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东北沦陷时期宗教状况与教化统治研究

作 者: 闫超
导 师: 程舒伟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日本 伪满洲国 教化统治 精神侵略
分类号: K2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2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东北,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败降,史称“东北沦陷时期”,亦可称作“伪满时期”。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国难痛史,是帝国主义侵华史中极为残暴的篇章。在中国近代史、中日关系史和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均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留下了惨痛的历史教训。日本帝国主义在对中国东北进行军事、政治和经济侵略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文化领域的精神意识侵略。他们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愚弄民众,大量移民以造成日本人口的优势并欲同化民众,控制与利用宗教以加强思想奴化教育,强迫信奉天照大神抹杀东北民众的民族意识。本论文进行的课题研究,既有传统性,又具创新意义。研究的传统性在于,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抑或伪满洲国史在解放后一直是学者们不曾中断的热门课题;本文的创新意义在于,选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中的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精神意识层面的研究,是学者们鲜为涉足的领域,在此做一些创新性的探究。文章通过中国东北沦陷十四年时期,日本殖民者对东北民众的精神侵略与教化统治研究,从意识形态层面,深刻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恶本质。以总结历史教训、警示当今民众、教育子孙后代,使中华民族意识浩气长存!论文内容由八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所运用的各类史料,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与创新之处,最后对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相关界定作了必要说明。第一章是中国东北宗教发展要略。中国东北民众思想意识领域信仰问题十分庞杂,难以全面梳理清晰。在此,以中国东北的宗教发展状况为主线,进行规范化的阐明。对东北的佛教、道教、喇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以及民间宗教与教化团体,作了简明发展概述。第二章阐述宗教管理与教化统治机构及措施。涉及宗教管理与教化统治的机构主要是伪满文教部(中期为民生部)、伪满警宪、伪满协和会三个部分,伪满文教部是统治机关,伪满警宪与协和会是执行与协助机关。伪满文教部与其左膀右臂——警宪、协和会,对东北民众施以严厉的思想教化统治。第三章阐述日伪政权对宗教采取的政策。东北沦陷时期,日伪政权在不同的时间与地域,对各个宗教施以不同的策略与行动,抑或拉拢利用,抑或镇压控制,但总的指导方针始终是伪满“建国精神”。第四章阐述日本殖民者对东北文化移植的策略与途径。主要探讨移民侵略与文化渗透,两个区域文化,如若把其中一个区域文化植入另一个区域,并减少被植入区域的排斥性而自然接受,有两种比较可行的办法:一是移民同化,二是文化利用与渗透。日本殖民者采用了移民与渗透双管齐下的政策。本部分探讨了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大量移民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并加以转变渗透所进行的侵略。第五章阐述日本神道对中国东北的文化侵略。首先追溯日本神道教的起源与发展要略,进而探讨了“神道”与“军国主义”思想的结合。在理清日本神道服务于法西斯统治之后,对日本神道在中国东北的侵略进行详尽的考查与系统的论证,并总结出其独有的侵略特征为:变异发展、殖民色彩、强行推崇。第六章分析与评价日本对中国东北精神领域侵略。对于日本统治者在中国东北施行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侵略,在此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刻讨论:一、精神领域纳中国东北入日本版图之分析;二、伪满“建国精神”之剖释;三、“满洲移民”与“文化利用”之影响;四、宗教管理与教化统治之评价。结论部分,首先阐明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伪满傀儡政权的实质。继而通过对日本统治者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移民侵略、控制与利用宗教、强行推崇日本神道教等几个方面的结论性分析与总结,深刻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精神思想侵略与殖民教化统治,给中国东北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与灾难。最后提出两点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其一、强化科研力量,提高资料利用效率;其二、加强爱国教育,培养中华民族精神。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绪论  12-28
  一、运用的史料  12-15
    (一) 原始类资料  13
    (二) 整理类资料  13-15
  二、学术研究综述  15-24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5-23
    (二) 国外研究现状  23-24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与创新点  24-26
    (一) 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  24-25
    (二)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25-26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相关界定  26-28
    (一) 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  26-27
    (二) 相关界定  27-28
第一章 中国东北宗教发展要略  28-56
  一、佛教  28-31
    (一)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28-29
    (二) 民国时期东北佛教简况  29-31
  二、道教  31-34
    (一) 道教的传入与发展  31-33
    (二) 民国时期东北道教概况  33-34
  三、喇嘛教  34-36
    (一) 喇嘛教的传入  34
    (二) 喇嘛教的发展  34-36
  四、伊斯兰教  36-38
    (一) 伊斯兰教的传入  36
    (二) 明、清时期穆斯林大量迁入东北  36-37
    (三) 民国时期东北伊斯兰教概况  37-38
  五、基督教  38-43
    (一) 基督教的传入  38-39
    (二) 基督教在东北沦陷前的发展  39-41
    (三) 基督教在东北沦陷时期活动现状  41-43
  六、天主教  43-46
    (一) 天主教的传入  43-44
    (二) 天主的传播与发展  44-46
  七、东正教  46-48
    (一) 东正教的传入与发展  46-48
    (二) 东正教在中华民国时期的概况  48
  八、民间宗教与教化团体  48-56
    (一) 关于东北民间宗教  48-49
    (二) 民间宗教在东北的发展状况  49-56
第二章 日伪宗教管理与教化统治机构及措施  56-75
  一、宗教管理与教化统治机构  56-67
    (一) 文教行政机构  56-59
    (二) 警宪与特务——宗教管理与教化统治强力工具  59-63
    (三) 协和会——宗教管理与教化统治协力机关  63-67
  二、宗教管理与教化统治机构的政策措施  67-75
    (一) 法令与条例  67-69
    (二) 警察与特务的活动  69-71
    (三) 协和会的罪恶活动  71-75
第三章 日伪政权对宗教采取的政策  75-113
  一、对佛教采取的政策  75-83
    (一) 伪满洲国佛教护法会和佛教总会  75-77
    (二) 关东军利用佛教在长白山区开展宣抚活动  77-78
    (三) 伪满佛教总会对监狱犯人进行“教诲”  78-79
    (四) 修建露天观音圣场  79-80
    (五) 拉拢佛教上层人士及其反动活动  80-83
  二、对道教采取的政策  83-86
    (一) 日伪对道教统治概况  83-84
    (二) 日伪控制道教的步骤  84-86
  三、对喇嘛教采取的政策  86-89
    (一) 整顿喇嘛教与成立喇嘛教宗团  86-87
    (二) 喇嘛教宗团下划分的教区  87-89
  四、对伊斯兰教采取的政策  89-93
    (一) 日伪对伊斯兰教的渗透与对穆斯林的利诱  89-90
    (二) 日伪对伊斯兰教的控制与对穆斯林的监督  90-92
    (三) 日伪对东北伊斯兰教徒的奴役  92-93
  五、对基督教采取的政策  93-102
    (一) 对基督教的压制与迫害  94-96
    (二) 对基督教的控制与利用  96-102
  六、对天主教采取的政策  102-106
    (一) 日伪政权对待天主教之策略  102-103
    (二) 天主教上层人士的亲日反动行径  103-104
    (三) 日伪政权对天主教的怀疑与监视  104-106
  七、对东正教采取的政策  106-108
    (一) 对东正教的利用与管制  106-107
    (二) 管理东正教后期遭遇的抵制  107-108
  八、对民间宗教与教化团体采取的政策  108-113
    (一) 渗透与转变型  108-109
    (二) 操纵与控制型  109-110
    (三) 放纵与利用型  110-111
    (四) 取缔与镇压型  111
    (五) 默许与监视型  111-113
第四章 文化移植的策略与途径  113-134
  一、日本对“满洲”的移民  113-120
    (一) “武装移民”  113-115
    (二) “百万户移民”  115-120
  二、日本殖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  120-129
    (一) 大兴孔教  121-123
    (二) 表彰“孝子节妇”  123-125
    (三) 鼓吹“王道政治”  125-129
  三、“皇道”化的渗透与转变  129-134
    (一) 日本的“天皇”与“皇道”  129-130
    (二) 由“王道”走向“皇道”  130-134
第五章 日本神道对中国东北的文化侵略  134-158
  一、日本神道教  134-141
    (一) 日本神道发展要略  134-136
    (二) “国家神道”历程与“军国主义”思想  136-141
  二、日本神道的入侵与推行  141-149
    (一) 日本神道的植入  142-146
    (二) 日本神道教的推行  146-149
  三、神道教侵略特征分析  149-158
    (一) 神道教入侵东北的变异发展  150-152
    (二) 神道教在“九·一八”后殖民色彩更为浓重  152-155
    (三) 强行推崇“惟神之道”  155-158
第六章 日本对中国东北精神领域侵略的评价  158-177
  一、精神领域纳中国东北入日本版图之分析  158-161
    (一) 削弱东北民众的国家民族意识与固有价值观念  158-159
    (二) 教化东北民众成为日帝“忠良皇民”  159-161
  二、伪满“建国精神”之剖释  161-167
    (一) 伪满“建国精神”的“发展”与“完善”  161-162
    (二) 关于“日满不可分关系”之剖析  162-163
    (三) 关于“民族协和”之剖析  163-164
    (四) 关于“王道乐土”之剖析  164-165
    (五) 关于“道义世界”之剖析  165-167
  三、“满洲移民”与“文化利用”之影响  167-171
    (一) “满洲移民”所造成的影响  167-169
    (二) “文化利用”所造成的影响  169-171
  四、宗教管理与教化统治之评价  171-177
    (一) 宗教管理评价  171-174
    (二) 教化统治评价  174-177
结论  177-180
参考文献  180-188
后记  188-189
附录  189

相似论文

  1. 高位精养模式日本囊对虾生长及浮游生物演替规律,S968.22
  2. 日本看麦娘对高效氟吡甲禾灵抗性机理的研究,S451.2
  3. 日本看麦娘对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抗性与交互抗性多抗性及其抗性治理的研究,S451.2
  4. 水稻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OsNRT1.2和OsNRT1.5超量表达材料的功能鉴定,S511
  5. 镉、铬及铅在日本无刺楤木中积累、分配及其对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S792
  6. 抗高效氟吡甲禾灵日本看麦娘生态适应性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S451.2
  7. 油菜田日本看麦娘的抗药性研究,S451.2
  8. 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rSjGST的表达纯化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特性鉴定,R392
  9. 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TGR)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的初步评估,R392
  10. 重组抗原pGEX-BSjGCP-BSj23诊断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研究,S855.9
  11. 重组SjLAP和SjFBPA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和疗效考核的评价,R532.21
  12. 日本区域环境外交研究,X321
  13. 体外培养的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的回收及冷冻干燥保护剂的研究,S482.3
  14. 日本明治时期城市化剖析,K313.4
  15. 日本近代北京官话教本对《语言自迩集》继承与发展研究,H195
  16. 日本行政文化变革与整合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630
  17. 中日环保领域合作的战略与对策研究,X321
  18. 边缘境遇下的女性书写,I313.06
  19. 柳美里与在日韩国人题材创作,I313.074
  20. 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贾宝玉、光源氏“泛爱论”研究,I313.074
  21. 伪满时期文学与政治的游移,I206.6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