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唐容川医学思想与诊疗特点研究

作 者: 陈宇谨
导 师: 潘桂娟
学 校: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专 业: 中医基础理论
关键词: 唐容川 哲学思想 气化理论 血证 药性
分类号: R24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医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点,是中医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的重要方面。唐容川作为清末著名医家,素以其血证诊疗理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而享誉医林。其在中、西医学汇通方面的积极探索,在近现代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实质上,唐容川的医学思想,并非仅限于“血证”和“中西汇通”两方面,其医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其所倡导和实践的气化理论,其对血证诊疗及本草药性的理论发挥等,对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全面研究清末医家唐容川所著《血证论》、《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本草问答》、《医学见能》、《医易通说》、《痢证三字诀》与《六经方证中西通解》等文献,疏理其学术渊源,从“生平研究”、“医学思想”和“诊疗特点”三个方面,总结、归纳、提炼、阐明唐容川独特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和阐明唐容川医学思想的哲学基础,诠释其核心理论——气化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以促进现代医家和学者理解与运用。1生平研究1.1时代背景唐容川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中西方文化、科学交流与碰撞的年代。唐容川作为开明知识分子,在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的前提下,在广泛吸取西方医学知识,力图丰富发展中医学基本理论,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1.2生卒年代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本文明确了唐容川生于1851年,卒于1897年,为医学史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1.3学术渊源唐容川重视经典,旁参各家。自认为寝馈于《内经》、仲景之书,同时也能触类旁通。经典理论和历代各家学术思想是唐容川学术的活水源头。唐容川常与同道讨论医理,其著作文字犀利,辨理清晰,认识深刻,颇具启迪意义。1.4主要著作唐容川一生著述较多,主要有《血证论》、《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本草问答》、《医学见能》、《医易通说》、《痢证三字诀》与《六经方证中西通解》等。其中,《血证论》、《本草问答》最具临床实用价值,因而被广为传刻:《医易通说》、《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为唐氏医学基础理论的主要载体,亦被世人所称道。2医学思想研究2.1思想基础唐容川每谈医论,常引《易》理。认为世界万物之理,皆备于《易》理之中,故中医之理也源于《易》,即使西方学术,亦在《易》理的范围之内。唐氏以《易》理阐释中医理论,主要集中在阐明生命本源以及论述藏象功能两方面。从阐明生命本源的角度,唐容川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根,自然界以及人类的形成和运动,都体现了阴阳太极变化之理,也即《易》理。唐氏阐明先天八卦主气,后天八卦主运。先天卦气是万物生成的基本原理,而卦气属性与方位各有不同。故所在方位的差异,能够对该地域之生灵万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先天八卦是气化流行,而后天八卦则是秉气成形,草木人身,皆可应证。从论述藏象功能方面,唐容川运用《易》理论述人体脏腑生理功用,主要分为五行与八卦两方面。指出五行“非执有象之五物言也”,五行学说的哲理是“以五行括尽天地之气化”。依据后天八卦两卦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水火、坎离、阴阳的关系,论述人体脏腑生理功用;着重从生理与病因病机的角度进行论述。从中可以看出唐氏对于天地交泰、阴阳交感、水火及气血转化的认识,奠定了其“阴阳水火气血论”的思想基础。2.2基础理论基于易学思想,唐氏极大地发挥了中医气化理论,创立了“阴阳水火气血论”,发展了六经气化学说,并基于气化认识本草药性。在“阴阳水火气血”辨析的过程中,唐氏指出人体健康状态主要依赖气血的正常流通,疾病的发生与气血状态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气与血相互影响,紧密联系,所以,围绕气血关系立论,是唐容川独特的学术思路。在“阴阳水火气血论”中,唐容川全面阐述了阴阳水火气血的相互转化机理,提出:“水即化气,火即化血”,水、火、气、血四者之间关系密切;尽管从阴阳属性来讲,水、火相对,气、血相对,然亦互相维系。所以水分病常常累血分,血分病则累气分。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唐容川全面深化了其对人体阴阳气血生理、病理的认识,成为构建理法方药较为系统的血证理论和诊疗体系的重要基础。在《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研究中,唐容川秉承陈修园思想,强调《伤寒论》三阴三阳病,多属气化失常而为病;因而以开、阖、枢理论模型,阐明了人身气化与六经六气的相合规律。唐容川认为,前贤对《伤寒论》六经的注解有缺误,其中《内经》所论之“阴阳气化”是指六经六气而言,六经气化仍需考虑脏腑形迹与其所附之气,此为唐氏认为必须补正之处。唐容川对本草药性的认识,源于传统文化中太极阴阳变化之理以及中医气化理论。以此为基础,唐氏具体阐发了辨别药性的思路与方法,认为形态色泽、四气五味、药用部位、生长环境、采摘季节等因素,决定了药物之功效。他认为辨析药性,或以地论,或以时论,或以气味论,各就其偏重者以为主,而药之真性自明。在本草药性理论辨析中,唐氏主要基于中医气化理论对药物愈病之理、阴阳属性之辨、升降浮沉特性以及物极必反之理,进行了详细论述,丰富和发展了气化药性理论。3诊疗特色研究3.1血证诊疗根据气机运动升降出入的形式,唐容川将血证诸病分为若干类,即“血上干”、“血下泄”、“血外渗”、“血中瘀”,条理清晰,便于检用;所创治疗血证的基本四法,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反映了临床血证治疗过程的四个重要方面,体现出作者治疗血证的总体思路与丰富经验。唐氏治疗血证亦十分重视脏腑辨证,指出治疗杂病和血证宜掌握脏腑病机,治疗才有法度。他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发挥了肺阳、脾阴理论。在诸脏腑之中,他治疗血证突出的特点是,注重调理脾胃、肺及肝等脏腑功能。一方面,体现了唐氏治疗血证时气、血、水、火、阴、阳相互转化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也充分展示了其杂病治疗首重气机的独到经验。3.2杂病治疗唐氏治疗杂病的经验,在痰饮治疗、痢疾治疗和外科痈脓治疗三个方面具有特色。唐容川治疗痰饮的特点有三点,分别是调气机,运化痰饮;畅三焦,辨析病位;创新法,血病治痰。其治疗痢疾的特点是,临床辨治,立足肝肺;痢后调理,贵补脾阴。其论治外科痈脓的特点是,认为瘀血为外科病证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疗必须调气,气顺才能行血,血行则不化为脓。综上,笔者认为,唐容川的主要医学思想与诊疗特点是:①周易之学为唐容川医学思想创新的源头;②中医气化理论是唐容川医学思想的核心;③深化了中医学关于血证诊疗理法方药的系统认识;④发展了切合临床思路的气化药性学说。深入开展唐容川医学思想的系统研究,能够发掘其中蕴含的原创性理论与实践经验,不仅对于中医理论的传承与临床实践思路的拓展具有重要启示,更重要的是能够从方法论角度,为当前立足中医理论本体、融合现代科学方法的各种探索,提供思路的借鉴与反思。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10
Abstract  10-14
文献综述  14-22
  1 血证诊疗研究  14-16
  2 临床用药研究  16-17
  3 脏腑学说  17
  4 杂病诊疗研究  17-18
  5 伤寒、金匾研究  18
  6 其它著作  18-19
  7 综合性研究  19
  8 生平考证  19
  9 评述  19-22
前言  22-24
1 生平研究  24-37
  1.1 生卒年代  24-27
    1.1.1 生平概要  24-25
    1.1.2 生卒年探究  25-27
  1.2 时代背景  27-29
    1.2.1 西方医学的渗透  27-28
    1.2.2 思维方式的转变  28-29
  1.3 学术渊源  29-33
    1.3.1 《内经》为本  29-30
    1.3.2 宗法仲景  30-31
    1.3.3 撷取各家  31-33
  1.4 学术著作  33-37
    1.4.1 代表著作  33-35
    1.4.2 其他著作  35-37
2 医学思想研究  37-59
  2.1 思想基础研究  37-41
    2.1.1 阐明生命本源  37-39
    2.1.2 论述藏象功能  39-41
  2.2 基础理论研究  41-59
    2.2.1 以气化为理论创新的基础  41-50
      2.2.1.1 发明阴阳水火气血论  41-45
      2.2.1.2 发挥六经气化学说  45-50
    2.2.2 脏腑理论  50-55
      2.2.2.1 重脾阴之润泽滋养功能  50-51
      2.2.2.2 重肺阳之宣发温化功能  51-52
      2.2.2.3 三焦为人体气化之道路  52-55
    2.2.3 本草药性理论  55-59
      2.2.3.1 以药性之偏纠正人体阴阳之偏  55-56
      2.2.3.2 本草阴阳之"性"  56-57
      2.2.3.3 本草气味的升降浮沉  57
      2.2.3.4 药味辨识遵循物极必反之理  57-58
      2.2.3.5 药用部位往往决定药性  58-59
3 诊疗特点研究  59-88
  3.1 血证诊疗  59-81
    3.1.1 血证的病因病机  59-63
      3.1.1.1 血随气逆,血上干证  59-61
      3.1.1.2 血随气泄,血下泄证  61-62
      3.1.1.3 气火炽盛,迫血妄行,血外渗证  62
      3.1.1.4 瘀血阻络,血行失常,血中瘀证  62-63
    3.1.2 治疗原则与特色  63-65
      3.1.2.1 治血重在和气顺气  63
      3.1.2.2 补脾土之统摄,泻阳明之逆火  63-64
      3.1.2.3 肺主制节,调气为主  64-65
      3.1.2.4 重视肝及冲任带脉,尤重冲脉  65
    3.1.3 治血四要法  65-70
      3.1.3.1 止血法  65-67
      3.1.3.2 消瘀法  67-68
      3.1.3.3 宁血法  68
      3.1.3.4 补虚法  68-70
    3.1.4 血证的用药宜忌  70-72
      3.1.4.1 忌汗  70
      3.1.4.2 禁吐  70-71
      3.1.4.3 主下  71
      3.1.4.4 宜和  71
      3.1.4.5 议补  71-72
    3.1.5 对血证预后的判断  72-73
    3.1.6 血证证治举隅  73-81
      3.1.6.1 血上干证治  73-77
      3.1.6.2 血下泄证治  77-79
      3.1.6.3 血中瘀证治  79-80
      3.1.6.4 血外渗证治  80-81
  3.2 杂病诊疗  81-88
    3.2.1 痰饮诊疗特色  81-84
      3.2.1.1 调气机,运化痰饮  81-82
      3.2.1.2 畅三焦,辨析病位  82-83
      3.2.1.3 创新法,血病治痰  83-84
    3.2.2 痢疾诊疗特色  84-86
      3.2.2.1 临床辨治,立足肝肺  84-86
      3.2.2.2 痢后调理,贵补脾阴  86
    3.2.3 外科痈脓诊疗特色  86-88
结论  88-90
参考文献  90-96
致谢  96-98
个人简介  98-99
附录:查新报告  99-105

相似论文

  1.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2.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对呋喃虫酰肼的抗性风险评估,S435.112.1
  3. 日本看麦娘对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抗性与交互抗性多抗性及其抗性治理的研究,S451.2
  4. 小麦田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对精噁唑禾草灵抗药性的初步研究,S451.221
  5.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6. 马铃薯甲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硫丹的抗性及其机理,S435.32
  7. 马铃薯甲虫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机理,S435.32
  8. 溶藻弧菌耐四种抗生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941
  9. 61株鸭源鸡杆菌部分耐药基因及其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S852.61
  10. 褐飞虱抗药性监测、对噻嗪酮的抗性风险评估及生化机理研究,S435.112.3
  11. 申嗪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性风险评估,S435.111
  12. 油菜田日本看麦娘的抗药性研究,S451.2
  13. 小麦田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对精噁唑禾草灵抗药性的初步研究,S451.221
  14. 我国不同地理种群登革热媒介伊蚊和丹东三带喙库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R184
  15. 江苏省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及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探讨,S854
  16. 6年间儿科感染性疾病细菌谱及耐药性变迁临床研究,R446.5
  17. 乳酸菌DM9054、DM9057的安全性评价,R371
  18. 皮肤鳞状细胞癌病损的细菌学分析,R739.5
  19. 类药性和生物利用度的理论预测研究,R914
  20. RRM1、MDR1与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R737.33
  21. 共输送阿霉素和基因的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R94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医案、医话(临床经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