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的能量信号传输关键技术与实验研究

作 者: 王星
导 师: 彭承琳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生物医学工程
关键词: 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 经颅无线传输 感应无线电能传输 无线供能通信 无线采集
分类号: R651.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神经假体学是一门利用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来研究神经功能修复的学科。皮层神经假体是一种可替代因伤或疾病被破坏的皮层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或者认知形式功能的装置。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是将微电极、功能集成电路植入人体硬脑膜上的特定区域,电刺激靶区域的皮层神经组织使原先由于创伤或疾病导致阻断的特定神经通路再次激活,从而达到修复特定神经功能的目的,具有微创性、脑组织保持完整及感染风险小的优点。本论文在总结分析神经功能修复意义、皮层神经假体的分类、关键技术及能量信号传输关键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的设计方案,通过分析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的能量信号传输关键技术需求,对其中的感应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无线供能通信技术及无线采集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进行了设计与实验研究,并开展了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假体方案可行性的动物实验。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植入电路芯片的电能供应需求,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LSI的经颅感应无线电能传输方案。该经颅感应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体外能量发射电路和体内能量接收电路,两者通过一对电磁耦合线圈实现能量无线传输。体外装置,即无线电能传输发射电路,包括射频振荡器、E类功率放大器和体外耦合线圈三部分。体内装置,即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通过无线电能传输电路的Pspice仿真调试、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电路CAD设计及CAD版图设计,完成无线电能传输测试实验,特别是低压差稳压电路改进实验。本系统具有以下特点:该基于VLSI的经颅感应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电路版图面积62μm×195μm,输出3.3V电压;利用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Neuroengineering & Biomedical Instrumentation Lab无线供能芯片完成实验测试,该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在4MHz载波频段为(10~15)mm距离内植入电路芯片在提供稳定3.3V电压输出10mA驱动电流;该感应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具有安全、稳定、有效的特点,无需外接导线、无需更换电池且无感染危险;为硬脑膜外皮层神经电刺激神经假体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无线电能传输工具。2.针对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植入电路芯片在执行神经功能修复任务时需从外界获取电刺激信号源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一种经颅的神经电刺激信号无线传输方案。该系统包括体外的无线电能传输发射电路和无线通信发射电路,体内的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电路和无线通信接收电路。通过设计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的无线传输方案设计,建立实验平台,通过基于耦合线圈的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的无线传输实验,在保证无线电能输出电压稳定的前提下,获得该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无线传输系统的最高通信速率、最佳植入耦合线圈尺寸及误码率等性能。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利用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Neuroengineering & Biomedical Instrumentation Lab无线供能芯片和实验平台,通过同一套电磁耦合线圈,实现能量和数据在相同方向的同步传输;该无线供能通信系统为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植入电路能在4MHz载波频段为(10~15)mm距离内植入电路芯片在提供稳定3.3V电压的同时,且能通过半径10mm体内耦合线圈提供电刺激信号数据,其最高通信速率为25 kbps;该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无线传输技术无需外接导线,无感染危险,是一种无创、有效的通信方法。3.针对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在修复神经功能过程中需对电极-组织接口信息进行监测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VLSI的经颅神经电信号无线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采集电路、射频收发芯片及计算机等。设计经颅神经电信号的无线采集方案,通过研制该无线采集系统,完成了采集系统的性能测试、电生理信号离体无线传输实验。该系统具有如下特点:该采集系统的体积小,大约56mm×50mm×30 mm;利用16通道VLSI神经弱电势采集芯片,多参数可调,且具有低功耗、集成化的特点;该系统能在一米内以57.6kbps通信速率进行Spike和EEG等信号的无线采集传输,误差率低于8.9336×10-4;该系统采集神经假体电极-组织接口信息,确保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神经修复功能,是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研究的一项关键技术及监测工具。4.根据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研究中假设硬脑膜外的电刺激传递到皮层时仍为有效电刺激信号的假说,本论文设计了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的电极-组织接口动物实验来对该假说进行验证。提出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电极-组织接口动物实验方案,搭建动物实验平台,并在此实验平台上通过不同电刺激参数及空间位置等研究硬脑膜外电刺激信号的有效传递实验,从而反映硬脑膜-脑脊液-软脑膜组织结构对电刺激信号传递的影响。实验结果验证了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方案的可行性,为课题后续工作奠定实验基础。本论文从感应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无线供能通信技术及无线采集技术三方面对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完成了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方案可行性的动物实验验证。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验为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本文的创新性工作总结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VLSI的经颅无线电能传输与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的传输方法,设计了基于VLSI的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电路及基于电磁感应的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传输模块电路,通过低压差稳压电路的改进实验及神经电刺激信号在一对耦合线圈之间的无线传输实验,测得该感应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为(10~15)mm距离内的植入电路芯片提供稳定3.3V电压10mA驱动电流,同时能在半径10mm植入耦合线圈上提供最高通信速率25 kbps的电刺激信号,为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研究提供一种无线电能传输及电刺激信号传输技术。(2)提出一种基于VLSI经颅神经电信号无线采集方案,搭建该无线采集系统,体积大约56mm×50mm×30 mm,通过多通道性能测试实验,测得该无线采集系统能在一米内对Spike和EEG信号等以最高57.6kbps波特率的无线采集,误差率低于8.9336×10-4,为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研究提供一种动态监测技术。(3)提出一种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的电极-组织接口动物实验方案,搭建猫的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实验平台,通过硬脑膜外电刺激实验来研究硬脑膜-脑脊液-软脑膜对电刺激信号传递的影响,初步验证了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方案的可行性,为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英文摘要  6-13
1 绪论  13-27
  1.1 引言  13-15
    1.1.1 神经功能修复的意义  13
    1.1.2 皮层神经假体的概念、分类及关键技术  13-15
  1.2 神经假体能量信号传输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15-24
    1.2.1 神经假体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  16-18
    1.2.2 神经假体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18-20
    1.2.3 神经假体无线供能通信技术的发展  20-22
    1.2.4 神经假体电极-组织接口研究的发展  22-24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24-27
2 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技术概述  27-43
  2.1 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的生理学基础  27-30
    2.1.1 解剖结构  27-28
    2.1.2 细胞电生理  28-30
  2.2 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系统  30-34
    2.2.1 概念及特点  30
    2.2.2 基本结构  30-31
    2.2.3 研究现状  31-33
    2.2.4 难点  33-34
  2.3 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能量信号传输的关键技术  34-41
    2.3.1 经颅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35
    2.3.2 经颅无线供能通信技术  35-36
    2.3.3 经颅无线通信技术  36
    2.3.4 硬脑膜外电刺激技术  36-41
  2.4 本章小结  41-43
3 基于 VLSI 的经颅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设计  43-69
  3.1 感应无线电能传输基础  43-44
  3.2 经颅感应无线电能传输电路Pspice 设计  44-55
    3.2.1 耦合线圈工作频率  45
    3.2.2 E 类功率放大器  45-48
    3.2.3 放大器的匹配网络  48-50
    3.2.4 感应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电路  50-51
    3.2.5 整流滤波电路  51-54
    3.2.6 稳压电路  54-55
  3.3 经颅感应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电路CAD 设计  55-61
    3.3.1 整流电路  56-57
    3.3.2 参考电压电路  57-59
    3.3.3 稳压电路  59-60
    3.3.4 版图设计  60-61
  3.4 低压差稳压电路改进实验  61-67
    3.4.1 低压差稳压器概述  62-63
    3.4.2 偏置电流产生电路  63-65
    3.4.3 仿真  65-67
    3.4.4 实验结论  67
  3.5 本章小结  67-69
4 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的无线传输设计  69-85
  4.1 无线供能通信基础  69-70
  4.2 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的无线传输设计  70-79
    4.2.1 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的无线传输整体设计  70-71
    4.2.2 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无线传输的模块设计  71-76
    4.2.3 线圈设计  76-79
  4.3 神经电刺激信号无线传输实验  79-82
    4.3.1 实验设置  79-81
    4.3.2 体内耦合线圈尺寸与误码率  81-82
    4.3.3 通信速率与误码率  82
    4.3.4 实验结论  82
  4.4 本章小结  82-85
5 基于 VLSI 的经颅神经电信号无线采集设计  85-103
  5.1 无线采集系统设计  86-97
    5.1.1 微控制器选型  86-87
    5.1.2 数据采集模块  87-89
    5.1.3 射频通信模块  89-95
    5.1.4 电源及电平转换模块  95-97
  5.2 系统性能测试  97-101
    5.2.1 正弦波测试  97-99
    5.2.2 神经电信号信号测试  99-101
  5.3 本章小结  101-103
6 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动物实验研究  103-127
  6.1 电极-组织接口电学模型  103-107
  6.2 电极阻抗特性及生物相容性  107-109
    6.2.1 电极阻抗特性  107-109
    6.2.2 电极生物相容性  109
  6.3 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动物实验  109-116
    6.3.1 实验目的及内容  109-110
    6.3.2 实验器材  110-113
    6.3.3 实验设计  113-115
    6.3.4 手术过程  115-116
  6.4 结果与讨论  116-125
    6.4.1 改变刺激波形  116-119
    6.4.2 改变单方波电流的参数  119-123
    6.4.3 改变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位置  123-125
  6.5 本章小结  125-127
7 总结与展望  127-131
  7.1 总结  127-128
  7.2 主要创新点  128-129
  7.3 展望  129-131
参考文献  131-150
附录  150-151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50-151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授权的发明专利目录  151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51

相似论文

  1. 基于无线采集技术的天燃气自动抄表,TP274
  2. 基于ARM嵌入式的火灾报警主控系统研究,TP273.5
  3. 实时无线生丝纤度测量的研究,TS147
  4. 振动加速度与土壤压实状况关系分析,U416.01
  5.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R651.3
  6. 基底节区脑出血小骨窗血肿清除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的对照研究,R651.11
  7. 微波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内GAP-43表达的影响,R651.3
  8. 大鼠股神经结扎损伤修复方法的实验研究,R651.3
  9. 微波对实验性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R651.3
  10. 西维来司钠对大鼠重度脑损伤继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R651.1
  11. NE在重度脑损伤合并胃液误吸大鼠肺内及血中的表达研究,R651.1
  12.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重度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R651.1
  13. 同种异体去细胞外周神经支架与细胞外ATP诱导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R651.3
  14. 移植段神经与周围血管伴行修复长段神经损伤的研究,R651.3
  1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移植途径的实验研究,R651.2
  16. 急性脊髓损伤的3.0TMR-DTI及DTT应用研究,R651.2
  17. 亚低温联合胸腺五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R651.15
  18. EAN脑保护与脑损伤修复三细胞模型系统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态特征,R651.1
  19. EAN脑保护与脑损伤修复三细胞模型系统中的内皮细胞及神经元形态特征,R651.1
  20. 钙调蛋白在大鼠脑挫裂伤中表达机制的研究,R651.1
  21. 脑外伤病人外周血CD34~+细胞及白细胞含量的动态变化,R651.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外科学各论 > 头部及神经外科学 > 周围神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