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及膜电极研究
作 者: 王广进
导 师: 高云智;尹鸽平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
关键词: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 阳极催化剂 膜电极 运行条件
分类号: TM911.4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SBFC)作为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具有理论电压高(1.64 V)、能量密度大、可采用非贵金属作为催化剂等优点,近几年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从阳极催化剂的制备、膜电极的制备工艺和电池运行条件等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提高燃料库仑效率的方法。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PtNi/C、AuNi/C、AuPt/C二元合金催化剂。EDAX结果表明各合金催化剂的金属载量和摩尔比均基本接近理论值。循环伏安和稳态极化的测试结果表明:三种二元合金催化剂的摩尔比均为7:3时催化性能最好,PtNi(7:3)/C在三种最优二元催化剂中性能最佳。采用XRD、XPS等手段深入分析了合金催化剂性能提高的机制。XPS结果发现,由于Ni的加入改变了Pt的电子状态,零价Pt的含量提高,这可能是其性能提高的原因之一。对于AuPt二元催化剂,Pt的加入可以使开路电势和峰值电位明显负移,峰值电流也有所提高。总的来看,合金化可以提高二元催化剂的性能,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实现了这一目的。对膜电极制备工艺的研究发现,阳极催化剂采用PtNi(7:3)/C时电池性能最好;催化剂的载量提高有利于性能的提高,但载量过高会增加电极厚度对燃料传输不利,最优载量为1 mg·cm-2;Nafion的加入在起到粘结固定催化剂的同时会牺牲部分活性位置,10 mass %的Nafion含量较为适宜;阳极扩散层中PTFE的含量不同可得到不同的憎水性,从而调节扩散层中憎水和亲水孔的比例,结果发现PTFE的含量为5 mass %时膜电极性能最好;扩散层碳粉起到整平的作用,为催化剂提供安全的工作场所,但碳粉载量过高反而使扩散层粗糙度增大,有裂缝出现,另外碳粉过厚对物料传输不利,最后得出碳粉最佳载量为1 mg·cm-2;电解质膜仍然以Nafion117膜最为适宜,AEM性能较差;对电解质膜预先进行Na+化处理有利于缩短膜电极的活化时间,同时提高膜电极的放电稳定性。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电池最大功率密度分别达到25.2 mW·cm-2(25℃)和54.8 mW·cm-2(60℃)。研究发现运行温度提高则电池性能大幅度增大,但实际应用时被动式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不宜超过60℃;阳极燃料NaBH4的浓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电池性能有利,但浓度过高时,因为燃料的渗透加重了阴极的极化,而且浓度高会导致燃料库仑效率下降,研究发现NaBH4的浓度为1.0 mol·L-1时电池性能最好;支持电解质NaOH既为电池提供电荷载体,又是NaBH4的稳定剂,同时还参与阳极电极反应,但NaOH浓度过高会导致燃料粘度过大反而使电池性能下降。结果表明:NaOH浓度为6.0 mol·L-1时为最佳;阴极的工作条件也会对电池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因为在电池中阳极极化较弱,阴极极化更为严重,采用纯氧的电池性能优于直接用空气,气体的加湿对电池性能有轻微改善;在采用阳离子膜作为电解质膜时,阴极会有NaOH的累积,及时清除阴极产生的NaOH可以改善电池长时间放电性能。为解决DSBFC燃料库仑效率低的问题,我们设计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膜电极,其阳极包含上下两个区域,可以使BH4-和H2同时在这两部分区域发生氧化反应,适当调整两部分区域的面积比例,可以在提高电池性能的同时使燃料库仑效率达到100%,目前条件下得到的最佳面积比例为3:1。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6 第1章 绪论 16-34 1.1 引言 16-17 1.2 硼氢化钠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17-20 1.2.1 硼氢化钠的基本性质 17 1.2.2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用于 PEMFC 17-19 1.2.3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简介 19-20 1.3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20-32 1.3.1 硼氢化钠电化学氧化机理 21-23 1.3.2 阳极催化剂 23-25 1.3.3 阴极催化剂 25-26 1.3.4 电解质膜 26-29 1.3.5 电池及电堆性能 29-31 1.3.6 硼氢化钠的制备和循环利用 31-32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32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课题来源 32-34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34-43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34-36 2.2 催化剂及研究电极的制备 36 2.2.1 碳载体的前处理 36 2.2.2 催化剂的制备 36 2.2.3 研究电极的制备 36 2.3 膜电极的制备 36-38 2.3.1 扩散层的制备 37-38 2.3.2 催化层的制备 38 2.3.3 质子交换膜的预处理 38 2.3.4 膜电极的热压 38 2.4 测试系统的建立 38-41 2.4.1 催化剂测试系统 38-39 2.4.2 燃料电池测试系统 39-41 2.5 电化学测试 41 2.5.1 循环伏安测试 41 2.5.2 稳态极化测试 41 2.5.3 极化曲线及恒电流测试 41 2.6 物理测试与表征 41-43 2.6.1 接触角测试 41-42 2.6.2 粘度的测试 42 2.6.3 扫描电镜和X 射线能量散射分析(EDAX) 42 2.6.4 X 射线衍射分析 42 2.6.5 X 射线光电子能谱 42-43 第3章 碳载二元合金催化剂制备工艺研究 43-74 3.1 碳载催化剂电化学测试体系参数的选择 43-48 3.1.1 测试温度的选择 44 3.1.2 CV 电位范围和扫速的选择 44-46 3.1.3 电解质溶液浓度的选择 46-47 3.1.4 i-t 曲线测试时间的选择 47 3.1.5 Nafion 溶液用量的选择 47-48 3.2 NaBH_4 在一元碳载催化剂上的CV 曲线分析 48-51 3.2.1 NaBH_4 在Pt/C 催化剂上的CV 曲线分析 49 3.2.2 NaBH_4 在Au/C 催化剂上的CV 曲线分析 49-50 3.2.3 NaBH_4 在Ni/C 催化剂上的CV 曲线分析 50-51 3.3 AuPt/C 二元合金催化剂的优化及分析 51-57 3.3.1 不同摩尔比AuPt /C 二元合金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51-52 3.3.2 AuPt(7:3)/C 催化剂性能提高的原因分析 52-54 3.3.3 热处理对AuPt(7:3)/C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4-57 3.4 AuNi/C 二元合金催化剂的优化及分析 57-63 3.4.1 不同摩尔比AuNi/C 二元合金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57-58 3.4.2 AuNi(7:3)/C 催化剂性能提高的原因分析 58-61 3.4.3 热处理对AuNi(7:3)/C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1-63 3.5 PtNi/C 二元合金催化剂的优化及分析 63-72 3.5.1 不同摩尔比PtNi/C 二元合金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63-64 3.5.2 PtNi(7:3)/C 催化剂性能提高的原因分析 64-70 3.5.3 热处理对PtNi(7:3)/C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70-72 3.6 三种最优化二元合金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72-73 3.7 本章小结 73-74 第4章 膜电极制备工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 74-103 4.1 阳极催化层制备工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74-84 4.1.1 阳极催化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75-79 4.1.2 阳极催化剂载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79-82 4.1.3 阳极催化层Nafion 含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82-84 4.2 阳极扩散层制备工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84-93 4.2.1 阳极扩散层PTFE 含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85-89 4.2.2 阳极扩散层碳粉载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89-93 4.3 电解质膜及其Na+化处理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93-102 4.3.1 电解质膜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93-98 4.3.2 电解质膜的Na+化处理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98-102 4.4 本章小结 102-103 第5章 运行条件对电池性能影响及复合膜电极研究 103-131 5.1 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103-106 5.2 阳极燃料溶液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106-114 5.2.1 NaBH_4 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107-110 5.2.2 NaOH 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110-114 5.3 阴极工作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114-120 5.3.1 氧化剂状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115-118 5.3.2 阴极产物对电池长时间运行的影响 118-120 5.4 新型复合膜电极的研制 120-129 5.4.1 DSBFC 燃料库仑效率分析 120-123 5.4.2 新型膜电极与传统膜电极的比较 123-126 5.4.3 新型膜电极的优化 126-129 5.5 本章小结 129-131 结论 131-133 参考文献 133-148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148-150 致谢 150-151 个人简历 151
|
相似论文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工艺的研究,TM911.4
- 预阳极化超薄碳糊膜电极的构建及应用研究,O657.1
- 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X703
- 直接液体燃料电池阳极电催化剂研究,TM911.4
- 膜电极涂层制作设备的开发与关键技术研究,TM911.4
- 风电场运行容量可信度评估与应用研究,TM732
- 基于CoTETA/C氧还原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工艺研究,TM911.4
- 直接肼燃料电池关键问题的研究,TM911.4
- 小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堆的研究,TM911.4
- SPE夹膜电极阴极电解葡萄糖合成山梨醇和甘露醇的研究,TQ243.4
- 常温下以甲烷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燃料的应用研究,TM911.4
- 石墨烯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O646.5
- 以石墨烯为载体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电催化剂研究,TM911.4
- 甲醇在Pt(111)表面及Pt-Sn(111)合金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TM911.4
- 硼掺杂金刚石膜电极电氧化降解对氯苯酚废水,X703
- 以石墨烯为载体制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研究,TM911.4
- 钒氧离子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TM911.4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Pt基合金催化剂的研究,TM911.4
- 小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研发,TM911.4
- 聚碳酸酯表面紫外光照定位银催化化学镀制备金属微器件的研究,TQ320.673
- H_2S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M91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 > 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 > 燃料电池 > 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