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因转录、DNA复制及染色质结构在基因定点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 者: 尚曦莹
导 师: 梁植权;刘德培;吴雪松
学 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修复效率 染色质结构 丁酸钠 医科大学 寡核苷酸 修复过程 偏向性 靶基因 协和 博士学位论文
分类号: Q34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基因治疗是目前治愈人类疾病的最根本方法,但因载体安全性差等问题,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严重限制。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是要提高治疗的靶向性,其中最彻底的方法就是原位修复有缺陷的基因,即基因定点修复,它在靶向性、安全性及操作的方便性方面与基因治疗其它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目前最有希望的定点修复载体是单链寡核苷酸(single stranded oligonucleotide,SSO)。以往的工作证实,SSO确有在多系统多层次上完成基因定点修复的能力。但它的主要缺点是修复效率较低,限制了进一步的应用研究。要想提高其修复效率,当务之急就是揭示SSO介导的基因定点修复的作用机制。本组已经构建了哺乳动物细胞定点修复的荧光报告系统(F5细胞),并已筛选出了最佳打靶分子(E6)及最佳转染试剂。当把Thymidine作用于F5细胞后,发现修复效率显著提高,因此提出了复制叉渗漏,SSO掺入假说。转录与复制是两个密切联系的过程,尽管转录相关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这些工作都是通过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调节转录活性而完成的。在这种全局性的调控方式下,最终修复效率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改变引起的,不利于进行机制探讨。因此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一种特异性的调节靶基因转录的策略,即以靶基因为模板,合成序列特异性的辅助寡核苷酸。因每一条辅助寡核苷酸都可与靶基因上某段特定区域的DNA双链中的一条链互补配对,进而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内形成一个loop结构。Loop结构形成后,必然会影响到靶基因的转录及复制过程,进而导致修复效率的改变。我们选择了100nt长和25nt长两种长度的辅助寡核苷酸分别与E6一起进行修复实验,发现两组实验的修复效率都有提高。然后,我们把两段25nt长的辅助寡核苷酸作为一个组合,并采用两步转染法进行修复实验,效率提高至对照组的5倍。我们还比较了互补的辅助寡核苷酸的修复效率,结果显示两组的修复效率基本持平。上述实验结果均支持我们设计辅助寡核苷酸的初步设想,即通过形成loop结构,调解靶基因的转录及复制过程,进而改变修复效率。把thymidine和辅助寡核苷酸共同作用于F5细胞后,结果提示最终的修复效率和只用thymidine时的效率基本持平,以这个结果为基础,我们提出了转录复制偶联的修复机制。丁酸钠作用于F5细胞,修复效率比对照组提高了3倍。当把丁酸钠与辅助寡核苷酸共同作用于F5细胞中,结果显示修复效率比只用辅助寡核苷酸的实验组低。针对此结果,我们认为丁酸钠即可开放染色质结构,又可加快转录速度的特点对定点修复过程既有利又有弊。本实验中,定点修复过程依旧表现出明显的链偏向性,无论在辅助寡核苷酸或丁酸钠的作用下,总是针对非转录链打靶的分子起效,而与之互补的另一条打靶分子几乎没有修复作用。我们认为此链的偏向性的形成涉及了复制、转录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前言  10-27
  1.基因定点修复概述  11-12
    1.1 基因定点修复基本原理  11-12
    1.2 基因定点修复具有靶向性、安全性及操作的方便性  12
  2.基因定点修复研究进展  12-25
    2.1 RDO介导的嵌合体修复术  12-15
    2.2 SSO介导的基因定点修复  15-17
      2.2.1 从RDO分子到SSO分子  15
      2.2.2 SSO分子特点  15-17
      2.2.3 SSO作为修复载体的优越性  17
    2.3 SSO介导的基因定点修复的基本分子过程  17-19
      2.3.1 DNA配对是修复反应的限速步骤  17-18
      2.3.2 若干修复通路及功能蛋白共同参与  18-19
    2.4 SSO定点修复的分子机制  19-25
      2.4.1 复制在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9-24
      2.4.2 转录与基因定点修复密切相关  24-25
  3.本实验设计概述  25-27
材料  27-29
  1.菌株和质粒  27
  2.细胞系  27
  3.转染试剂  27
  4.寡核苷酸  27-28
  5.药物  28
  6.其它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28
  7.主要仪器设备  28-29
方法  29-39
  1.细胞培养  30-33
    1.1 G418溶液配制  30
    1.2 细胞生长条件  30-31
    1.3 细胞传代  31
    1.4 复苏及冻存  31-32
      1.4.1 复苏方法  31
      1.4.2 冻存方法  31-32
    1.5 台盼兰计数活细胞  32
    1.6 细胞记数法  32-33
  2.Thymidine及丁酸钠溶液的配制  33
  3.Lipofectamine 2000法转染DNA  33-34
  4.设计辅助寡核苷酸  34-35
  5.辅助寡核苷酸介导的基因定点修复  35-37
    5.1 一步转染法  35
    5.2 两步转染法  35-36
    5.3 thymidine或丁酸钠作用下的两步转染法  36-37
  6.Thymidine及丁酸钠作用下的基因定点修复  37-38
  7.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基因定点修复的发光细胞  38
  8.FACS定量分析发光细胞比例  38-39
实验结果  39-53
  1.通过辅助寡核苷酸调节基因转录提高定点修复效率  39-47
    1.1 实验一、100nt长辅助寡核苷酸  39-40
    1.2 实验二、25nt长辅助寡核苷酸  40-42
    1.3 实验三、两段25nt长辅助寡核苷酸共同参与基因定点修复  42-45
    1.4 实验四、与非转录链配对的辅助寡核苷酸参与的基因定点修复实验  45-46
    1.5 不同长度辅助寡核苷酸作用下修复效率的比较  46-47
  2.利用丁酸钠活化细胞染色质结构提高定点修复效率  47
  3.DNA复制、基因转录及染色质结构对于定点修复的综合作用研究  47-50
    3.1 丁酸钠与辅助寡核苷酸共同作用的定点修复  47-49
    3.2 thymidine与辅助寡核苷酸共同作用的定点修复  49-50
  4.SSO分子的链偏向性分析  50-53
    4.1 辅助寡核苷酸作用下,链的偏向性分析  50-51
    4.2 丁酸钠作用下,链的偏向性分析  51-53
讨论  53-68
  1.靶基因特异性转录调节促进定点修复反应  53-61
    1.1 特异性转录调节对于寡核苷酸修复的必要性  53
    1.2 以R-LOOP原理设计辅助寡核苷酸调节基因转录  53-57
    1.3 短片段辅助寡核苷酸可以提高定点修复效率  57-60
    1.4 辅助寡核苷酸参与基因定点修复实验的总结  60-61
  2.基因定点修复的复制转录动态偶联  61-62
  3.染色质结构变化影响定点修复过程  62-64
    3.1 染色质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62-63
    3.2 采用丁酸钠处理细胞可提高修复效率  63-64
    3.3 丁酸钠抵销了辅助寡核苷酸的部分作用  64
  4.基因定点修复中SSO作用呈链的偏向性  64-66
    4.1 转录相关的链的偏向性  64-65
    4.2 复制相关的链的偏向性  65-66
  5.SSO介导的基因定点修复是一个复杂的分子过程  66-67
  6.本实验的优势及创新性  67
  7.本实验的不足及进一步的设想  67-68
小结  68-69
参考文献  69-72
文献综述  72-89
  Reference  84-89
英文名词及缩写  89-90
致谢  90-91
个人简历  91-93

相似论文

  1. 俄语超句统一体语言学分析,H35
  2. Pharmacokinetic Drug Interaction Studies of Irinotecan and Its Active Metabolite SN-38 with P-gp Inhibitors,R96
  3. 华中师范大学和约旦大学师生对化学实验室环境比较研究评估,O6-3
  4. 磁性薄膜的光诱导超快自旋动力学研究,O484.43
  5. 介质深层带电数值模拟与应用研究,V520
  6. 天然产物Sphingofungin F的全合成研究,TQ465
  7. P53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42-5治疗肾功能不全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R96
  8. 人体胸腔电阻抗成像系统研究,R318
  9. 超高密度磁记录磁头用薄膜材料的研究,O484.43
  10.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研究,G643.8
  11. 空间相邻染色质片段捕获技术的建立及其在α-globin基因簇和ApoAV基因座位的应用,Q75
  12. 金属原子束流源的研制及Li和CO的快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O562
  13. 薄层等离子体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实验研究,O531
  14. 全角度(e,2e)电子动量谱仪的研制及若干分子的电子结构研究,TH83
  15. 金融衍生工具法律问题之研究,D912.28
  16. 依博素生物合成基因ste7、ste26和ste27性质功能的研究,Q93
  17. 体内生精系统重塑模型的建立及生精过程相关基因RSD-9功能研究,Q492.5
  18. HSD-34(TRIM69)蛋白的功能研究,Q51
  19. 依博素生物合成基因ste8及ste9的生物功能和ste15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研究,Q93
  20. 无机/染料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机理和性质研究,TB383.1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遗传学 > 遗传学分支学科 > 细胞遗传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