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民族政策与十七年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并肩,对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形成双重的文艺约束,但民族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十七年少数" />
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意识形态·民族·民间

作 者: 尹爱华
导 师: 刘淑玲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关键词: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意识形态 民族 隐喻
分类号: J90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亟待建立团结稳定大一统国家的现实需求,使得民族题材电影 的学位论文">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民族政策与十七年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并肩,对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形成双重的文艺约束,但民族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形成了一种保护,允许了艺术家们在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容纳了十七年主流电影所不能容纳的艺术元素,从而开辟了另一方艺术天地,成就了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经典。本论文以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疾病隐喻、光明隐喻、身份隐喻和情爱隐喻为研究视电,探讨政治意识形态、民族政策及其民族、民间元素是如何糅合于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丰富折射着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艺术魅力。第一章分析建国后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内蒙春光》到《内蒙人民的胜利》的产生过程,探讨《内蒙人民的胜利》在主题、政治意识形态与民族政策的双重约束、人物设置、情爱故事、民族元素等方面对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所产生的范本作用及深远影响。第二章结合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中的理论,研究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所出现的疾病隐喻的类型、疾病隐喻的特征以及疾病隐喻的作用。第三章以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光明隐喻的内涵、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光明隐喻的多义性指涉,分析政治意识形态是如何通过一系列视觉/光明话语,隐喻党/毛泽东/解放军等为民族地区所带来的温暖与解放。第四章讨论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民族身份与政治身份之间的不同组合所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同时通过探讨这种组合中出现的几类特殊人物形象:解放军、复原军人、养子养女等来分析政治意识形态、民族政策与民族、民间元素在电影中的体现。第五章通过对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所出现的情爱元素特征及其情爱隐喻模式的分析,探讨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及其女性社会政治地位的逐步提升。本文之所以选择上述的四个隐喻作为核心点来介入和探讨,首先就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出现的频率性和类型化而言,在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疾病隐喻、光明隐喻,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这些隐喻,折射了十七年政治意识形态、民族政策对电影极大的干预与影响,在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与同期的其他电影相比,在人物的身份设置上,当民族身份与政治身份形成不同的组合时,便形成了一些特殊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身上展现着明显的新中国力求通过影视媒介来宣传民族政策,建立团结和平的大一统民族国家的时代需求等时代印记;另一方面,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无论是涉及情爱主题的电影数量比例之高,还是情爱尺度的大胆,又都远超乎同期的其他电影,这一特征,弱化了政治意识形态在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政治意识形态传输的僵硬性,塑造了鲜明真实的民族人物形象,提升了艺术魅力,强化了艺术价值。因此,本论文试图从隐喻的角度,提炼出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几个关键点,以点带面,串联起数个立体的截面,结合具体的史料和时代背景的分析比较,研究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政治意识形态、民族政策及其民族、民间元素的糅杂化体现及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地位及艺术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2-5
ABSTRACT  5-9
目录  9-11
引言  11-22
第一章 《内蒙人民的胜利》作为范本及其影响  22-41
  第一节 从《内蒙春光》到《内蒙人民的胜利》  22-31
  第二节 《内蒙人民的胜利》对民族题材电影 的学位论文">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影响  31-41
    一 政治意识形态与民族政策并驾  31-35
    二 民间形式的利用  35-37
    三 民族元素与情爱交融的模式  37-41
第二章 政治与民族视角下的疾病隐喻  41-85
  第一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疾病隐喻概况  41-50
  第二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疾病隐喻类型  50-69
    一、常见疾病隐喻类型  51-59
    二、哑巴、眼疾、难产——被选择  59-63
    三、结核病、瘟疫、性病——被排斥  63-69
  第三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疾病隐喻的特征  69-76
  第四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疾病隐喻的作用  76-83
    一、争取上层人物、中间分子的法宝  76-80
    二、体现阶级压迫的手段  80-82
    三、展现党的民族政策优势的明证  82-83
  小结  83-85
第三章 政治与民族象征中的光明隐喻  85-98
  第一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光明隐喻及其特点  85-90
    一、主旨化  85-86
    二、场景化  86-90
  第二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光明隐喻的多义性指涉  90-97
    一、光明隐喻的内涵  91-92
    二、东方红——毛泽东  92-94
    三、光明——共产党  94-97
  小结  97-98
第四章 政治与民族组合中的身份隐喻  98-116
  第一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身份模式  98-99
  第二节 十七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身份类型的分类  99-103
    一、汉族+政治身份  100-101
    二、少数民族+政治身份  101-102
    三、汉族+少数民族  102-103
  第三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几类特殊的身份隐喻  103-114
    一、金珠玛米——解放军  103-109
    二、干部民族化——复员军人  109-111
    三、两代人——养子、养女  111-114
  小结  114-116
第五章 民族与民间文化中的情爱隐喻  116-135
  第一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情爱元素  116-124
    一、花前月下——恋爱场景化  117-120
    二、海誓山盟——对歌传情化  120-121
    三、男欢女爱——情爱大胆化  121-122
    四、终成眷属——才子佳人化  122-124
  第二节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男女关系的情爱隐喻模式  124-133
    一、阿哥阿妹的情意深,好像那芭蕉一条根——琴瑟模式  125-126
    二、山中只有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依附模式  126-128
    三、男人是女人的翅膀——扶持模式  128-133
  小结  133-135
结语  135-137
参考文献  137-148
附录一:十七年关于医疗疾病大事记  148-150
附录二: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目录  150-15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J52  153-154
后记  154-156

相似论文

  1.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模式分析,J905
  2.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3.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4. 文化的资本化运作研究,G124
  5. 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D922.68
  6. 政党意识形态研究,D05
  7.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8.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9.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10.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11. 海西科学解释网络模型中的隐喻,N02
  12.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论,D64
  13. 黑龙江省民族中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6
  14. 云南民族地区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633
  15. 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B842.1
  16.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17. 国产动画中的民族文化传播研究,J954
  18.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稳定思想的研究,D61
  19. 西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G852.9
  20. 昆明市中等职业学校白、彝、汉族学生体质和营养状况的对比分析研究,G804.49
  21. 中国情感真人秀节目本土化探析,G222

中图分类: > 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理论 >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