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消隐与出现

作 者: 胡雪婵
导 师: 吴长安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非被动关系“被”字句 语法化 歧变过程 语义地图
分类号: H1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非被动关系“被”字句是汉语史研究中一个既重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语法现象。本文首先界定了非被动关系“被1”字句和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的概念范围,然后,立足于这两种“被”字句的共时描写,分析了非被动关系“被1”字句消隐的原因和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出现的原因。我们发现,非被动关系“被1”字句消隐的原因是:(1)内因:非被动关系“被1”字句形式和用法的复杂性(2)外因:其他被动标记的崛起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出现的原因是:(1)“被”字在现代汉语中的高频使用(2)英语被动句的影响与完型认知机制(3)动因:语用推理(4)文化心理然后,我们还分析了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出现的必然性:(1)“被2”作为被动标记的特殊性(2)语法化单向性和汉语类型学特点的制约(3)语言库藏类型学在“被”语法化分析中的应用(4)奥卡姆剃刀定律的制约(5)“被[vv]”符合汉语韵律的要求最后,我们指出,非被动关系“被”字句发展阶段中的“被1”和“被2”本质上是“被”语法化中的歧变过程,“被2”是“被”进一步语法化而成的词内成分。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讨论了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的能产性、可能引起的歧义问题、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的外延和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的分解,对“被2”的发展作了前瞻性预测。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8
引言  8-13
  (一) 问题的提出、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8
  (二) 研究内容  8-9
  (三) 研究概况  9-11
  (四) 理论背景  11-12
  (五) 研究方法和语料说明  12-13
一、非被动关系“被1”“被2”字句的共时描写  13-22
  (一) 非被动关系“被1”“被2”字句的界定  13
  (二) 非被动关系“被1”字句  13-16
  (三) 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  16-22
二、非被动关系“被1”字句发展的中断  22-24
  (一) 非被动关系“被1”字句发展中断的表现  22
  (二) 非被动关系“被1”字句发展中断的原因  22-24
三、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的本质  24-28
  (一) “被”语法化为构词语素的提出  24
  (二) 现象观察及“被2”的定性  24-26
  (三) “被2”的本质:现代汉语“被”进一步语法化而成的词内成分  26-28
四、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出现的原因  28-33
  (一) “被2”语法化的前提条件  28
  (二) “被2”语法化的机制  28-31
  (三) “被2”语法化的动因  31
  (四) 形成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的文化心理  31-33
五、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出现的必然性  33-37
  (一) “被2”作为被动标记  33-34
  (二) 语法化单向性的趋向与汉语类型学特点的制约  34-35
  (三) 语言库藏类型学在“被”语法化分析中的应用  35
  (四) 奥卡姆剃刀定律与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的出现  35-36
  (五) “被[vv]”符合汉语韵律的要求  36-37
六、“被”的语法化的歧变过程  37-40
  (一) 非被动关系“被1”字句与“被2”字句本质的不同  37
  (二) “被”语法化的歧变过程  37
  (三) 三条虚化链——“被”演变过程的重新梳理  37-39
  (四) 被动标记的语义地图  39-40
七、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的未来走向  40-43
  (一) 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的能产性  40
  (二) 非被动关系“被2”字句的发展趋势  40-43
结语  43-44
参考文献  44-48
后记  48-49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49

相似论文

  1. “下”的语法化研究,H146.1
  2. 现代汉语表主观认识的词语研究,H136
  3. “上来”的综合研究,H146
  4. 方位词上、下研究,H146
  5. “X然”类词的多角度研究,H146
  6. “V来V去”格式的多维度研究,H146
  7. 大新壮语语法调查与研究,H218
  8. 柳江壮语语法调查与研究,H218
  9. 语法化理论下英汉情态动词CAN和能的对比研究,H146
  10. 现代汉语高频副词“还”,H146
  11. 《碧岩录》助词研究,H141
  12. 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H17
  13. 《朱子语类辑略》中“来”的用法考察,H141
  14. 《道行般若经》连词研究,H141
  15. 韩国语汉字词“(?)”的意义和功能分析,H55
  16. 宣城方言结构助词及其相关成分研究,H17
  17. 介连兼类虚词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研究,H146
  18. 论语法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H195
  19. “看来”、“想来”的比较研究,H146
  20. 汉语“还有”的篇章功能与偏误分析,H19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