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集体林地市场流转研究
作 者: 樊喜斌
导 师: 张建国
学 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专 业: 森林培育
关键词: 集体林地 流转 市场 承包 宏观调控
分类号: F326.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8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集体林地是我国林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地市场流转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随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市场体系的逐渐完善,林地的价值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也为集体林地流转提供了有利环境。而集体林地市场流转的有效性是保护林地资源、带动林产业发展、遏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必要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土地市场的二元化结构,使得集体林地市场流转存在着产权结构不明晰、市场体系混乱、价格机制无效等问题,问题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集体林地价值得不到体现,集体林地资产难以激活、集体林地资源流失严重,严重破坏了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政策加快集体林地市场流转的制度改革、缩小国有林地市场和集体林地市场的各方面差异、保护林地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就成了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林地市场流转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入手,在林权理论的基础上,深入阐述集体林地产权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林地的市场体系。在对农村集体林地市场体系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阐述我国集体林地市场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对集体林地市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后,对林地市场的宏观调控展开研讨,针对目前我国林地市场宏观调控的现状,提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等调控手段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前面的讨论提出完善我国集体林地流转市场的对策建议,为集体林地流转市场的制度、政策、法规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中,以西部的甘肃省、中部的河南省(北方)和湖南省(南方)、东部的浙江省为例进行了调研,收取有效样本共计865份。通过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满意度分析法、规范意愿分析法等,着重对我国集体林地流转赖以存在的承包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完善措施等四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得出如下结论:(1)林地家庭承包制度是集体林地流转的基础。目前,集体林地流转尚处于发育阶段,流转规模比较小、经营周期比较短、抵御风险能力弱,部分地区的林地承包还不到位,需要深化改革,完善有关承包林地的利益分配机制,国家在多方面予以鼓励和支持。(2)集体林地流转符合林业发展的自然和经济规律,代表广大林农的意愿,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好、市场发育程度高、林业综合效益体现充分的南方省区,集体林地流转的趋向更加明显,群众意愿更加强烈、流转成效也更加突出,其做法值得肯定。(3)集体林地流转不仅是林地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更需要思想观念、组织管理、行政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转变,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发展潜力巨大。(4)集体林地流转要以不改变林地性质、不降低林业效益、不减少林农收入为前提。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是林地公益性的重要标志,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国家应继续实施该制度,并扩大面积,提高标准,尤其要推行按质论价的补偿机制,并切实做好各项政策落实,降低生产者经营成本和风险。(5)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集体林地流转的趋向将更趋明显、频度将更加增大、范围将更加广阔,特别是征占林地的问题将更加突出,要通过采取严格审批、提高林地补偿标准等措施,加大征占成本,防止和减缓林地流失,确保《全国林地保护和利用规划纲要》顺利实施。(6)集体林地流转要明晰集体林地流转的各项权利,规范林地产权流转,完善林地市场体系并提高中介和政府服务水平,加强公益性林地市场的宏观调控,重视经营性林地资源的保护,完善林地税收和财政支出,建立林地信用担保体系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21 第一章 绪论 21-32 1.1 选题的意义 21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28 1.2.1 林地产权研究综述 22-24 1.2.2 林地市场体系研究综述 24-26 1.2.3 林地市场的宏观调控研究综述 26-28 1.3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28-29 1.3.1 主要目标 28 1.3.2 主要内容 28-29 1.4 研究方法 29-30 1.4.1 文献法 29 1.4.2 理论分析法 29 1.4.3 实证分析法 29-30 1.4.4 统计分析法 30 1.4.5 比较分析 30 1.4.6 满意度分析法 30 1.4.7 规范分析法 30 1.5 论文的创新与讨论 30-32 1.5.1 论文的可能创新 30-31 1.5.2 研究讨论 31-32 第二章 中国集体林地产权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32-84 2.1 产权基本理论 32-35 2.1.1 产权概念的界定和内涵 32-34 2.1.2 产权制度的含义和功能 34-35 2.2 林权体系 35-39 2.2.1 林权概念的界定和内涵 35-36 2.2.2 林权分类 36-39 2.3 集体林地产权 39-49 2.3.1 林地产权的内涵 39-40 2.3.2 林地产权的分类 40-44 2.3.3 集体林地产权的特征 44-49 2.3.3.1 集体林地产权与土地财产权相同的产权特征 45 2.3.3.2 集体林地产权与土地财产权相异的产权特征 45-46 2.3.3.3 集体林地产权制度演变阶段划分 46-49 1.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形成的农民林地产权制度(1949~1953 年) 46 2.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来发展演化形成的“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集体所有制度 46-48 3.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下的林地产权制度 48-49 2.4 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实质 49-61 2.4.1 没有生态补偿的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实证分析 49-59 2.4.2 有生态补偿的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实证分析 59-61 2.5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61-65 2.5.1 调查样本的性别和年龄情况 61-62 2.5.2 调查样本的文化水平 62-63 2.5.3 被调查者家庭收入结构 63-64 2.5.4 被调查者家庭人口结构 64 2.5.5 被调查者家庭林业结构 64-65 2.5.6 被调查家庭人员中干部情况 65 2.6 调查乡镇内林地结构 65-67 2.6.1 调查乡镇内林地国家、集体和私有林结构 65 2.6.2 调查乡镇内集体林地三级所有的结构 65-66 2.6.3 调查乡镇内林地用途结构 66 2.6.4 调查乡镇内经济林的收入与一般的粮食作物收入之比 66-67 2.7 农村集体林地承包情况 67-74 2.7.1 农村集体林地承包规模情况 67 2.7.2 农村集体林业承包方式 67-68 2.7.3 农村集体林地承包鉴定合同情况 68 2.7.4 乡镇或村或村民小组的干部在对集体林地进行非平均承包经营时采用的承包方式 68-69 2.7.5 农民对承包需要合同的认可程度 69 2.7.6 集体林地承包中发放林地承包合同的好处 69 2.7.7 农民对目前集体林地家庭承包的总体情况满意度 69-70 2.7.8 农民对目前集体林地承包合同的发放及有关内容的明细程度满意度 70 2.7.9 村民小组的集体林承包到户情况 70-71 2.7.10 村的集体林承包到户情况 71-72 2.7.11 乡镇的集体林承包到户情况 72 2.7.12 集体林承包到户的好处 72-73 2.7.13 制约集体林地承包到户的因素 73-74 2.8 农民从未承包集体林地获益情况 74-77 2.8.1 农户家从未承包乡镇集体林中获得收益情况 74 2.8.2 农户家从未承包村集体林中获得收益情况 74-75 2.8.3 农户家从未承包村小组集体林中获得收益情况 75-76 2.8.4 乡镇内未承包的乡镇、村和村民小组的集体林地占总集体林的比例情况 76 2.8.5 农户家对从未承包集体林中获得收益满意度 76-77 2.9 家庭承包集体林的经营情况 77-80 2.9.1 家庭承包了林地后的经营方式 77 2.9.2 农民家庭承包了林地后的经营状况 77-78 2.9.3 农民家庭承包了林地后林木的生态效益情况 78 2.9.4 农民家庭承包了林地后林木的经济效益情况 78-79 2.9.5 农民家庭承包了林地后林木的社会效益情况 79 2.9.6 农民对家庭承包林地后经营管理的现状的满意度 79-80 2.10 本章调查实证小结 80-84 2.10.1 调查家庭基本情况小结 80 2.10.2 调查家庭所在地的林地结构情况小结 80 2.10.3 被调查家庭林地承包情况小结 80-82 2.10.4 农民承包林地经营情况小结 82-83 2.10.5 总体结论 83-84 第三章 集体林地流转市场体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84-107 3.1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的内容 84-89 3.1.1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主体 84-86 3.1.2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的客体 86-87 3.1.3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交易规则 87-88 3.1.4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中介机构 88-89 3.2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交易形式 89-95 3.2.1 农村集体林地所有权交易形式 89-91 3.2.2 农村集体林地使用权交易形式 91-95 3.3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体系 95-98 3.3.1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分类 95 3.3.2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体系结构 95-98 3.4 林地流转的调查 98-105 3.4.1 农民家庭从集体承包或转包林地情况 98-99 3.4.2 农民家庭从农民家庭转包林地情况 99-100 3.4.3 农民家庭将承包集体林转包给其他农民或集体的情况 100-101 3.4.4 林地流转的形式 101-102 3.4.5 制约集体林地流转的因素 102 3.4.6 集体林地流转鉴定合同的强烈程度 102-103 3.4.7 林地流转需要有关部门登记的需要情况 103 3.4.8 市场流转林地最大规模 103 3.4.9 通过市场流转经营林地的主体 103-104 3.4.10 农民对目前集体林地流转的现状满意度 104-105 3.5 本章实证小结 105-107 第四章 林地市场流转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107-151 4.1 林地对社会的多重效用 107-109 4.1.1 林地的经济效益——木材和林产品 107-108 4.1.2 生态效益 108 4.1.3 后备发展空间功能 108-109 4.1.4 生态景观 109 4.1.5 涵养水源功能 109 4.2 对林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 109-115 4.2.1 林地市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09-111 4.2.2 林地市场宏观调控的作用 111-115 4.3 林地用途管制 115-124 4.3.1 加强林地用途管制是保护林地的必然要求 115-117 4.3.2 林地用途管制过程中采用的方式 117-122 4.3.3 林地用途管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2-124 4.4 林地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分析 124-137 4.4.1 林地财政政策 125-132 4.4.2 林地金融政策 132-137 4.5 林地生态补偿调查 137-142 4.5.1 2006-2008 年林地生态补偿 137 4.5.2 农民期望的林地生态补偿 137-138 4.5.3 现实中林地生态补偿的计量依据 138-139 4.5.4 农民对林地生态补偿标准应该考虑因素的思考 139 4.5.5 转包林地生态补偿的对象 139-140 4.5.6 对农村集体生态林、私有生态林补偿标准的差异性 140-141 4.5.7 在生态补偿时对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的区别化 141 4.5.8 目前生态林业补偿存在的问题 141-142 4.5.9 农民对目前林地生态补偿的规定及标准满意度 142 4.6 林地征占补偿调查 142-144 4.6.1 发生过征占农村集体林地的情况 142-143 4.6.2 征占农村集体林地时的补偿方式 143 4.6.3 征占农村集体林地时的补偿分配 143 4.6.4 农民对目前林地征占补偿的规定及标准满意度 143-144 4.7 林木采伐许可证及限额采伐调查 144-148 4.7.1 解决林地承包者的自主决定采伐量和采代期与国家限制之间的矛盾 144-145 4.7.2 私有经济林经营过程中来自政府的干预 145 4.7.3 私有用材林林经营过程中来自政府的干预 145-146 4.7.4 私有生态林经营过程中来自政府的干预 146 4.7.5 私有林业经营过程中来自政府的主要干预 146-147 4.7.6 农民对目前林木采伐许可及限额采伐的规定满意度 147 4.7.7 林地经营面临的风险 147-148 4.8 本章实证小结 148-149 4.8.1 林地生态补偿小结 148 4.8.2 林地征占补偿调查小结 148-149 4.8.3 林木采伐许可证及限额采伐调查 149 4.9 本章小结 149-151 第五章 完善集体林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151-168 5.1 林地市场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51-153 5.1.1 目前集体林地流转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151 5.1.2 目前集体林地流转具体存在的问题 151-153 5.2 健全集体林地市场方面政府可以做的工作和完善的总体构想 153-154 5.2.1 政府在促进林地流转、健全林地市场方面可以做的工作 153-154 5.2.2 完善林地流转政策的总体构想 154 5.3 做好林地流转的法制建设和完善产权工作 154-158 5.3.1 建立健全集体土地流转的法制 154-155 5.3.2 明晰集体林地流转的各项权利 155-157 5.3.3 规范林地产权流转 157 5.3.4 规范集体林地收益分配 157-158 5.4 完善林地市场体系和发挥林地市场机制作用 158-159 5.4.1 构建农村集体林地市场的有机体系,清晰化各层次间的关系 158 5.4.2 建立国有土地和集体林地一体化的市场结构 158 5.4.3 完善农村集体林地市场的市场化机制 158-159 5.5 建立健全集体林地流转的服务体系 159-161 5.5.1 出台林地等级体系国家标准 159 5.5.2 积极探索并制定林地基准价格、林地宗地标定地价体系,提高估价信息化水平 159-160 5.5.3 完善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范林地市场产权评价、交易程序,严格资质审查 160-161 5.5.4 转变政府职能并发挥积极作用 161 5.6 完善集体林地流转宏观调控机制 161-166 5.6.1 完善林地规划 161-162 5.6.2 提高林地用途管制的有效性 162 5.6.3 加强农村集体林地市场宏观体系的整体自我激励,提高体系运作效率 162-163 5.6.4 完善林地财政政策 163-164 5.6.5 完善林地信用担保体系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164 5.6.6 做好公益性林地市场的宏观调控、重视经营性林地资源的保护 164-165 5.6.7 完善林地征收和限额采伐制度 165-166 5.6.8 建立林地宏观调控基金 166 5.6.9 积极防止调控对宏观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 166 5.7 做好林地流转的配套措施 166-168 5.7.1 加大宣传 166 5.7.2 加强林农的就业转移 166-167 5.7.3 加大林农的社会保障 167-168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68-170 6.1 结论 168-169 6.2 展望 169-170 参考文献 170-178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178-179 致谢 179
|
相似论文
- 民国时期北平城市粮食市场区位分布及其等级研究,K291
-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 西安市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市场需求现状的调查与研究,G831.3
- 中小型体育赛事营销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G80-05
- “社会代理人”:于有为和无为之间,D625
-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旅游行为特征分析,G647
- 中华校园团购网营销策略研究,F274
- 林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923.2
- 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模式研究,D632.1
- M公司精油护肤品营销策略研究,F274
- CE公司乙酸市场营销战略制定,F274
- 中材汉江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F274
- 辉山乳业集团进入大连市场营销策略研究,F426.82
- 乡镇事业站所改革研究,D630
- BHF公司营销战略优化研究,F274
- 以人为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中的引导作用,D648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银行员工职业道德培养研究,D648.1
- 太原市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G80-05
- 微硅粉行业市场分析及埃肯(中国)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F426.71
- 中国耐火材料制品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F274
- 糯米速冻食品发展前景分析,F426.8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部门经济 > 林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