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表面改性活性炭吸附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作 者: 刘桂芳
导 师: 马军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市政工程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改性活性炭 双酚A 吸附 水处理
分类号: X70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408次
引 用: 1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内分泌干扰物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饮用水中也检测到了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存在,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已被认为是一种最为有效和广泛的处理方法,因此,建立活性炭表面物化性质与其对特定污染物吸附能力之间的关系,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势在必行。本文选择两种活性炭W20(木质炭)和F20(煤质炭),通过改性处理获得具有不同表面物化性质的活性炭,选用双酚A(BPA)为内分泌干扰物的代表污染物,围绕目标物吸附能力与活性炭表面性质关系这一关键问题,详细地研究了BPA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行为和机理,同时选出两种活性炭探讨了影响BPA吸附的环境因素,最终考察了被选择活性炭对松花江原水和砂滤水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吸附情况。改性处理改变了活性炭的物理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其中HNO3氧化降低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增加了羧基与酚羟基官能团含量,降低了等电点值;高温H2与N2还原处理对活性炭结构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受炭材质与改性温度影响,并且改性处理后降低了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含量,增加了活性炭的等电点值;HCl和NaOH改性处理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改变很小,但前者降低了活性炭的等电点值,而后者恰恰相反。此外,各种改性过程对活性炭上的灰份含量改变趋势各不相同。BPA在吸附过程中主要由液膜传质和孔内扩散两个过程控制,吸附行为假二级动力学吸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BPA在活性炭上的吸附(HNO3氧化改性为Freundlich吸附)为Langmuir吸附,但吸附质分子并未将整个活性炭表面完全覆盖。其中高温N2处理活性炭W20N具有最高的BPA饱和吸附能力,qm达到了526.32mg/g,而HNO3氧化活性炭W20A表现出了最差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量仅为175.44mg/g。BPA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是自发和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并且以平伏形式吸附于炭表面;溶液pH值通过控制吸附质与吸附剂表面所带的电荷明显地影响活性炭对BPA的吸附能力,在pH=11时,强化的静电斥力导致W20与W20N表现出了最差的BPA吸附能力;溶液的离子强度也通过占据活性位、产生电荷屏蔽和盐析效应影响着目标物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此外,单宁酸的存在能够通过直接竞争吸附位、改变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如:等电点)和降低活性炭可利用的孔体积,而减少活性炭对BPA的吸附能力。机理分析结果表明,BPA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主要遵循π-π色散作用理论。在炭表面由于氢键作用形成的水分子簇会明显抑制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因此,降低活性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的含量(特别是羧酸基团),能够提高活性炭吸附BPA的能力。另外,使活性炭在吸附体系中处于自身静电荷密度为零状态,将会对BPA表现出最好的吸附能力。最后,在实际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能力随着logKow的增大而增大(雌激素酮除外),其中改性炭表现出了更好的处理效果,而水中存在的天然有机物和其它有机物由于竞争吸附和孔阻塞降低了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因此,在实际水处理过程中,选用具有较多中孔结构的活性炭,能够提高处理过程效率,特别是通过一定的改性处理方法获得孔结构与表面化学性质有利于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十分重要。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5
第1章 绪论  15-32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15-16
  1.2 水中内分泌干扰物质(EDCs)的污染状况  16-18
  1.3 双酚A(BPA)的研究现状  18-24
    1.3.1 BPA的雌激素效应  19-20
    1.3.2 环境中BPA的来源  20
    1.3.3 水环境中BPA的浓度分布  20-22
    1.3.4 水环境中BPA的处理技术  22-24
  1.4 活性炭吸附机理与表面改性现状  24-30
    1.4.1 活性炭表面吸附机理  24-27
    1.4.2 活性炭表面化学改性  27-30
  1.5 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30-32
    1.5.1 本课题来源  30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  30-32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44
  2.1 活性炭材料  32-33
  2.2 活性炭改性  33-34
    2.2.1 氧化改性  33
    2.2.2 还原改性  33
    2.2.3 酸碱改性  33-34
  2.3 活性炭表征  34-36
    2.3.1 比表面积与孔体积测定  34
    2.3.2 孔径分布测定  34
    2.3.3 活性炭等电点(pH_(PZC))测定  34
    2.3.4 表面官能团测定  34-35
    2.3.5 元素分析  35
    2.3.6 灰分测定  35-36
  2.4 双酚A的吸附  36-37
    2.4.1 BPA的吸附与平衡  36
    2.4.2 BPA吸附与脱附动力学  36-37
    2.4.3 BPA吸附等温线  37
    2.4.4 BPA浓度分析方法  37
  2.5 单宁酸(TA)的吸附  37-38
    2.5.1 TA表面电荷分析  37
    2.5.2 TA吸附等温线  37-38
    2.5.3 TA对BPA吸附的影响  38
    2.5.4 TA浓度分析方法  38
  2.6 典型EDCs的活性炭吸附  38-41
    2.6.1 EDCs储备液配制  38
    2.6.2 纯水为本底条件下对EDCs的吸附  38-39
    2.6.3 实际水质本底EDCs的吸附  39-41
  2.7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44
    2.7.1 实验试剂  41-42
    2.7.2 实验仪器  42-44
第3章 活性炭的改性与表征  44-54
  3.1 比表面积分析  44-45
  3.2 表面官能团分析  45-48
  3.3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48-50
  3.4 表面元素分析  50-51
  3.5 表面灰分分析  51-52
  3.6 本章小结  52-54
第4章 活性炭吸附双酚A的行为与机理  54-94
  4.1 BPA的吸附与平衡  54-58
    4.1.1 体系溶解气体的影响  54-55
    4.1.2 BPA初始浓度的影响  55-57
    4.1.3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57-58
  4.2 BPA吸附与脱附动力学  58-68
    4.2.1 吸附动力学  58-64
    4.2.2 脱附动力学  64-68
  4.3 BPA吸附等温线  68-77
  4.4 BPA吸附机理分析  77-92
    4.4.1 BPA的传质扩散  77-84
    4.4.2 BPA的界面吸附  84-92
  4.5 本章小节  92-94
第5章 活性炭吸附双酚A的影响因素分析  94-110
  5.1 活性炭的表征结果  94-96
  5.2 BPA吸附影响因素分析  96-108
    5.2.1 溶液温度的影响  96-101
    5.2.2 溶液pH的影响  101-102
    5.2.3 溶液离子强度的影响  102-104
    5.2.4 溶解性天然有机物(NOM)的影响  104-108
  5.3 本章小结  108-110
第6章 活性炭吸附实际水体中酚类EDCs研究  110-129
  6.1 纯水中目标EDCs的吸附  112-117
    6.1.1 EDCs单标标线  112-113
    6.1.2 EDCs吸附动力学  113-117
  6.2 实际水体中加标EDCs的吸附  117-127
    6.2.1 EDCs混合标样的标准曲线  117-118
    6.2.2 加标萃取回收率  118-119
    6.2.3 加标EDCs的活性炭吸附  119-127
  6.3 本章小结  127-129
结论  129-131
参考文献  131-15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54-156
致谢  156-157
个人简历  157

相似论文

  1. 二甲醚在Pt低指数晶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O485
  2. 罗丹明B和罗丹明6G的印迹聚合物制备及性能,O631.3
  3. 基于酚醛树脂活性炭的制备及负载TiO2吸附—光催化性能,TQ424.19
  4. 超声处理RTM成型酚醛/乙醇在石英纤维表面的竞争吸附,TB332
  5. 不同原料烟熏液的制备、精制及灌肠液熏工艺的研究,TS251.65
  6.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7. 白骨壤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S793.9
  8. Fe,V共掺杂TiO2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O614.411
  9. 江蓠残渣高活性膳食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S254.9
  10.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11. (羟基)氧化铁的制备研究及在饮用水中除砷的应用,O614.811
  12. 芴甲氧羰基-D-色氨酸及D-苯丙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O631.3
  13. 微氧条件下密闭电石炉尾气中COS气体吸附净化研究,X781
  14. 离子交换法去除原水中六价硒,X703
  15. 化学吸附法脱除FCC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TE624.55
  16. 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TS206.4
  17. 双酚AP型苯并噁嗪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Q320.1
  18. 聚丙烯腈基两性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342.31
  19. 小桐子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医用级制备工艺研究,TQ223.163
  20. 沸石填料水洗法提纯沼气工艺实验研究,TQ221.11
  21.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TS254.9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