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研究

作 者: 王大伟
导 师: 王雅林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协同供给 形成机制 实现机制 绩效评估机制
分类号: F32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向农民、农业和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然而,由于长期受到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偏向战略、单一主体供给理念、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分税制改革导致的基层财政困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和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已成为当前我国公共经济领域一个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协同论思想引入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领域中,以促进多元主体协同供给并实现协同效应为目的,深入研究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机制问题,以期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在对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已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和界定了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相关的概念。借鉴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相关理论(公共产品供给理论、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协同论)的思想,结合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殊性质,提出了以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机制的理论命题,并详细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的概念、特征及其作用。在此基础上,依据“为什么会推进协同供给→应怎样实现协同供给→协同供给效果如何→协同供给机制如何具体实现”的路线,构建了农村公共品协同供给机制模型框架,从而确定了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的形成机制实现机制、评估机制以及机制实现途径等本文理论框架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的形成机制研究中,根据协同学不稳定性原理,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系统演化的过程,指出供给主体系统演化发展是系统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失衡是供给主体系统演化的外部动力,而供给主体的驱利动机则是供给主体系统演化内部动力的观点,进而构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系统演化过程模型。由于供给主体从不协同向协同的转化也是供给主体系统结构由旧向新的演化,因而指出系统演化的内、外动力也是促进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形成的动力。然后,对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外部动力(农村公共品供求失衡)的存在进行了现状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分别研究了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内、外部动力对协同供给形成的推动作用。在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的实现机制研究中,首先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基本概念的钻石模型,同时依据相关理论并遵循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的整个流程,构建了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四阶段动态过程模型。以该动态模型为基础,从基本概念、理论依据、主体、方式、渠道和程序等方面分别研究了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的需求表达机制、决策机制、筹资机制、生产机制以及激励与监管机制。在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的绩效评估机制研究中,首先对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绩效和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绩效评估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绩效评估的必要性、评估的价值取向、评估主体和评估程序。依据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初步选取指标,并通过专家打分和隶属度处理进行指标修订,最终确立了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而后为证明其可行性,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实现途径的研究是本文研究的现实落脚点。在分析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各过程机制对协同供给效应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实现的基本路径,即从协同供给的各过程机制入手进行完善。以该路径为基础,分别研究了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的需求表达机制、决策机制、筹资机制、生产机制以及激励和监管机制的实现策略,从而保证了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实现策略的系统性。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6
第1章 绪论  16-36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6-19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9-20
    1.2.1 研究的目的  19-20
    1.2.2 研究的意义  20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20-32
    1.3.1 国外公共产品合作供给研究的演进历程  21-23
    1.3.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研究现状  23-24
    1.3.3 农村公共产品合作供给模式的研究现状  24-27
    1.3.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的研究现状  27-28
    1.3.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的研究现状  28-30
    1.3.6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30-32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2-36
    1.4.1 研究内容  32-34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4-36
第2章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基础理论研究  36-58
  2.1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的相关概念  36-40
    2.1.1 农村公共产品  36-38
    2.1.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38-39
    2.1.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  39-40
  2.2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命题的提出  40-52
    2.2.1 相关理论的基本内容  40-46
    2.2.2 相关理论的简评与启示  46-48
    2.2.3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分析  48-50
    2.2.4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命题的提出过程  50-52
  2.3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概述  52-54
    2.3.1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的内涵  52-53
    2.3.2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的特征  53
    2.3.3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的作用  53-54
  2.4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研究的理论框架  54-57
    2.4.1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模型的构建  54-56
    2.4.2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56-57
  2.5 本章小结  57-58
第3章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的形成机制  58-88
  3.1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形成的动力  58-59
  3.2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形成外部动力的现状分析  59-81
    3.2.1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现状特征  59-70
    3.2.2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分析  70-81
  3.3 外部动力对协同供给的推动作用  81-85
    3.3.1 农民需求的多样化特征对协同供给的要求  81-83
    3.3.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对协同供给的促进作用  83-85
  3.4 内部动力对协同供给的推动作用  85-86
  3.5 本章小结  86-88
第4章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的实现机制  88-121
  4.1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多阶段模型  88-91
    4.1.1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钻石模型  88-89
    4.1.2 四阶段动态模型的构建  89-91
  4.2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的需求表达机制  91-97
    4.2.1 协同供给需求表达的理论依据  91-94
    4.2.2 协同供给需求表达的主要形式  94-97
  4.3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的决策机制  97-103
    4.3.1 协同供给决策的必要性分析  97-99
    4.3.2 协同供给决策的实现  99-103
  4.4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的筹资机制  103-108
    4.4.1 协同供给筹资的主体  103-104
    4.4.2 协同供给筹资的渠道  104-106
    4.4.3 协同供给筹资的实现前提  106-108
  4.5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的生产机制  108-110
    4.5.1 协同供给生产的主体  108
    4.5.2 协同供给生产的方式  108-110
  4.6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的激励与监管机制  110-120
    4.6.1 协同供给的激励机制  110-115
    4.6.2 协同供给的监管机制  115-120
  4.7 本章小结  120-121
第5章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的绩效评估机制  121-146
  5.1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绩效评估概述  121-125
    5.1.1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绩效评估的含义  121-123
    5.1.2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绩效评估的意义  123-124
    5.1.3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  124-125
  5.2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绩效评估的主体  125-127
    5.2.1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利益相关者识别  125-126
    5.2.2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绩效评估主体的界定  126-127
  5.3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绩效评估的程序  127-128
  5.4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28-137
    5.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28-129
    5.4.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129-131
    5.4.3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其说明  131-137
  5.5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绩效评估的实证分析  137-145
    5.5.1 数据收集  137-139
    5.5.2 专家的选择与指标权重的确定  139-141
    5.5.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141-142
    5.5.4 模糊综合评价  142-145
  5.6 本章小结  145-146
第6章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的实现途径  146-171
  6.1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的影响因素  146-158
    6.1.1 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146-149
    6.1.2 乡村治理模式  149-152
    6.1.3 农村集体社会关联状况  152-158
  6.2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实现的基本路径  158-160
  6.3 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实现的具体建议  160-170
    6.3.1 需求表达机制的实现  160-161
    6.3.2 决策机制的实现  161-163
    6.3.3 筹资机制的实现  163-166
    6.3.4 生产机制的实现  166-167
    6.3.5 激励与监管机制的实现  167-170
  6.4 本章小结  170-171
结论  171-173
参考文献  173-182
附录1 调查问卷  182-196
附录2 专家评分  196-19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198-201
致谢  201-202
个人简历  202

相似论文

  1.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2.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及其实现,F270;F832.33
  3. 论刑罚执行中的人道主义,D914
  4. 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研究,F293.3
  5. 后农业税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F320
  6. 基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学科交叉研究,N19
  7. 攀钢西昌钒钛钢铁新基地地基土形成机制及其工程适宜性,TU42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机制研究,D61
  9. 我国上市银行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F832.3;F224
  10. 人民汇率波动给我国商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带来的影响,F832.6
  11. 绿色金融支持两型社会问题研究,F205
  12.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机制探析,F270
  13. 企业组织资本及其信息披露困境,F272
  14. 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F320
  15. 湖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研究,F320
  16.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922.291.91
  17.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D523
  18. 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体现方式和实现机制的研究,R197.3
  19.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D922.291.91
  20. 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实现机制,D922.291.91
  21. 破产重整企业财务控制的基本目标及实现机制研究,D922.291.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