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长木蜂蜂粮防腐机理研究

作 者: 贺春玲
导 师: 嵇保中
学 校: 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森林保护学
关键词: 长木蜂 蜂粮 防腐机理
分类号: S896.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长木蜂Xylocopa tranquebarorum (Swederus)为研究对象,在对长木蜂筑巢和酿贮蜂粮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木蜂蜂粮酿贮过程中pH和花粉活力的变化、蜂粮粗提液的抑菌活性测定、蜂粮中10-羟基-2-癸烯酸(简称10-HDA)来源及其功能、蜂粮中功能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揭示了长木蜂蜂粮的防腐机理,并从长木蜂蜂粮中发现了具有高效抑菌活性的菌株,为进一步开发新的高活性天然防腐物质奠定了基础。主要结论如下:长木蜂属于独栖性、多访花性昆虫,在南京地区1年发生1代,主要在竹子上筑巢,偶尔在芦苇上筑巢。酿贮蜂粮盛期在5月上旬,采集蜂粮最佳时期为5月上中旬。长木蜂蜂粮主要由花粉和花蜜组成,在酿贮过程中添加雌蜂唾腺分泌物和体表微生物。雌蜂咽下腺分泌的10-HDA添加入蜂粮中,对花粉萌发有抑制作用。在长木蜂蜂粮中共分离微生物菌株68株,其中细菌43株,酵母17株,放线菌8株。在雌蜂体表分离到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蜂粮酿制过程中在细菌和酵母菌的作用下,蜂粮的pH值不断降低,从芍药花粉到3日龄蜂粮,pH值从6.19降至4.82,在此pH值下,很多细菌和霉菌均不能正常生长。分离的68株菌株中有12株有较强抑菌活性,尤其是放线菌NF-34菌株对真菌和细菌均有抑菌活性;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确定NF-34属于桑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sampsonii(Millaed and Burr)。采用活性追踪法对NF-34菌株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研究,明确该菌株代谢的抑菌物质主要是非水溶性Ⅰ型抗生素类。

全文目录


致谢  3-4
摘要  4-5
Abstract  5-13
前言  13-14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4-32
  1 长木蜂研究概况  14-16
    1.1 分类地位与分布范围  14
    1.2 形态特征  14-15
    1.3 生物学特性  15-16
      1.3.1 生活史  15
      1.3.2 生活方式  15
      1.3.3 筑巢方式  15-16
      1.3.4 采访植物  16
      1.3.5 人工驯化和授粉效果  16
  2 蜂粮研究进展  16-23
    2.1 蜂粮的定义  16-17
    2.2 蜂粮的酿制过程  17
    2.3 不同花粉蜂酿制蜂粮习性  17-19
    2.4 蜂粮营养价值  19-20
      2.4.1 营养成分变化  19-20
      2.4.2 营养价值  20
    2.5 蜂粮防腐机理  20-23
      2.5.1 蜂粮酿制过程中pH 和水活度降低可抑制微生物生长  21
      2.5.2 10-羟基-2-癸稀酸存在可以抑制花粉的萌发  21-22
      2.5.3 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抑制杂菌的生长  22
      2.5.4 蜂粮中存在抗菌肽  22-23
  3. 蜜蜂头部咽下腺和上颚腺的研究概况  23-25
    3.1 蜜蜂的上颚腺  23-24
    3.2 蜜蜂的咽下腺  24-25
  4 10-羟基-2-癸稀酸研究进展  25-30
    4.1 10-HDA 的来源  25
    4.2 10-HDA 的作用  25-27
    4.3 10-HDA 的测定方法  27-29
    4.4 生产工艺  29-30
  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30
    5.1 研究内容  30
    5.2 技术路线  30
  6 研究的意义  30-32
第二章 长木蜂形态和生物学研究  32-49
  1 材料与方法  32-35
    1.1 研究地点与样地  32-33
    1.2 野外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33-34
      1.2.1 生活史的观察  33
      1.2.2 巢址选择行为  33
      1.2.3 筑巢习性  33-34
      1.2.4 酿贮蜂粮习性  34
    1.3 室内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34-35
      1.3.1 巢口位置和大小的测量  34
      1.3.2 巢室解剖  34
      1.3.3 雌雄比的观察  34
      1.3.4 雌成虫产卵量的观察  34
      1.3.5 越冬成虫寿命的观察  34-35
    1.4 观测指标定义和数据统计方法  35
    1.5 形态描述和数据分析  35
  2 结果与分析  35-45
    2.1 形态特征  35-37
      2.1.1 成虫  35-36
      2.1.2 卵  36
      2.1.3 幼虫  36
      2.1.4 蛹  36-37
    2.2 生物学习性  37-45
      2.2.1 生活史  37
      2.2.2 生活习性  37-38
      2.2.3 筑巢场所选择  38-39
      2.2.4 巢的结构  39-40
      2.2.5 筑巢行为  40-42
      2.2.6 访花和酿贮蜂粮行为  42-44
      2.2.7 巢室隔板的制作过程  44-45
  3 讨论  45-49
    3.1 长木蜂的生物学  45
    3.2 长木蜂的访花习性  45-46
    3.3 雌雄成蜂的角色分配  46
    3.4 筑巢习性  46-47
    3.5 酿贮蜂粮习性  47-49
第三章 长木蜂蜂粮酿制过程中pH 和花粉活力的测定  49-59
  1 材料与方法  49-51
    1.1 采集地点  49
    1.2 样品的采集  49-50
      1.2.1 不同植物花粉的采集  49-50
      1.2.2 长木蜂花粉的采集  50
      1.2.3 不同酿制时期蜂粮样品的采集  50
    1.3 样品中芍药花粉和紫藤花粉纯度检测  50
    1.4 pH 测定  50-51
    1.5 花粉活力测定的培养液选择  51
    1.6 长木蜂蜂粮酿制过程中花粉活力的测定  51
    1.7 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  51
  2 结果与分析  51-57
    2.1 样品中芍药花粉和紫藤花粉纯度检测结果  51-52
    2.2 pH 测定结果  52-54
      2.2.1 不同样品的蜂粮pH 测定结果  52-53
      2.2.2 不同酿制时间的蜂粮样品中pH 测定结果  53-54
    2.3 花粉粒活力测定结果  54-57
      2.3.1 不同植物花粉的花粉活力测定结果  54-55
      2.3.2 芍药花粉、芍药长木蜂花粉和不同日龄的蜂粮中花粉活力..  55-56
      2.3.3 紫藤花粉、紫藤长木蜂花粉和不同日龄的蜂粮中花粉活力..  56-57
  3 结论与讨论  57-59
    3.1 花粉的纯度对蜂粮样品的影响  57-58
    3.2 蜂粮的pH 值对蜂粮防腐保鲜的作用  58
    3.3 花粉活力对蜂粮防腐作用的影响  58-59
第四章 长木蜂蜂粮粗提液抑菌活性的研究  59-66
  1 材料与方法  60-61
    1.1 供试蜂粮及菌种  60
    1.2 蜂粮粗提液的制备  60-61
    1.3 抑菌活性的测定及数据分析  61
  2 结果与分析  61-64
    2.1 不同溶剂蜂粮粗提液的提取结果  61-62
    2.2 不同溶剂蜂粮粗提液的抑菌效果  62-63
    2.3 不同浓度的70%乙醇提取液对细菌的抑菌效果  63-64
    2.4 不同浓度的70%乙醇提取液对真菌的抑菌效果  64
  3 讨论  64-66
    3.1 长木蜂蜂粮的抑菌成分  64-65
    3.2 长木蜂蜂粮的抑菌谱  65
    3.3 长木蜂蜂粮的抗菌活性物质的应用前景  65-66
第五章 长木蜂蜂粮中10-HDA 的来源及功能活性研究  66-78
  1 材料与方法  66-69
    1.1 试验材料  66-67
      1.1.1 试验长木蜂和蜂粮样品  66
      1.1.2 试验手采花粉样品  66-67
      1.1.3 试剂和仪器  67
    1.2 方法  67-69
      1.2.1 长木蜂头部腺体解剖  67
      1.2.2 检测10-羟基-2-癸稀酸样品的处理  67-68
      1.2.3 10-HDA 对花粉萌发的抑制作用  68
      1.2.4 10-HDA 对真菌、细菌的抑制作用  68-69
    1.3 数据采集与分析  69
  2 结果与分析  69-76
    2.1 长木蜂头部上颚腺和营养腺的构造  69
      2.1.1 咽下腺的构造  69
      2.1.2 上颚腺的构造  69
    2.2 10-HDA 的测定  69-73
      2.2.1 长木蜂雌蜂头部10-HDA 的测定  69-70
      2.2.2 长木蜂雌蜂头部腺体中10-HDA 来源的测定  70-71
      2.2.3 长木蜂不同虫态的10-HDA 的检测  71-72
      2.2.4 蜂粮中10-HDA 的测定  72-73
    2.3 10-HDA 对花粉萌发的抑制作用  73-76
      2.3.1 10-HDA 对二月兰花粉的抑制作用  73-74
      2.3.2 10-HDA 对紫藤花粉的抑制作用  74
      2.3.3 10-HDA 对芍药花粉的抑制作用  74-75
      2.3.4 10-HDA 对不同花粉的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75-76
    2.4 10-HDA 对真菌、细菌的抑制作用  76
  3 讨论  76-78
    3.1 10-HDA 的检测  76
    3.2 10-HDA 的来源  76-77
    3.3 长木蜂蜂粮中10-HDA 的功能  77-78
第六章 长木蜂蜂粮中微生物分离及抑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78-90
  1 材料与方法  78-81
    1.1 试验材料  78-80
      1.1.1 供试长木蜂  78
      1.1.2 样品的采集  78-79
      1.1.3 试验仪器与试剂  79
      1.1.4 培养基  79-80
      1.1.5 指示菌  80
    1.2 方法  80-81
      1.2.1 长木蜂体表微生物的分离  80
      1.2.2 长木蜂幼虫虫粪和巢室隔板的微生物分离  80-81
      1.2.3 芍药花粉、芍药长木蜂花粉和不同日龄的蜂粮样品中微生物分离  81
      1.2.4 乳酸菌的初步鉴定  81
      1.2.5 抑菌活性菌株的初筛  81
    1.3 数据采集与分析  81
  2 结果与分析  81-87
    2.1 长木蜂体表微生物分离结果  81-82
    2.2 长木蜂蜂粮酿制过程中微生物菌落测定结果  82-83
    2.3 长木蜂蜂粮中分离到的微生物菌株  83-84
    2.4 长木蜂蜂粮中放线菌的来源  84
    2.5 蜂粮酿制过程中细菌的变化规律  84-85
    2.6 蜂粮酿制过程中酵母菌的变化规律  85
    2.7 抑菌活性菌株初筛  85-87
      2.7.1 对指示细菌的抑菌活性  85-87
      2.7.2 对指示真菌的抑菌活性  87
  3 讨论  87-90
    3.1 培养基种类的选择  87-88
    3.2 长木蜂蜂粮中微生物的变化规律  88
    3.3 长木蜂蜂粮中微生物来源  88-89
    3.4 长木蜂蜂粮在酿制过程中微生物的功能  89-90
第七章 长木蜂蜂粮中分离的NF-34 菌株的鉴定  90-101
  1 材料与方法  90-94
    1.1 试验材料  90-92
      1.1.1 供试菌株  90
      1.1.2 培养基  90-92
    1.2 NF-34 菌株的初步鉴定方法  92-93
      1.2.1 形态观察  92
      1.2.2 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  92-93
    1.3 NF-34 菌株165 rDNA 系统发育地位分析  93-94
      1.3.1 NF-34 菌株总DNA 的提取  93
      1.3.2 165 rDNA 的PCR 扩增与纯化  93-94
      1.3.3 序列比对和分子进化树的构建  94
  2 结果与分析  94-99
    2.1 NF-34 菌株的初步鉴定  94-97
      2.1.1 形态特征  94-95
      2.1.2 培养特征  95-96
      2.1.3 生理生化特性  96-97
    2.2 菌株NF-34 的165 rDNA 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97-99
    2.3 菌株NF-34 的鉴定结果  99
  3 讨论  99-101
    3.1 NF-34 菌株的鉴定  99
    3.2 桑氏链霉菌的来源  99-100
    3.3 NF-34 菌株的功能活性  100-101
第八章 NF-34 菌株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  101-113
  1 材料与方法  101-104
    1.1 试验材料  101-102
      1.1.1 供试菌株  101
      1.1.2 指示菌株  101
      1.1.3 试剂与仪器  101
      1.1.4 培养基  101-102
      1.1.5 纸层析  102
      1.1.6 薄层层析溶剂系统的选择  102
    1.2 方法  102-104
      1.2.1 抗菌活性跟踪方法  102
      1.2.1 发酵液的制备  102
      1.2.3 有机溶剂萃取  102-103
      1.2.4 纸层析方法  103
      1.2.5 薄层层析  103
      1.2.6 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103-104
  2 结果与分析  104-110
    2.1 NF-34 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  104-105
    2.2 不同溶剂萃取的萃取效果  105-106
    2.3 纸层析  106-107
    2.4 薄层层析  107-108
    2.5 柱层层析  108-109
    2.6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109
    2.7 质谱分析结果  109-110
  3 讨论  110-113
    3.1 NF-34 菌株的代谢产物  110-111
    3.2 NF-34 菌株的研究前景  111-113
第九章 全文结论  113-117
参考文献  117-129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129-130
图版2-1 长木蜂的生活史  130-131
图版2-2 长木蜂卵的发育过程  131-132
图版2-3 长木蜂筑巢和酿贮蜂粮行为  132-133
图版5-1 长木蜂头部腺体的形态  133-134
图版6-1 NF-34 菌株的抑菌活性  134-135
图版7-1 NF-34 菌株的培养特征(1)  135-136
图版7-1 NF-34 菌株的培养特征(2)  136-137
图版8-1 NF-34 菌株柱层析分离组分全波长扫描图谱  137-138
详细摘要  138-143

相似论文

  1. 无铬锌铝防腐涂料的配方研究,TQ637
  2. 一种汽车底盘装甲涂料的研制,TQ637
  3. 聚苯胺复合防腐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B304
  4. 长木蜂生物学及其蜂粮营养评价,S896.9
  5. 江苏油田油水井防垢防腐复合技术研究,TE358.5
  6. 空气钻井中钻具腐蚀与防护及其机理研究,TE982
  7. 青藏高原油菜蜂花粉脂肪酸的提取及分析,S896.4
  8. 青海油菜蜂花粉酶解催化破壁动力学研究,S896.4
  9. 实物标样和能力验证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S896.1
  10. 近红外和拉曼光谱法测定蜂蜜掺假研究,S896.1
  11. 蜂蜜及高果糖浆的鉴别检测,S896.1
  12. 蜂花粉含片加工工艺研究,S896.4
  13. 蜂胶口香糖的研制,S896.6
  14. 中国不同地区蜂胶元素含量测定及红外光谱分析,S896.6
  15. 蜂蜜介电特性的研究,S896.1
  16. 中药炮制辅料蜂蜜质量分析的近红外光谱实验研究,S896.1
  17. 蜂蜜中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S896.1
  18. 超声波辅助酶法破壁油菜花粉的研究,S896.4
  19.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蜂毒肽,S896.5
  20. 蜂胶挥发油提取与抑蜜蜂球囊菌的研究,S896.6
  21. 王浆冻干与喷雾干燥的比较研究,S896.3
  22. 蜂胶抗氧化润肤霜的研制,S896.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养蜂、益虫饲养 > 蜂产品生产加工及利用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