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公共支出的人本绩效预算研究

作 者: 刘玉栋
导 师: 徐国君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会计学
关键词: 人本绩效预算 人本导向 绩效评价 框架设计
分类号: F062.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公共部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公共支出效率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范围内预算制度改革与实践发展所遵循的逻辑主线。围绕着这一主题,政府的预算理念也逐步向前发展:从单式预算到复式预算,从增量预算到零基预算,从项目预算到绩效预算。目前绩效预算虽然在国外一些国家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地区也正在试点,但综合国内外有关绩效预算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发现当人们在探讨如何提高政府预算绩效时,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集中于预算的供给方(即政府)而缺少对预算需求方(即公众)的必要关注。即使关注于预算的供给方——政府也是从整体上而言,没有细化到组成政府部门的人员。这样,导致政府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人即无论是作为预算支出对象的人还是预算编制主体的人都缺乏必要的关注,而这有可能导致预算编制无法实现“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进一步来说,在政府行使其“为人民服务”的天职时,却忽略了“人民”的偏好与需求,其服务的质量与效果也将会大大折扣。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人本绩效预算”的概念,强调“人本管理”与“绩效预算”的一种有机结合即“人本导向”+“责任导向”+“结果导向”的预算。在人本绩效预算概念范围的界定下,我们对人本绩效预算理论进行了一般分析,分别从人本绩效预算的目标、人本绩效预算的原则、人本绩效预算的特点、人本绩效预算实施的影响因素和人本绩效预算评价体系等方面给出了人本绩效预算的大体理论内容。在对人本绩效预算的目标进行分析时,我们特别强调了预算管理的人本化、绩效化和民主化三个维度,并认为预算管理的人本化理念即强化服务“顾客导向”的预算观念更符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人本绩效预算区别于其他绩效预算的关键。在对人本绩效预算编制的原则进行分析时,我们特别强调了公众需求导向性原则、公共支出人本原则、公共支出绩效原则和绩效指标设计原则。而这些原则又可以进一步细化,如公众需求导向性原则包括公众优先、公众选择和公众满意度三原则,公共支出人本原则又包括公开透明和民主、民生、民享原则,等等。在对人本绩效预算的特点进行分析时,我们给出了重视公共需求、讲求绩效评价、注重激励约束、更加法制透明以及强调“三向”结合的特点。虽然上述有关人本绩效预算理论的分析内容还不是很深入,但是它基本上涵盖了人本绩效预算的主要理论内容,为我们今后人本绩效预算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对人本绩效预算相关理论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文中最后给出了人本绩效预算管理框架的设计。鉴于绩效预算框架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我们所建立的人本绩效预算框架也是一种粗线条的勾勒,仅是将人本理念融入到绩效预算框架中的一种尝试。这一人本绩效预算框架大体由六部分构成,分别是人本绩效预算的核心内容、人本绩效预算的编制方法和手段以及保障机制、人本绩效预算的执行、人本绩效预算的评价以及人本绩效问责与人本绩效激励。在设计人本绩效预算的核心内容时,我们建立了一个包括公共需求管理体系、公共部门人本绩效管理体系、公共支出人本绩效评价体系、公共支出人本绩效预算编制体系和公共支出人本绩效审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的理论体系。这一根据国外绩效预算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并结合我国当前绩效预算的试点情况以及财政部对绩效预算改革的要求所提出来的人本绩效预算的理论体系,既是对绩效预算改革内容的进一步提炼,也是对绩效预算改革的进一步推动。在设计人本绩效预算的实现模式时,我们考虑到人本绩效预算编制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提出在实施人本绩效预算过程中遵循先易后难分三步走的改革思路,先针对某些重大项目开展预算支出人本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某一部门编制人本绩效预算,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对政府编制人本绩效预算的最终目标。在人本绩效问责与人本绩效激励制度的设计中,我们阐述了绩效问责与政府财务信息公开以及我国人本绩效预算问责制度的设计,这些制度设计内容包括划分组织和个人的职责、建立和完善问责法律制度体系、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并建立完善问责制度的支撑系统。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4
1.导论  14-39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4-18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8-27
    1.2.1 "绩效"的界定  18-20
    1.2.2 "绩效预算"的界定  20-22
    1.2.3 "绩效评价"的界定  22-24
    1.2.4 "人本绩效预算"的界定  24-27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7-35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7-31
    1.3.2 国内研究现状  31-34
    1.3.3 简短评论  34-35
  1.4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框架  35-39
    1.4.1 研究方法  35-36
    1.4.2 主要内容及框架  36-37
    1.4.3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37-39
2.公共支出人本绩效预算的理论依据  39-68
  2.1 公共财政理论  39-49
    2.1.1 公共需求理论  39-43
    2.1.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43-44
    2.1.3 政府规模扩张理论  44-46
    2.1.4 公共支出的效率管理  46-49
  2.2 公共选择与委托代理理论  49-58
    2.2.1 政府失灵与公共决策机制  49-52
    2.2.2 公共决策机制  52-55
    2.2.3 委托代理理论  55-58
  2.3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人本管理  58-68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政府预算改革  58-61
    2.3.2 人本管理理论  61-65
    2.3.3 预算的激励与约束管理  65-68
3.我国现行公共支出预算的基本状况与问题  68-90
  3.1 预算管理改革现状及成效  68-69
  3.2 预算决策管理及缺陷  69-75
    3.2.1 预算决策的民主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69-72
    3.2.2 预算决策的问责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  72-75
  3.3 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及缺陷  75-81
    3.3.1 预算编制的制度缺陷  75-77
    3.3.2 预算编制的方法缺陷  77-79
    3.3.3 预算执行上的缺陷  79-81
  3.4 预算控制管理及缺陷  81-85
    3.4.1 绩效预算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81-82
    3.4.2 绩效评价制度不完善  82-84
    3.4.3 公共支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84-85
  3.5 公共支出绩效预算改革的试点成果及障碍  85-90
    3.5.1 绩效预算改革的试点概况  85
    3.5.2 浦东绩效预算改革的成果  85-87
    3.5.3 我国绩效预算改革的障碍  87-90
4.公共支出绩效预算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90-121
  4.1 OECD国家绩效预算总览  90-101
    4.1.1 绩效预算改革的动机  90-91
    4.1.2 典型国家当前的绩效预算框架描述  91-93
    4.1.3 不同的实施战略  93-97
    4.1.4 绩效预算改革的成效和挑战  97-101
  4.2 澳大利亚的绩效预算  101-104
    4.2.1.绩效预算改革背景和制度框架  101-102
    4.2.2 预算编制程序  102-103
    4.2.3 面临的挑战  103-104
  4.3 韩国政府的绩效预算  104-107
    4.3.1 绩效制度描述  104-105
    4.3.2 结果的衡量和评估  105-106
    4.3.3 将绩效信息融入预算过程  106-107
    4.3.4 绩效信息报告  107
    4.3.5 面临的挑战  107
  4.4 英国的绩效预算  107-111
    4.4.1 绩效制度描述  108-109
    4.4.2 绩效预算的内容  109-111
    4.4.3 面临的挑战  111
  4.5 美国的绩效预算  111-118
    4.5.1 绩效制度描述  111-112
    4.5.2 绩效预算改革历程  112-114
    4.5.3 预算和绩效的整合  114-116
    4.5.4 面临的挑战  116-118
  4.6 经验与启示  118-121
    4.6.1 绩效预算改革是一个需求导向的过程  118
    4.6.2 绩效预算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18-119
    4.6.3 绩效预算改革要求在政府公共部门中引入竞争  119
    4.6.4 绩效预算改革需要行政和立法部门的积极支持  119
    4.6.5 绩效预算改革需要监督和检查制度  119-120
    4.6.6 绩效预算改革需要大力培养人才队伍  120-121
5.公共支出人本绩效预算理论的一般分析  121-139
  5.1 人本绩效预算的总体目标  121-125
    5.1.1 预算支出的人本化  121-122
    5.1.2 预算管理的绩效化  122-124
    5.1.3 预算决策的民主化  124-125
  5.2 人本绩效预算的基本原则  125-129
    5.2.1 公众需求导向性原则——公众优先、公众选择和满意度原则  125-126
    5.2.2 公共支出人本原则——公开透明和民主、民生、民享原则  126-127
    5.2.3 公共支出绩效原则——"3E"原则  127-128
    5.2.4 绩效指标设计原则——标准性原则、"SMART"原则和一般性原则  128-129
  5.3 人本绩效预算的特点及其与传统预算的区别  129-134
    5.3.1 人本绩效预算的特点  129-132
    5.3.2 人本绩效预算与传统预算的区别  132-134
  5.4 人本绩效预算实施的影响因素  134-137
    5.4.1 政府实施人本绩效预算的能力  134-135
    5.4.2 政府实施人本绩效预算的可接受性  135-136
    5.4.3 政府内部的授权机制  136-137
  5.5 人本绩效预算的绩效目标与评价指标  137-139
    5.5.1 人本绩效预算的绩效目标  137-138
    5.5.2 人本绩效预算的评价指标  138-139
6.基于公共管理会计视角的人本绩效预算框架设计  139-169
  6.1 人本绩效预算的核心内容  139-151
    6.1.1 公共需求管理体系  140-141
    6.1.2 公共部门人本绩效管理体系  141-145
    6.1.3 公共支出人本绩效评价体系  145-148
    6.1.4 公共支出人本绩效预算编制体系  148-150
    6.1.5 公共支出人本绩效审计体系  150-151
  6.2 人本绩效预算的编制方法、手段和保障机制  151-158
    6.2.1 人本绩效预算的编制方法  151-153
    6.2.2 人本绩效预算的手段依托  153-155
    6.2.3 人本绩效预算的保障机制  155-158
  6.3 人本绩效预算的实现模式  158-160
    6.3.1 项目支出人本绩效评价  158-159
    6.3.2 部门人本绩效预算  159-160
    6.3.3 政府人本绩效预算  160
  6.4 人本绩效预算的执行控制  160-163
    6.4.1 人本绩效预算执行外部控制制度  161-162
    6.4.2 人本绩效预算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162
    6.4.3 人本绩效效预算执行中的管理责任  162-163
  6.5 人本绩效预算的评价  163-164
    6.5.1 预算支出人本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  163
    6.5.2 预算支出人本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  163-164
    6.5.3 预算支出人本绩效评价对象  164
  6.6 人本绩效问责  164-169
    6.6.1 行政问责和绩效问责  165-166
    6.6.2 绩效问责是人本绩效预算的基石  166
    6.6.3 绩效问责与政府财务信息披露  166-167
    6.6.4 构建我国的人本绩效预算问责制度  167-169
7.结论与展望  169-172
  7.1 结论  169-171
  7.2 展望  171-172
参考文献  172-18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80-181
致谢  181

相似论文

  1. 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研究,G637
  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科团队绩效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精品课程网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G434
  4. 高校科技服务企业绩效考核评价研究,G644
  5. 合肥地区高校教师对现行绩效评价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G647.2
  6. 国防研究所科研岗位绩效评价模型研究,G311
  7.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化工行业外贸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F224
  8. 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资金管理研究,G647.5
  9. 我国地方政府工商行政部门绩效评价研究,F203.9
  10. 地质技术人员绩效评价体系研究,F426.1
  11.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问题研究,G645.1
  1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F224
  13. 企业战略性资产全过程动态管理研究,F224
  14. 2010年度江门市政府绩效公众满意度实证研究,D630
  15. 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绩效评价研究,G434
  16. 大型水电工程事故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TP311.52
  17. 公立医院绩效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在13所医院评价中的应用,R197.3
  18.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临沂市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G206
  19. GCE公司供应商管理优化对策研究,F426.6
  20. 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F276.44
  21.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G322;G64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学 > 经济学分支科学 > 公共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