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作 者: 乔玉强
导 师: 马传喜
学 校: 安徽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遗传育种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稳定性分析 基因型 环境
分类号: S512.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8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品质改良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小麦品质包括形态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等,它们彼此间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由于小麦品质性状大多属数量性状,所以其是由品种的遗传特性(G)与环境(E)及其互作(G×E)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以生产应用为目标,对2003-2004、2004-2005两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宿县、阜阳及涡阳3地的部分品种及2005-2006、2006-2007两年度4个地点种植的黄淮麦区具有代表性的19个小麦品种(系)进行品质指标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以两年国家黄淮海小麦区试3个试点共55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检测了其全麦粉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其它相关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全麦粉PPO活性在不同品种、年份和地点间差异显著。全麦粉PPO活性与膨胀势、峰值黏度、稀懈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0.18和0.28;与SDS沉降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降值、糊化温度、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28、0.28、0.24、0.27和0.21,与黄色素含量、碱性水保持力(AWRC)、硬度、保持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升值相关不显著。2.通过测定黄淮麦区2年度3试点13个小麦区试品种糊化特性(RVA)参数及其它主要品质性状,研究了小麦RVA参数稳定性及其与其它主要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峰值粘度、保持粘度、稀懈值、最终粘度、回升值起主导作用,环境对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影响较大。峰值粘度、保持粘度、最终粘度在品种间变幅较大,分别为2055.50~3935.50cp、1046.42~2589.00cp和2412.00~4341.50cp,峰值粘度、保持粘度、稀懈值的变异系数较高,分别为10.74%、12.17%、21.25%。除峰值时间外,其它RVA参数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峰值粘度与保持粘度、稀懈值、最终粘度及回升值间极显著正相关。峰值粘度、保持粘度、最终粘度、回升值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Zeleny沉降值间极显著负相关。同时依据RVA参数对参试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峰值粘度可作为衡量小麦淀粉特性的最重要指标,由于品种间淀粉品质差异大,因此品种选育过程中应同时注重蛋白质和淀粉品质。3.通过对两年度3个试点13个小麦品种的16个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性状在不同小麦品种及不同试点间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硬度、PPO活性、AWRC、稀懈值的变异系数较大;膨胀势、最终粘度、峰值粘度的变异系数较小;糊化温度、碱性水保持力、峰值时间、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PPO活性、黄色素含量、膨胀势、峰值粘度、稀懈值、回升值、Zeleny沉降值、硬度的环境效应大于基因型效应;SDS沉降值和最终粘度的基因型效应大于环境效应,保持粘度受环境效应影响较小。4.利用非平衡数据分析方法对区试试验2年多点多性状有缺失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除糊化温度、AWRC、峰值时间和蛋白质含量的品种间差异较小外,其它品质指标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综合各参试品种(系)品质性状稳定性可以看出,春水A组的V1、V2、V13,春水B组的V2、V14,冬水A组的V2、V3以及冬水B组的V2的品质稳定性较好。本研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的PPO、AWRC、糊化温度、峰值时间、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及硬度的年份效应方差估计值最大,表明这些性状的年份间差异较大,大多数性状的年份×地点互作效应的方差分量值都比较大,说明3个试点的性状表现在2004年和2005年很不一致。有些性状的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的方差分量值也较大,表明各参试组合的性状在3个试点的表现也不一致。因此,对小麦品质指标进行单一年份或地点的分析时,其结果会有偏差,需要强调对多年和多点的资料进行联合分析。5.利用2年4点19个品种(系)随机区组设计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试点间的变异平方和占总变异平方和的58.53%,基因型的变异平方和仅占总平方和的19.88%:SDS沉降值主要受基因型的影响。本研究同时表明,不同品质性状在试点间的变化规律不同,SDS沉降值、干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表现出随纬度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面筋指数和峰值黏度表现出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所有品质性状均受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不同性状受不同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SDS沉降值、AWRC、PPO活性、黄色素含量、峰值黏度、保持黏度、稀懈值、峰值时间、糊化温度和硬度的基因型间变异较大,说明这些性状稳定性较好;黄色素含量、面筋指数、最终黏度和回升值的年份间变异较大,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Zeleny沉降值的地点间变异较大,说明这些性状的稳定性差,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5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5-37
  1 小麦品质概述  15-18
    1.1 小麦品质的定义及内涵  15-17
    1.2 小麦品质的分类  17-18
  2 小麦品质的影响因素  18-35
    2.1 基因型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18-29
      2.1.1 小麦基因型对沉降值的影响  18-20
      2.1.2 小麦基因型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  20-23
      2.1.3 小麦基因型对碱性水保持力(AWRC)的影响  23
      2.1.4 小麦基因型对蛋白质及面筋的影响  23-26
      2.1.5 小麦基因型对黄色素含量的影响  26-27
      2.1.6 小麦基因型对粘度仪(RVA)指数的影响  27-28
      2.1.7 小麦基因型对硬度的影响  28-29
    2.2 环境因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29-35
      2.2.1 温度  30-31
      2.2.2 光照及光周期  31-32
      2.2.3 水分  32-34
      2.2.4 土壤养分  34-35
      2.2.5 纬度与海拔高度  35
  3 本研究的进展、意义、切入点和目的  35-37
第二章 小麦PPO活性稳定性及其与其它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7-44
  1 材料与方法  37-38
    1.1 试验材料  37
    1.2 试验方法  37-38
    1.3 数据统计分析  38
  2 结果与分析  38-42
    2.1 基因型与环境对全麦粉PPO活性的影响  38-39
    2.2 供试品种(系)PPO活性基因型间差异  39-40
    2.3 供试品种(系)PPO活性的环境稳定性分析  40-41
    2.4 主要品质性状与PPO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41-42
  3 讨论  42-44
第三章 小麦RVA参数稳定性分析及其与其它品质性状关系  44-49
  1 材料与方法  44-45
    1.1 试验材料  44
    1.2 试验方法  44-45
      1.2.1 RVA参数的测定  44
      1.2.2 主要品质性状的测定  44-45
    1.3 数据处理  45
  2 结果与分析  45-47
    2.1 供试品种RVA参数的变异  45-46
    2.2 小麦品种RVA参数间及其与主要品质间相关性分析  46-47
      2.2.1 小麦品种RVA参数间相关性分析  46
      2.2.2 RVA参数与其它品质性状间相关分析  46-47
    2.3 参试品种聚类分析  47
  3 讨论  47-49
第四章 小麦品质性状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分析  49-56
  1 材料与方法  49-50
    1.1 材料  49
    1.2 方法  49-50
      1.2.1 磨粉  49
      1.2.2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49-50
      1.2.3 黄色素含量测定  50
      1.2.4 主要品质性状的测定  50
      1.2.5 数据统计分析  50
  2 结果与分析  50-54
    2.1 小麦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差异  50
    2.2 不同环境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50-53
    2.3 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53-54
  3 讨论  54-56
第五章 小麦区域试验非平衡数据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56-94
  1 材料与方法  56-59
    1.1 试验材料  56-57
    1.2 试验方法  57-59
      1.2.1 SDS沉降值测定  57
      1.2.2 PPO活性测定  57
      1.2.3 碱性水保持力(AWRC)的测定  57
      1.2.4 面筋仪指数的测定  57-58
      1.2.5 黄色素含量的测定  58
      1.2.6 RVA参数的测定  58
      1.2.7 蛋白质、面筋、Zeleny沉降值及硬度的测定  58-59
      1.2.8 分析方法  59
  2 结果与分析  59-94
    2.1 参试品种各品质性状的差异显著  59-71
      2.1.1 参试品种SDS沉降值间的差异显著性  59-60
      2.1.2 参试品种Zeleny沉降值间的差异显著性  60-61
      2.1.3 参试品种PPO活性间的差异显著性  61
      2.1.4 参试品种黄色素间的差异显著性  61-62
      2.1.5 参试品种膨胀势间的差异显著性表  62-63
      2.1.6 参试品种AWRC间的差异显著性  63-64
      2.1.7 参试品种糊化温度间的差异显著性  64
      2.1.8 参试品种峰值黏度间的差异显著性  64-65
      2.1.9 参试品种保持黏度间的差异显著性  65-66
      2.1.10 参试品种稀懈值间的差异显著  66-67
      2.1.11 参试品种最终黏度间的差异显著性  67-68
      2.1.12 参试品种回升值间的差异显著性  68
      2.1.13 参试品种峰值时间间的差异显著性  68-69
      2.1.14 参试品种蛋白质含量间的差异显著性  69-70
      2.1.15 参试品种面筋含量间的差异显著性  70
      2.1.16 参试品种硬度间的差异显著性  70-71
    2.2 基因型与环境对参试品种各品质性状的影响  71-73
    2.3 参试品种各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73-92
      2.3.1 参试品种SDS沉降值的稳定性分析  73-74
      2.3.2 参试品种Zeleny沉降值的稳定性分析  74-75
      2.3.3 参试品种PPO活性的稳定性分析  75
      2.3.4 参试品种黄色素含量的稳定性分析  75-77
      2.3.5 参试品种膨胀势的稳定性分析  77-79
      2.3.6 参试品种碱性水保持力(AWRC)的稳定性分析  79-80
      2.3.7 参试品种糊化温度的稳定性分析  80-81
      2.3.8 参试品种峰值黏度的稳定性分析  81
      2.3.9 参试品种保持黏度的稳定性分析  81-83
      2.3.10 参试品种稀懈值的稳定性分析  83-85
      2.3.11 参试品种最终黏度的稳定性分析  85-86
      2.3.12 参试品种回升值的稳定性分析  86
      2.3.13 参试品种峰值时间的稳定性分析  86-88
      2.3.14 参试品种蛋白质含量的稳定性分析  88-90
      2.3.15 参试品种面筋含量的稳定性分析  90-92
      2.3.16 参试品种硬度的稳定性分析  92
    2.4 讨论  92-94
第六章 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黄淮麦区主要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  94-104
  1 材料与方法  94-95
    1.1 材料  94-95
    1.2 方法  95
      1.2.1 磨粉  95
      1.2.2 品质指标测定  95
      1.2.3 数据统计分析  95
  2 结果与分析  95-101
    2.1 不同基因型小麦品质性状的变异  95-97
    2.2 地点间品质性状的变异  97
    2.3 年份间品质性状的变异  97-99
    2.4 品种、年份和地点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99-101
    2.5 不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101
  3 讨论  101-104
第七章 结论  104-106
参考文献  106-121
致谢  121-122
作者简介  122-123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23

相似论文

  1. 中国城市地铁站声环境设计策略研究,U231.4
  2. 基于新医学模式的儿童医疗环境设计研究,TU246.1
  3. 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TU241.93
  4.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5. 航天科技研发建筑设计研究,TU244
  6.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7. 农村环境侵权行为行政救济研究,D922.68
  8. 基于过程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G434
  9.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10.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1. 罗非鱼片的超临界CO2干燥特性研究,TS254.4
  12.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X502
  13. 基于GIS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区研究,X321
  14.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5.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16. 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研究,X196
  17. 新华集团在电站DCS行业营销策略研究,F274
  18. 几种环境因子对尼罗罗非鱼受精、孵化及幼鱼生长的联合效应研究,S917.4
  19.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20. 论我国环境污染预防中的公众参与制度,X321
  21. 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X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小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