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二代脑缺血耐受性及脂代谢情况的实验研究

作 者: 陈维
导 师: 刘福友
学 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MCAO 气虚血瘀证 SD大鼠 子二代
分类号: R277.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获取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二代,与正常同龄SD大鼠相比,研究其脑缺血耐受性有无差异,是否存在血脂紊乱及APOE基因表达的改变,探讨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是否高于正常同龄SD大鼠。方法:第一部分:在获取的MCAO气虚血瘀证子二代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进行证候造模(模型组),与同样进行证候造模的10只正常同龄SD大鼠(对照组)及无干预因素参与的10只正常同龄SD大鼠(空白组)比较,观察其气虚证辨证评分、血瘀证辨证评分及相关行为学评分(旷场分析、攀网试验)第二部分:随机选取前MCAO气虚血瘀证子二代大鼠20只及正常同龄SD大鼠2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子二代组、药物干预组、假手术组4组,采用全脑一局灶脑缺血耐受的造模方法,观察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处死大鼠后,灌注固定脑组织,HE染色观察其缺血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其缺血脑组织BDNF、Bax、Bel-2、ERK的表达。第三部分:随机选取MCAO气虚血瘀证子二代大鼠10只(子二代组)及正常同龄SD大鼠10只(空白对照组),观察其血脂(TG、TC、HDL-C、LDL-C)及血浆APOE基因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比较两组大鼠的血脂促动脉硬化指数及血脂综合指数。结果:第一部分:证候学评分:在证候造模因素干预前,模型组大鼠气虚证评分虽未达到8分,但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而血瘀证的评分,在证候造模因素干预前三组大鼠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因素干预28天后,模型组10只大鼠中,有8只大鼠同时满足气虚证评分≥8分及血瘀证评分≥8分;而对照组10只大鼠中,仅有6只同时满足气虚证评分≥8分及血瘀证评分≥8分;且模型组气虚证评分与血瘀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行为学评分:在证候造模因素干预前,模型组大鼠的中央格起始停留时间评分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而模型组大鼠垂直活动次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证候造模因素干预28天后,中央格起始停留时间评分,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且对照组也高于空白组,而大鼠垂直活动次数、跨格次数、攀网实验评分,模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且对照组也低于空白组(P<0.05)。第二部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子二代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缺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药物干预组的神经功能损缺评分明显低于子二代组及假手术组(P<0.01)。BDNF表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组的BDNF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及子二代组(P<0.05);而子二代组的BDNF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药物干预组的BDNF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子二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表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组的Bax蛋白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及子二代组(P<0.05):而子二代组的Bcl-2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药物干预组的Bax蛋白表达明显低子二代组(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cl-2表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组的Bcl-2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子及二代组(P<0.05);而子二代组的Bcl-2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药物干预组的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子二代组(P<0.05)。ERK表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组的ERK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及子二代组(P<0.05);而子二代组的ERK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药物干预组的ER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子二代组(P<0.05)。第三部分:血脂:子二代组大鼠的TC、LDL-C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子二代组大鼠的TG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并且其HDL-C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子二代组大鼠的AIP及LCI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血浆APOEmRNA表达:子二代组大鼠血浆中APOE基因表达的相对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1. 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二代与正常同龄SD大鼠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气虚倾向,在证候造模因素的干预下,能更为容易的形成更加明显的气虚血瘀证候;2. 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二代与正常同龄SD大鼠相比,对脑缺血的耐受及修复能力降低,在缺血因素的干预下更容易形成更严重的缺血性脑损害,其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高于正常同龄SD大鼠。3. MCAO气虚血瘀证子二代大鼠的脑缺血耐受性降低可能与其ERK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和蛋白(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 BDNF)的表达异常有关。4.使用益气活血的脑心通胶囊可以改善MCAO气虚血瘀证子二代大鼠的脑缺血耐受性,促进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修复能力。5. 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二代与正常同龄SD大鼠相比,存在明确的血脂代谢紊乱。6. 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二代与正常同龄SD大鼠相比,血浆APOEmRNA表达增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Abstract  6-12
英文缩略词表  12-13
前言  13-16
第一部分 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二代的获取及评价  16-33
  1. 材料与方法  16-22
    1.1 实验动物  16
    1.2 实验试剂及药物  16
    1.3 实验器材  16-17
    1.4 研究方法  17-22
      1.4.1 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亲代模型的制备  17-20
        1.4.1.1 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造模方法  17-18
        1.4.1.2 气虚血瘀证模型评定  18-20
        1.4.1.3 MCAO模型评定  20
      1.4.2 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代的获取  20-21
      1.4.3 大鼠子二代实验部分  21-22
        1.4.3.1 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二代的获取  21
        1.4.3.2 研究分组及研究方法  21
        1.4.3.3 保证各组实验动物数相等的补救措施  21
        1.4.3.4 相关行为学评价  21-22
      1.4.4 统计分析  22
  2 实验结果  22-29
    2.1 MCAO气虚血瘀证子代大鼠的生殖情况  22-23
    2.2 证候造模干预前各组大鼠证候学及行为学评分  23-24
    2.3 证候造模干预14天后各组大鼠证候学及行为学评分  24
    2.4 证候造模干预28天后各组大鼠证候学及行为学评分  24-25
    2.5 三组大鼠各项评分的变化趋势  25-28
    2.6 模型组与对照组不同时点证候符合数比较  28-29
  3. 讨论  29-32
    3.1 先天禀赋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  29-30
    3.2 MCAO气虚血瘀证子二代大鼠模型的评价  30-32
      3.2.1 MCAO气虚血瘀证子二代大鼠的证候学评价  30-31
      3.2.2 MCAO气虚血瘀证子二代大鼠的行为学评价  31-32
    3.3 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二代证候趋势  32
  小结  32-33
第二部分 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二代脑缺血耐受性的实验研究  33-54
  1. 材料与方法  33-40
    1.1 实验动物  33
    1.2 实验药物  33
    1.3 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33-34
    1.4 主要试剂配置  34-35
    1.5 实验方法  35-40
      1.5.1 实验分组  35
      1.5.2 预缺血与再缺血模型的制备  35-36
      1.5.3 保证各组实验动物数相等的补救措施  36-37
      1.5.4 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37
      1.5.5 大鼠脑缺血耐受性的评价  37
      1.5.6 灌注固定及取脑包埋  37-38
      1.5.7 HE染色  38
      1.5.8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8-40
      1.5.9 免疫组化结果的图象分析  40
    1.6 统计学处理  40
  2. 结果  40-47
    2.1 本实验中SD大鼠死亡原因  40-41
    2.2 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41-42
    2.3 HE染色结果  42-43
    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43-47
      2.4.1 BDN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43-44
      2.4.2 Bax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44-45
      2.4.3 Bcl-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45-46
      2.4.4 ERK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46-47
  3. 讨论  47-53
    3.1 脑缺血耐受与缺血预处理  47-48
    3.2 子二代组大鼠BDNF的表达及脑心通的干预作用  48-49
    3.3 子二代组大鼠Bcl-2、Bax的表达及脑心通的干预作用  49-50
    3.4 子二代组大鼠ERK的表达及脑心通的干预作用  50-51
    3.5 MCAO气虚血瘀证子二代大鼠的脑缺血耐受性  51-52
    3.6 MCAO气虚血瘀证子二代大鼠脑缺血耐受性的可干预性  52-53
      3.6.1 选取脑心通胶囊作为干预药物的依据  52-53
      3.6.2 脑心通对子二代组大鼠脑缺血耐受性的影响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  53
  小结  53-54
第三部分 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二代的血脂及血浆APOE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54-76
  1. 材料与方法  54-59
    1.1 实验动物  54
    1.2 实验试剂及药物  54
    1.3 主要实验仪器  54-55
    1.4 实验方法  55-59
      1.4.1 研究分组及研究方法  55
      1.4.2 保证实验动物达到最低统计学要求标准的补救措施  55
      1.4.3 大鼠血脂测定  55-56
      1.4.4 大鼠血脂异常的评定标准  56
      1.4.5 Real一timePCR测定大鼠血浆APOEmRNA表达  56-59
    1.5 统计分析  59
  2. 实验结果  59-65
    2.1 两组大鼠的血脂水平  59-61
    2.2 两组大鼠的血脂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及血脂综合指数(比)l  61
    2.3 子二代大鼠血脂异常情况  61-62
    2.4 斗两组大鼠血浆RAN的提取物的鉴定  62
    2.5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扩增结果  62-65
  3. 讨论  65-75
    3.1 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  65-68
    3.2 PAEO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  68-69
    3.3 实时荧光定量RT一PCR(Real一timepCR)  69-74
    3.4 气虚血痕证造模及MCOA造模对Ds大鼠子二代脂代谢的影响  74
    3.5 CMOA气虚血癖证大鼠子二代血浆APOE血诩A的表达  74-75
  小结  75-76
全文总结  76-78
全文结论  78-79
创新点及应用价值  79-80
问题与展望  80-81
致谢  81-82
参考文献  82-91
文献综述一 缺血性脑卒中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91-101
  参考文献  98-101
文献综述二 表观遗传学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  101-111
  参考文献  107-111
附图  111-118
附件  118-119

相似论文

  1. 不同属种肉类对大鼠生长、消化代谢及抗氧化性的影响,S865.12
  2. 大鼠肝癌演进中三种生化因子及相关药物干预的研究,R735.7
  3. 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体内IL-33表达的影响,R562.25
  4. 运动训练强度及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机制和功能影响的研究,R743.3
  5. 延迟亚低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后的作用以及对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的观察,R743.3
  6. 茶多糖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的干预作用及机理研究,R285.5
  7. 活血定痛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R259
  8. 欣怡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R259
  9. 益肺灵方干预治疗肺动脉高压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R259
  10. RGMa特异性RNAi对MCAO/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RGMa表达、轴突生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R743.33
  11.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兼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观察,R259
  12. 高渗葡萄糖溶液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病理和生理的影响,R614
  13. 铅暴露早期对成年大鼠视网膜神经元BACE-1表达及下游产物Aβ产生的影响研究,R749.16
  14. CR16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无精子症发病相关性的初步探讨,R698
  15. 不同糖代谢状态下大鼠肝脏内脂素的表达及其对肝葡萄糖和能量代谢的作用,R587.1
  16. 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SDF-1/CXCR4轴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R542.22
  17. 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联合化疗栓塞抑制大鼠移植型肝癌的研究,R735.7
  18. 博落回生物碱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R575.2
  19. 鱼油对大鼠肠道黏膜免疫影响的研究,S852.4
  20. 参脉康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的观察及血清IL-6水平的相关性的研究,R259
  21. Cathepsin S基因敲除对小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R743.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其他学科 >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