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语》话题结构研究

作 者: 彭吉军
导 师: 何洪峰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论语》 话题 原型性 标记 话题链 话题推进 话题化
分类号: H14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课题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论语》话题结构,全文共分8章。§1.综述话题研究历程,介绍选题缘起、理论背景、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材料及方法以及本课题创新点。§2.介绍《论语》话题的研究基础——原型性话题理论。该理论根据话题层级特征确认话题,跳出了强行区分话题与主语的窠臼。本课题以此为理论背景界定话题概念,将《论语》话题分为无标记、有标记两类,并明确了话题确认原则,交代了话题研究相关问题。§3.研究《论语》话题的构成。《论语》话题可分为无标记、有标记两大基本类型,共998个。无标记话题376个,有两个来源:1.先行词充当;2.回指对象充当。有标记话题622个,也有两个来源:1.话题标记标识(话题标记包括后附性提顿词、前加性提挈连词、介词、动词、形容词);2.句法结构标识(句法结构包括移位结构、汉语式话题结构、句首时地词结构、框架话题结构、类与成员框架结构、主谓倒置结构、被动结构、比较结构、并列性结构)。《论语》话题主要分布在单话题结构中,多话题结构、降级话题结构及内嵌话题结构中较少。话题以指称类结构(代词、名词、名词性结构)为主;其结构类型单一,但充当话题的倾向强烈。陈述类结构(动词及其结构、形容词及其结构、主谓结构、假设分句、复句、句群)类型繁多,总量却很少,充当话题的倾向很弱。§4.探讨《论语》话题的特征。《论语》话题在句法、语义、信息方面表现出显著特征。句法上:1.具有前置性。少数非前置话题要么是语用现象,要么是句法强制的结果。2.共享性。与现代汉语话题共享方式“名词组→代名词→零形式”不同,《论语》话题的共享方式主要是“名词组→零形式”。3.标记性。标识《论语》话题的有后附性标记、前加性标记和合用标记三类。4.可省性。部分话题可承语境省略或承前蒙后省略。这些话题表现出“最高的可预期性”。语义上,可从两个角度对《论语》话题进行分类。1.从指称性角度可分为有定话题、类指话题、指称化话题。有定话题以专有名词为主,类指话题以一般名词为主;指称化话题因其可被指示代词回指或可添加指示代词及中心语而属于有定话题。2.从论元角度可分为论元话题、非论元话题。论元话题包括施事话题、受事话题、致事话题、主事话题和与事话题。非论元话题有三类:A.话题是谓词某论元的领属格;B.话题是外围成分;C.话题与谓词间无语义选择关系。第一类与谓词关系最近,第二类次之,第三类最远。《论语》话题的信息特征主要表现为话题是已知信息。已知信息包括两类:1.言听双方的共知信息;2.文本提及的相关信息。前者较后者已知性强。§5.讨论《论语》话题链。我们提出两项主张。1.认为《论语》主位零形回指是歧义形式,主张将其分为零形回指1和零形回指2。零形回指1衔接小句构成话题链,零形回指2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2.主张将非主位回指代词衔接的小句串视为话题链。本课题以此为基础,参考已有成果,将《论语》话题链界定如下:话题链是以同质性为基础建构语篇的基本功能单位,是一个至少由两个小句衔接起来的小句串。该小句串在主语位置以ZA(零回指)衔接,在非主语位置以ZA(零回指)或PA(代词性回指)衔接。ZA、PA、NA三者之间具有同指关系。话题链中可能内嵌其他非同指话题引领的子链。各种衔接方式对话题链构成产生影响,影响大小为:零形回指(主位/兼语位)>代词性回指/零形回指(宾位)>代词性回指/零形回指(定位)《论语》话题链是篇章构成的基本功能单位,具有重要的篇章功能。话题链主要出现在篇章主体中,传达核心信息,具有陈述本话题和引入新话题的功能;部分话题链出现在篇章的背景部分,具有为篇章主体补充外围信息的功能。“话题链组”指通过主位第三人称代词或零形回指2衔接起来的、用于陈述同一话题的若干话题链的组合。它是比话题链高一级的篇章功能单位,对话题的陈述能力比话题链更强,提供的信息量也更大。§6.分析《论语》话题推进的四种基本形式:话题延续、话题延伸、话题转移、话题回逆。《论语》篇章得以展开,主要依赖话题延续、话题延伸、话题转移、话题回逆以及它们的综合使用,即话题综合推进。借助这些话题推进形式所形成的独立篇章超过《论语》独立篇章的一半。这表明话题推进对《论语》篇章的展开起关键作用。但要使篇章展开得更充分,形成较大篇幅,还须借助其他手段,主要是借助不包含话题结构的独立小句。独立小句在篇章构成中发挥“起”、“承”、“结”的作用。它与话题推进形式相结合,以增强语篇内部关联,构成语篇整体。篇章的篇幅越大,对独立小句的依赖性越强。§7.探究《论语》的话题化。话题化涉及成分移位,与无标记话题无关,只有部分有标记话题来自话题化。其实现方式可表示为:S’→X+S[…Y…]。《论语》话题化的具体实现方式有两种:1.成分前置加话题标记;2.成分移位。前者较后者话题化更明显,话题性更强。《论语》话题化话题分布在单话题结构、多话题结构和降级话题结构中。话题化的动因是凸显话题的需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衔接与连贯篇章;2.凸显话语信息中心;3.提供事件展开的时空框架;4.遵循线性增量及单一新信息限制原则。§8.结语。总结本课题基本结论,交代研究创新点,指出研究不足,展望后续研究。本课题主要有如下创新:1.首次从篇章角度系统讨论《论语》的话题。2.提出话题与句类的选择关系:陈述句、感叹句及疑问词不居于句首的疑问句中可以出现话题;疑问词居于句首的疑问句以及祈使句中不能出现话题。3.认为《论语》中的零形回指是歧义形式,主张将其分为零形回指1和零形回指2。零形回指1衔接小句,构成话题链;零形回指2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4.主张将非主位回指代词衔接的小句视为话题链。5.界定《论语》话题链,提出“话题链组”概念。本课题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在于:1.将现代话题理论与《论语》语料结合,进行封闭性研究,勾勒《论语》话题结构的基本面貌,可为管窥古代汉语话题问题提供借鉴及研究资料。2.可为考察古今汉语话题结构的异同提供证据。本课题显示,源于现代汉语的话题理论基本适用于《论语》,但在某些方面缺乏概括力。这反映了《论语》作为先秦汉语的特殊性。3.可为汉语话题优先论提供古代汉语语料支撑。话题优先是对整个汉语的论断,而语料却仅限于现代汉语,这难免缺乏根底。本课题通过比较《论语》话题、主语的使用频率证明,《论语》语料支持话题优先论。这使汉语话题优先论的类型学意义底气更足。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5
本文所用符号  15-16
1 绪论  16-46
  1.1 话题研究综述  16-41
  1.2 选题缘起  41-42
  1.3 理论背景、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42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42-43
  1.5 材料来源、研究方法  43-45
  1.6 本课题创新点  45-46
2 《论语》话题的研究基础  46-81
  2.1 原型性话题理论  46-48
  2.2 本课题的话题界定及确认原则  48-52
  2.3 《论语》话题研究相关问题  52-81
3 《论语》话题的构成  81-147
  3.1 无标记话题  81-111
  3.2 有标记话题  111-133
  3.3 多话题结构中的话题  133-141
  3.4 降级、内嵌话题结构中的话题  141-143
  3.5 小结  143-147
4 《论语》话题的特征  147-171
  4.1 句法特征  147-156
  4.2 语义特征  156-166
  4.3 信息特征  166-169
  4.4 小结  169-171
5 《论语》话题链  171-200
  5.1 话题链研究概观  171-176
  5.2 《论语》话题链的界定  176-182
  5.3 《论语》话题链  182-198
  5.4 小结  198-200
6 《论语》的话题推进  200-222
  6.1 话题推进研究  200-205
  6.2 话题延续  205-209
  6.3 话题延伸  209-212
  6.4 话题转移  212-217
  6.5 话题回逆  217-218
  6.6 话题综合推进  218-220
  6.7 小结  220-222
7 《论语》的话题化  222-240
  7.1 《论语》话题化的实现方式  222-232
  7.2 《论语》话题化动因  232-239
  7.3 小结  239-240
8 结语  240-249
  8.1 本课题结论  240-247
  8.2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247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247-249
致谢  249-251
《论语》注疏本、译注本书目  251-252
参考文献  252-262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262

相似论文

  1.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2. 人物言论抽取与跟踪技术研究,TP391.1
  3. 有标记点的人体三维运动数据获取方法的研究,TP391.41
  4. 脑梗塞血瘀证的肽组学和代谢组学初步研究,R277.7
  5. 天然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的快速发现及活性研究,R284
  6.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7. 黑碳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S153.6
  8. 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和烟草致病变种egfp标记突变体的构建,S436.412
  9.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10. 水葫芦对浮游动物群落及部分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分析,X174
  11. 黄瓜渐渗系抗南方根结线虫病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研究,S436.421
  12. 黄瓜—酸黄瓜抗霜霉病渐渗系分子标记的筛选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S436.421.11
  13. 百萨偃麦草染色体1J和5J变异体的诱致与鉴定,S512.1
  14. 涉及大赖草7Lr染色体的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S512.1
  15. 一个新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发现与分子标记定位,S512.1
  16.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小红皮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S512.1
  17. 簇毛麦6V染色体短臂小片段易位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S512.1
  18. 荆州黑麦6R染色体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及分子标记,S512.1
  19. 陆地棉矮化突变体Ari1327的形态、生理和分子标记研究,S562
  20. 苏麦3号矮秆密穗突变体NAUH164的遗传分析及突变座位的分子标记定位,S512.1
  21.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研究,S565.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古代语法(文言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