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写作疗伤

作 者: 张信勇
导 师: 徐光兴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关键词: 表达性写作 创伤后应激反应 创伤经历写作 积极经历写作 重要经历写作 述情障碍
分类号: B84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8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心理学历史上,情感表露对个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一直为心理学家们所重视。情感表露不仅限于口头表达,而且也可以通过书面进行。许多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表露创伤的情感而达到自我治疗的功效,而在传统心理治疗中写作是作为一种辅助技术而被广泛运用。但是,对写作的治疗功效进行科学的实验研究却是最近二十年的事情。Pennebaker开创了写作的实验研究范式。这种写作被称之为表达性写作,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按照特定主题对个人情感和想法进行表达的写作。大量的表达性写作研究结果证实了写作创伤经历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但是,通过表达性写作治疗创伤的研究却很少,并且关于表达性写作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与机制也不是很清楚。开展表达性写作与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研究,不仅可以推进表达性写作的理论研究,而且为创伤的写作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论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方法探讨了表达性写作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考察了人格变量的中介作用,并通过个案展现了表达性写作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首先,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表达性写作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一的结果发现,创伤经历写作能显著减少个体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症状,这种影响不存在性别差异。研究二的结果发现,积极经历写作与创伤经历写作对个体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减少具有相同的作用,而重要经历写作(同时包括积极和消极经历的写作)对个体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减少要显著好于积极经历写作与创伤经历写作;而积极经历写作对个体抑郁、焦虑症状的减少要显著好于创伤经历写作和重要经历写作。接着,探讨了表达性写作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写作中的情感表达是影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必要条件,而在情感表达基础上的认知加工更为重要。然后,考察了人格变量(述情障碍、精神质、外向性、神经质)对表达性写作效果的中介作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发现,述情障碍、外向性、神经质与表达性写作的效果呈显著负相关,情感表达困难和神经质是重要的中介变量。最后,通过个案研究对表达性写作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尝试。结果表明,表达性写作可以有效治疗创伤,但是治疗效果与个体写作前的创伤症状水平、创伤表露水平和写作内容有关。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引言  11-13
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  13-52
  1 写作与治疗  13-18
    1.1 写作的治疗功能  13-14
    1.2 写作与心理治疗  14-18
  2 表达性写作的文献综述  18-43
    2.1 表达性写作概述  18-20
    2.2 表达性写作的效果  20-24
    2.3 表达性写作的相关理论  24-32
    2.4 影响表达性写作的变量  32-43
  3 创伤事件与创伤后应激反应  43-48
    3.1 创伤事件  43-44
    3.2 创伤后应激反应  44-47
    3.3 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干预  47-48
  4 表达性写作与创伤后应激反应  48-52
第二部分 研究概述  52-57
  1 问题的提出  52-53
  2 研究内容  53
  3 研究方法  53-54
    3.1 研究的具体方法  53-54
    3.2 研究的被试  54
  4 研究意义  54-57
    4.1 研究的理论意义  54-55
    4.2 研究的实践价值  55-57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57-120
  研究一 创伤写作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57-69
    1 前言  57-59
    2 研究方法  59-61
    3 研究结果  61-67
    4 讨论  67-68
    5 小结  68-69
  研究二 不同性质主题的写作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69-82
    1 前言  69-71
    2 研究方法  71-74
    3 研究结果  74-80
    4 讨论  80-81
    5 小结  81-82
  研究三 写作影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机制:情感与认知的作用  82-98
    1 前言  82-84
    2 研究方法  84-87
    3 研究结果  87-95
    4 讨论  95-97
    5 小结  97-98
  研究四 人格变量对表达性写作效果的影响  98-108
    1 前言  98-100
    2 研究方法  100-101
    3 结果  101-104
    4 讨论  104-106
    5 小结  106-108
  研究五 表达性写作的个案研究  108-120
    1 前言  108
    2 个案一  108-113
    3 个案二  113-117
    4 分析与讨论  117-119
    5 小结  119-120
第四部分 研究总结  120-130
  1 关于研究选题  120
  2 关于研究方法  120-121
  3 关于研究结果  121-125
  4 研究的启示  125-128
  5 研究的创新  128
  6 研究的局限  128-129
  7 研究的展望  129-130
附录  130-138
  附录一 写作指导语  130-135
  附录二 研究问卷  135-138
参考文献  138-151
后记  151

相似论文

  1. 述情障碍个体对面部表情的识别及其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B849
  2. 述情障碍的情绪记忆研究,R749.99
  3. 高中生情绪创造力、人格特质和述情障碍的关系研究,B844.2
  4. 服刑人员述情障碍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及常模的建立,D917.2
  5. 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学生的述情障碍研究,B844.2
  6. 中学生述情障碍的现状及其与儿童虐待、青少年依恋的关系,B844.2
  7.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和相关因素及其干预的研究,R473.6
  8. 依恋、述情障碍与抑郁的关系,B842.6
  9. 震后救援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研究,B845.6
  10. 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562.25
  11. 军人述情障碍量表的研制,E0-051
  12. 述情障碍者的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研究,R445.2
  13. 述情障碍者前额叶功能的神经心理学研究,R749.9
  14. 述情障碍者情绪加工缺陷的实验研究,B841.7
  15. 强迫症的依恋关系及述情障碍研究,R749.7
  16. 慢性低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执行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R68
  17. 述情障碍者的情绪认知调节特征及情绪自动加工的ERPs研究,R749.99
  18.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19. 说唱艺人现象的心理学研究,B849
  20. 人—环境匹配度对职员创造性的影响研究,B849
  21. 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结构与测量,B849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