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海州湾人工鱼礁区浮游生物变动分析

作 者: 杨柳
导 师: 孙满昌
学 校: 上海海洋大学
专 业: 捕捞学
关键词: 海州湾 人工鱼礁 浮游生物 环境因子
分类号: S95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工鱼礁的设置会改变投放海域的局部流态,使得投放海域产生上升流及涡流等流态。在上升流和涡流的作用下,底质中沉积的营养物质会再次进入到水体中,因而使海水中营养盐得到补充,营养盐结构得到优化。这些营养物质的变化会促进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进而通过食物链的传递,最终对渔业资源产生影响。本研究在对海州湾人工鱼礁海域的环境因子浮游生物进行采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及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定量分析来探讨人工鱼礁投放后对海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鱼礁区和对照区在浮游植物种类数上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种类相似性指数上差异显著(P<0.05),说明鱼礁区和对照区浮游植物在种类数上虽然差异不大,但在种类组成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2.投礁后鱼礁区浮游植物生物量高于对照区,为对照区的1.39倍;浮游植物生物量在季节变化上,呈现出夏季>秋季>春季的变化趋势。3.鱼礁区主要优势种优势度强于对照区,这导致了鱼礁区的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略低于对照区,但鱼礁区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要高于对照区,总体来讲鱼礁区物种较对照区丰富。4.基于2008年的调查数据,对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进行的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表眀,影响海州湾人工鱼礁投放海域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总无机氮、水温和透明度。主要浮游植物优势种牟勒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i)和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odiacus)的分布与磷酸盐密切相关。5.根据2009年春季和夏季的调查数据进行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春季影响浮游植物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可溶性无机氮(DIN)、BOD5和悬浮物(SS),而活性硅酸盐(SiO3-Si)、活性磷酸盐(PO4-P)和BOD5对夏季浮游植物丰度影响较大。6.除2008年之外,鱼礁区的浮游动物种类数均高于对照区;对照区浮游动物丰度为鱼礁区的1.28倍;动物丰度与浮游植物丰度未呈现一致的分布规律,可能是以下两个因素造成的:一直被看作是桡足类主要食物来源的硅藻对桡足类繁殖、生长和发育具有抑制作用;鱼礁区的浮游动物承受的摄食压力强于对照区;从季节变化来看,投礁前后的各年份,浮游动物总丰度均呈现出春季>夏季>秋季的趋势。投礁前浮游动物总丰度季节差异不显著(P>0.05),投礁后季节差异显著(P<0.05)。7.同浮游植物一样,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中,鱼礁区的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略低于对照区,鱼礁区更易形成优势种。但鱼礁区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要高于对照区,鱼礁区物种较对照区丰富。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引言  10-17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研究现状  11-16
    1.2.1 人工鱼礁资源增殖效果及机理研究现状  11-14
    1.2.2 浮游生物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现状  14-16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7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7-20
  2.1 调查时间、站位  17-18
  2.2 调查与采样方法  18
  2.3 数据分析方法  18-20
    2.3.1 本文在数据分析中采用的基本指数:  18-19
    2.3.2 本文中采用的主要分析软件及方法:  19-20
第三章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49
  3.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20-23
    3.1.1 种类的年际变动和对比  20-21
    3.1.2 种类的季节变动和对比  21-23
  3.2 浮游植物的数量分布  23-34
    3.2.1 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  23-24
    3.2.2 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时间分布  24-25
    3.2.3 各站位具体种类的生物量分布情况  25-34
  3.3 浮游植物优势种  34-37
    3.3.1 优势种的种类与分布  34-36
    3.3.2 优势种的季节更替  36-37
  3.4 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特征  37-38
  3.5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38-49
    3.5.1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38-43
    3.5.2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43-49
第四章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49-56
  4.1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49-51
    4.1.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变动情况  49-51
  4.2 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  51-52
    4.2.1 浮游动物总丰度的空间分布  51-52
    4.2.2 浮游动物总丰度的时间分布  52
  4.3 浮游动物优势种  52-55
  4.4 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特征  55-56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6-61
  5.1 浮游植物种类和生物量  56
  5.2 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  56-57
  5.3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57-58
    5.3.1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57
    5.3.2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57-58
  5.4 浮游动物种类和丰度  58-59
  5.5 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  59
  5.6 今后研究方向与建议  59-61
参考文献  61-66
致谢  66

相似论文

  1. 高位精养模式日本囊对虾生长及浮游生物演替规律,S968.22
  2.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X502
  3. 几种环境因子对尼罗罗非鱼受精、孵化及幼鱼生长的联合效应研究,S917.4
  4. 赣江流域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Q958.8
  5. 实时海洋浮游生物目标智能识别系统设计,TP391.41
  6. 骏枣光合生理特性研究,S665.1
  7. 环境因素对浮游生物脂肪酸影响的研究,X17
  8. 扇贝养殖海区浮游生物和大型海藻携带AVNV的检测及浮游生物多样性分析,S917
  9. 胶州湾中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变化研究,S932.4
  10. 应用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VNV)分子检测技术对其主要宿主的检测与分析,S944.43
  11. 中国蛤蜊和文蛤的繁殖生物学研究,S917.4
  12. 人工鱼礁建设过程管理及礁区管理的初步研究,S953.1
  13.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主要营养成分和生理变化对养殖水体中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S917.4
  14. 井冈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研究,S718.5
  15. 毛竹林下植物沿海拔梯度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S718.5
  16. PLC在昆明地区连栋玻璃温室温湿度控制中的应用研究,S625.5
  17. 六盘山香水河流域环境因子对土壤水时空分异影响研究,S152.7
  18. 基于RSSI的室内无线定位方案研究,TN929.5
  19.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F224
  20. 环境因子影响下铜和三丁基锡对3种浮游动物的致毒效应,X174
  21. 环境因素对黄河藻类生长影响的研究,X17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工程 > 增养殖渔业设施(栽培渔业设施) > 人工鱼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