,EIC)和癌前病变(子宫内膜异型增生,EmGD)中。最近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一些形态学上没有任何不典型性的内膜腺体或腺上皮在p53染色后出现强阳性的现象,我们将其定义为p53印记。在本研究中,我们着重分析这些p53印记和ESC的关系,以及其作为ESC“潜在性”癌前病变的依据。材料和方法: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了182例子宫标本的p53印记,其中62例子宫内膜浆液性癌作为实验组,子宫内膜样癌和良性子宫各60例作为对照组。从中选取126个样本进行激光显微切割并测序,从而分析p53基因,其中包括38个p53印记样本以及其他一些取自浆液性癌和对照组的样本。结果:p53印记与子宫内膜浆液性癌高度相关,并且常见于浆液性癌病灶附近的形态正常的子宫内膜中,而在邻近子宫内膜样癌的组织和正常的子宫组织中则少见。42%的p53印记样本显示至少有一处p53基因的突变,从8例浆液性癌的子宫中获取的p53样本都有不同程度的突变,其中4例发现在p53印记细胞、癌前病变(EmGD)和肿瘤病灶区(ESC/EIC)中至少有一处完全一致的p53基因突变。结论:p53基因突变出现于病变子宫内膜细胞形态学改变之前,在子宫内膜p53印记、癌前病变和子宫内膜浆液性癌/上皮内癌(ESC/EIC)中发现一致的p53基因突变并存在线性关系,说明存在p53印记现象的内膜细胞可能是ESC的潜在性癌前病变,p53印记可用于ESC的早期诊断。第二部分子宫内膜浆液性癌p53蛋白筛查方法的初步研究背景和目的: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其中子宫内膜浆液性癌(ESC)约占子宫内膜癌的10%~15%,但是相对于占绝大部分的子宫内膜样癌来说,浆液性癌有着很高的病死率。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宫腔细胞学检查在筛查子宫内膜病变方面有很好的预警性及发展前景,而p53印记与ESC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将p53印记检测与宫腔细胞学结合起来,寻求一种更为精确的ESC早期诊断方法。材料和方法:将不同比例的Ⅱ型子宫内膜癌细胞株SPEC-2(p53阳性)和Ⅰ型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p53阴性)相混合,研究用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能检测出p53蛋白的最低阈值。并将Western Blot方法试用于临床标本,将无创性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采集的内膜细胞进行p53蛋白检测,观测其灵敏度和准确率。结果:用Western Blot单独检测SPEC-2细胞株的p53蛋白时,最少需要1~2×10~4个细胞才能出现条带,而这些细胞最多与2×10~6个Ishikawa细胞相混合时条带尚可见。用ELISA检测灵敏度则较高,单独检测时最少需要SPEC-2细胞1~2×10~3个,但背景值较高。结论: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采集子宫内膜细胞,结合p53印记进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筛查内膜病变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安全性高、易于操作、出血量少及无痛等优越性。为了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还需进一步研究更为精准的筛查方法。本研究创新点1.本研究首次证实在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癌前病变形态学改变之前即已存在分子生物学的变化。2.本研究首次发现p53印记是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的潜在性癌前病变。3.本研究首次提出p53蛋白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浆液性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10
英文摘要  10-14
符号说明  14-17
前言  17-27
第一部分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的p53印记研究  27-72
  前言  27-28
  材料与方法  28-37
  结果  37-44
  讨论  44-56
  附图  56-60
  参考文献  60-72
第二部分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p53蛋白筛查方法的初步研究  72-100
  前言  72-74
  材料和方法  74-86
  结果  86-90
  讨论  90-95
  附图  95-97
  参考文献  97-100
致谢  100-10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1-102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2-103
英文论文Ⅰ  103-110
英文论文Ⅱ  110-140
中文论文  140-144

相似论文

  1. 微纤维相关蛋白4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和外周血浓度与肝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R575.2
  2. 企鹅珍珠贝Cd-MT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的初步研制,X835
  3. 鸭源鸡杆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及抗脂多糖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S858.32
  4. 免疫磁珠纯化人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蛋白方法的建立,R373
  5.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6. IBDV模拟表位与vp2组合基因的分子构建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应用,S852.65
  7. 犬细小病毒2型VP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852.65
  8. 丙草胺和乙草胺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S482.4
  9. 抗噻菌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482.2
  10. 氯噻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S482.3
  11. MMP-7和溶菌酶在DSS诱导的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S858.91
  12. 华东地区鸭圆环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858.32
  13. 猪流感病毒NS1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NS、NP蛋白细胞定位研究,S858.28
  14.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LTR体外启动活性分析,S858.31
  15.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AC-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855.3
  16. cPL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犬急性胰腺炎方法的建立与应用,S858.292
  17. 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RN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S855.12
  18. 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fimN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S858.291
  19. 重组抗原pGEX-BSjGCP-BSj23诊断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研究,S855.9
  20. PTEN、Caspase-7在胃癌与癌前病变中表达及意义,R735.2
  21. 禽蛋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S859.8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泌尿生殖器肿瘤 > 女性生殖器肿瘤 > 子宫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