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贺兰山典型森林类型凋落物层水文效应研究

作 者: 赵晓春
导 师: 刘建军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贺兰山 凋落物 持水量 持水率 吸水速率 有效拦蓄量
分类号: S7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贺兰山处于我国温带草原区和荒漠区的过渡区域,是我国西北的著名山体之一,也是一个生态系统脆弱区,其自然环境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在我国都有典型的代表性,被我国定为水源涵养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此,开展贺兰山典型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陕西宁夏省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位观测与评估技术”,以贺兰山4种典型自然森林类型(油松青海云杉混交林、油松山杨混交林、油松纯林和青海云杉纯林)为对象,对其森林凋落物层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研究。并在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凋落物持水性能的相关关系模型,并对贺兰山森林植被凋落物层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通过对贺兰山不同植被类型临时样地凋落物层储量的调查和分析,发现不同植被类型的凋落物层储量存在差异,青海云杉纯林最高,达32.39t/hm~2,其后为油松云杉混交林和油松纯林,凋落物现存量分别达到26.6t/hm~2和25.21 t/hm~2,油松山杨混交林最低,仅为19.74t/hm~2。各植被类型凋落物的含水率最高为青海云杉纯林,达到89.72%,油松云杉混交林也达到83.15%,仅次于青海云杉纯林,油松纯林林地凋落物含水率最低,仅为73.95%。(2)凋落物的室内浸泡试验结果表明,凋落物持水量是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前2h内吸水速度最大,之后急剧下降,各森林类型间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植被类型间持水量相差较大。油松山杨混交林凋落物的饱和持水量最高,达到自身重量的1.84倍,其后依次为油松纯林、油松云杉混交林,分别为自身重量的1.53倍和1.51倍,青海云杉纯林最低,为1.44倍。(3)各森林植被类型林地凋落物的持水量和持水率都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按照对数方程增加;吸水速率呈现油松山杨混交林>油松云杉混交林≥油松纯林>青海云杉纯林,且各类型林分的凋落物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长按幂函数方程下降。建立了各林型凋落物吸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相关关系模型。(4)有效拦蓄量林型间变化范围为10.7~ 15.73t/hm~2 ,油松山杨混交林最大,为15.73t/hm~2,油松纯林(14.05t/hm~2 )和油松云杉混交林(11.98t/hm~2 )次之,青海云杉纯林最小,仅为10.7 t/hm~2。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22
  1.1 引言  11-15
    1.1.1 研究背景  12-14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5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9
    1.2.1 凋落物的概念  15-16
    1.2.2 凋落物量的研究现状  16-17
    1.2.3 凋落物层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17-19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9-21
    1.3.1 研究目标  19-20
    1.3.2 研究主要内容  20-21
  1.4 技术路线  21-22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2-28
  2.1 研究区概况  22-25
    2.1.1 地形地貌特征  23-24
    2.1.2 气侯特征  24
    2.1.3 土壤特征  24-25
    2.1.4 植被特征  25
  2.2 研究方法  25-28
    2.2.1 标准地选择与调查  25-26
    2.2.2 凋落物层水文功能测定  26-28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28-34
  3.1 凋落物储量  28-29
  3.2 贺兰山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29-34
    3.2.1 凋落物持水量  29-30
    3.2.2 凋落物持水率  30-31
    3.2.3 凋落物吸水速率  31-32
    3.2.4 凋落物有效拦蓄量  32-34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34-37
  4.1 结论  34-35
  4.2 讨论  35
  4.3 展望  35-37
参考文献  37-41
致谢  41-42
作者简介  42

相似论文

  1.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碳库和土壤呼吸,S714
  2. 福建海坛岛主要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生产力研究和土壤养分特征分析,S727.2
  3. 天山中部人工云杉林凋落物特性研究,S714
  4. 枫香人工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S714
  5. 亚热带樟树和马尾松林土壤氮矿化的动态研究,S714
  6. 新疆天山云杉林群落结构及森林凋落物研究,S718.5
  7.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S714
  8. 侵蚀区不同植物凋落物及土壤碳、氮含量与特性研究,S153
  9. 贺兰山的冰川与环境,P343.6
  10. 基于阵列电导探针的水平井油水两个流持率测量系统研究,TE355.6
  11. 不同雪况与添加凋落物对亚高山地区冬季土壤呼吸的影响,S714
  12. 宁夏贺兰山天然油松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S718.556
  13. 季节性冻融对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活性的影响,S714
  14. 高山/亚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对季节性冻融的响应,S714
  15. 北亚热带毛竹林凋落物的生态效应研究,S795.7
  16.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叶片凋落物的化感作用及其降解动态,S451
  17. 太湖地区稻—油轮作及江西红壤双季稻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S565.4
  18. 中国东部典型区域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凋落物分解特征研究,S154
  19. 副产物玉米皮固态发酵高值化的研究,TS210.9
  20. 十一种农林保水剂的基本特性对比研究,S482.9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土壤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