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周德安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隔姜隔盐灸神阙法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 者: 刘慧林
导 师: 周德安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针灸推拿学
关键词: 周德安 “针灸六治”理论 “周氏针灸要方”理论 隔姜隔盐灸神阙法 中风后排尿障碍 急迫性尿失禁 学术经验继承
分类号: R24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是本学生跟随周德安老师学习三年来,对周老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较系统的学习总结。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周德安学术渊源、周德安“针灸六治”理论、“周氏针灸要方”学术观点、隔姜隔盐灸神阙法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的临床研究。1周德安学术渊源周德安老师在学术思想形成过程中,重视对《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中医典籍的学习,深受金针王乐亭、国医大师贺普仁、夏寿人等北京中医院针灸科诸多前辈影响,结合多年实践,逐渐形成了针灸治神、治痰、治痛、治风、治聋、治动的“针灸六治”理论。2“针灸六治”理论基本内容针灸治神、治痰、治痛、治风、治聋、治动的“针灸六治”理论,是周老师多年积累形成的针灸学术精华。周老师将治神作为六治之首,提出“治病先治神”的理论,是针灸治病的要旨;根据“怪病多痰”,提出针灸治痰法,广泛用于疑难杂症;针灸长于治痛,然痛病纷杂,辨治何以为宗?周老师以虚实、痛位、气血辨治,多种针具结合使用;风、动、聋概括了周老师擅长的三类疾病范畴,治风、治动、治聋包含对老年多发病中风、眩晕,儿童常见病多动症、抽动症和多发、难治病神经性耳聋、耳鸣等独到的辨治理论和方法。2.1治神周老师重视“神”的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神”法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周老师认为,神是脏腑生理功能、病理状态的重要外在表现,精神安定、情志舒畅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前提条件,提出“治病先治神”的学术观点,创立周氏针灸“四神方”,并扩大了金针王乐亭“五脏俞加膈俞”、“督脉十三针”和传统“开四关”等方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各种与精神、情志因素相关联的疾病,取得良好疗效。2.2治痰周老师提出要充分认识“痰”这一中医理论特有病理产物在疾病中作用,并建立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法。周老师认为“痰”邪最易阻塞气机、血脉、经络,涉及疾病广泛,治疗困难。据此创立了周氏针灸“化痰方”,广泛应用于中风、眩晕、癫痫、梅核气、精神异常、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2.3治痛周老师善治疼痛,主要根据疼痛部位和虚实论治。治疗以临近取穴、循经取穴、特定经验穴相结合。对于颈肩痛、腰痛等常见疼痛,创立了“颈四针”、“腰五针”等治疗经验方;周老师认为,疼痛主要由气滞引起,气滞形成主要与肝气郁结有关,通过疏肝理气、活血化淤达到止痛目的,创立了周氏“调气止痛方”,广泛用于多种疼痛的治疗。对于针具的选择,根据疼痛的虚实缓急,采用毫针、火针、艾灸、放血拔罐等,各有所宜。2.4治风治风包括治疗外风导致的面瘫,更主要指治疗内风扰动所致的诸如中风、头晕、癫痫、脏躁等疾患。针对中风病设有专门针灸处方。周老师对于“开四关”法有深刻的认识,对于肝阳上亢、肝风内扰、肝郁化火等证所致中风先兆、头晕头痛、惊痫抽搐、诸症常使用“开四关”法平肝熄风、清热泻火、镇静安神,取得良好疗效。2.5治动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是儿童常见病、疑难病。周老师将二者统一命名为“动证”,认为该病与中医理论的心、肝、脾、肺、肾均相关,临床分虚、实两型。实证病机为肝风内动、痰火扰心,治以化痰宁心,清肝熄风、镇静安神;虚证属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治以健脾益气、养血荣筋、补虚安神。由于儿童多动症患者注意力涣散、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周老师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常加用针刺开窍醒神穴位和益智安神中药。针药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特此提出针刺、中药应成为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主要手段。2.6治聋神经性耳聋、耳鸣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周老师擅长治疗耳聋、耳鸣,采用针药结合方法,70%可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其中20-30%获显著疗效。根据急性期和慢性期分期治疗,辨证主要分成虚实两型。突发性耳聋为实证,多属肝胆火旺型,治以清泻肝胆、通利耳窍;慢性耳聋耳鸣为虚证,多属肾精不足型,治以补益肝肾、镇静安神。3“周氏针灸要方”学术观点本学生通过对周老师诊治思路、处方特点深入思考,提出“周氏针灸要方”学术观点。本人在跟师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周老师运用针灸的安神、补益、祛痰、调气等功效,广泛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针对不同疾病,常使用一些通用性很强的针灸处方,包括针灸“四神方”、“调气止痛方”、“补中益气方”、“化痰方”等,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基础针灸方剂,掌握其要可提纲携领,运用得当则效如桴鼓。据此提出由“安神”、“补益”、“祛痰”、“调气”等方面要素组成的“周氏针灸要方”的学术观点,阐述其概念、应用范围、运用规律。在此还总结记录了周老师临床常用的、疗效显著的针灸处方。4隔姜隔盐灸神阙法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的临床研究在继承周德安老师灸法治疗中风病临床经验基础上,将隔姜隔盐灸神阙法创新应用于中风后尿失禁、尿频、尿急的排尿障碍患者,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明确该疗法可以有效改善中风后气虚、肾阳虚患者的尿失禁、尿急、尿频症状,提高中风后排尿障碍患者膀胱的功能容量,减轻护理者负担。主题词:周德安;“针灸六治”理论;“周氏针灸要方”理论;隔姜隔盐灸神阙法;中风后排尿障碍;急迫性尿失禁;学术经验继承目的1评价隔姜隔盐灸神阙法对中风后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2探索隔姜隔盐灸神阙法对中风后排尿障碍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尿失禁、尿频、尿急症状的住院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隔姜隔盐灸神阙法,每周治疗5次,治疗4周。对照组使用空白对照。记录治疗前、后72小时排尿日记,对尿失禁、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护理者被叫起次数、平均每次尿量等疗效指标和安全性进行观察记录,评价隔姜隔盐灸神阙法对中风后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隔姜隔盐灸神阙法治疗的患者,经知情同意,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探索隔姜隔盐灸神阙法对中风后排尿障碍患者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1治疗组45例、对照组22例完成观察。72小时夜间尿失禁人次,治疗组由1.09次减少至0.29次,对照组由0.91次减少至0.86次;白天排尿次数,治疗组减少1.78次,对照组减少0.68次;护理者夜间被叫次数,治疗组减少1.95次,对照组减少0.55次;平均每次排尿量,治疗组增加58.68m1,对照组增加13.87m1。以上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尿失禁比例由57.8%减少至22.2%,对照组尿失禁比例由54.5%减少至40.9%;72小时白天尿失禁次数,治疗组由2.44次减少至0.53次,对照组由1.68次减少至1.14次。以上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共24例治疗前进行了尿动力学检查,发现22例患者出现膀胱充盈期的逼尿肌不自主收缩,符合神经源性膀胱的尿动力学诊断标准。治疗4周后,9例患者进行了尿动力学复查,显示膀胱充盈期全部9例患者均出现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仍然符合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7例膀胱不稳定程度减轻,其中4例逼尿肌不自主收缩次数从治疗前3.25次,减少到1.75次;另3例患者膀胱最大测压容积平均提高了23ml。结论1本研究在继承周德安老师灸法治疗中风病临床经验基础上,将隔姜隔盐灸神阙法创新应用于中风后尿失禁、尿频、尿急的排尿障碍患者,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科学评价其临床疗效,明确该疗法可以有效改善中风后气虚、肾阳虚患者的尿失禁、尿急、尿频症状,减轻护理者负担。该疗法操作更简便,安全性高,适宜推广使用。2本研究证实,4周的隔姜隔盐灸神阙法治疗,可以提高平均每次排尿量58.68ml,提高了中风后排尿障碍患者膀胱的功能容量。膀胱功能容量的提升,是贮尿期膀胱逼尿肌稳定性提高的客观反映。膀胱贮尿期逼尿肌稳定性的提升,增加了每次排尿量,延长了排尿间隔时间,是尿失禁、尿急、尿频症状减轻的根本原因。3本研究治疗组9例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检查显示:隔姜隔盐灸神阙法可能有助于提高膀胱充盈期逼尿肌的稳定性。结合临床研究证实的隔姜隔盐灸神阙法可以提高平均每次排尿量,首次提出:每次平均排尿量是评价膀胱贮尿期功能的关键指标,应成为中风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评估的主要指标。4本研究疗程4周,更长疗程的疗效以及对尿动力学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明确。
|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5 一、周德安学术思想渊源 15-23 1 治病先治神 15-16 2 怪病多痰,针灸擅治 16-17 3 崇气虚血瘀理论,重补中益气之法 17-18 4 针刺手法,柔和舒适 18 5 针药并重,有机结合 18-19 6 针法灸法,相辅相成 19-20 7 异病同治,治病求本 20 8 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名医前辈的影响 20-22 8.1 金针王乐亭 20-21 8.2 国医大师贺普仁 21-22 8.3 其他老中医的影响 22 9 现代医学的影响 22-23 二、"针灸六治"理论基本内容 23-42 1 治神 23-26 1.1 "治病先治神"的含义 23 1.2 "治病先治神"理论的形成 23-24 1.3 "治病先治神"的法则及应用 24-25 1.4 "治病先治神"应用要领 25-26 2 治痰 26-27 2.1 痰之内涵 26 2.2 治痰方法 26-27 2.3 治痰法应用举例 27 3 治痛 27-33 3.1 头痛 28-30 3.2 腰痛 30 3.3 颈椎病导致疼痛 30-31 3.4 痛经 31 3.5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31-32 3.6 面痛 32-33 4 治风 33-37 4.1 针药结合治疗面瘫经验 33-35 4.2 针刺治疗中风经验 35-36 4.3 四关穴治风的临床应用 36-37 5 治动 37-39 5.1 针刺治疗抽动障碍 37-38 5.2 中药治疗抽动障碍用药规律 38-39 5.3 典型病案 39 6 治聋 39-42 6.1 耳聋、耳鸣的针灸治疗 40 6.2 耳聋、耳鸣的中药治疗 40-41 6.3 关于脑鸣的针灸、中药治疗 41-42 三、"周氏针灸要方"学术观点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42-46 1 "周氏针灸要方"学术观点的提出 42 2 常用"周氏针灸要方"应用简述 42-43 3 "周氏针灸要方"运用方法举例 43-44 3.1 针刺治疗童抽动障碍 43-44 3.2 抑郁症、焦虑症、失眠、梅核气、更年期综合征等情志病 44 4 其他常用"周氏针灸要方"临床应用 44-46 4.1 至阳、膈俞的应用 45 4.2 "针灸承气汤"在不同证型便秘中的应用 45 4.3 "背俞放血拔罐法"治疗多种皮肤病 45-46 四、隔姜隔盐灸神阙法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的临床研究 46-64 中文摘要 46-48 Summary 48-51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51-52 文献综述 52-64 第一部分:中风后尿失禁中医诊治研究进展 52-60 1 古代医学文献研究 52-54 1.1 病因、病机认识 52-53 1.2 古代文献中药及针刺治疗 53-54 2 现代中医文献研究 54-60 2.1 文献检索策略 54 2.2 病因、病机认识 54-55 2.3 针灸治疗 55-58 2.4 中药治疗 58 2.5 针灸联合中药 58-59 2.6 中风后尿失禁的中医治疗小结 59-60 第二部分 :中风后尿失禁西医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60-64 1 流行病学 60 2 中风后尿失禁的病因研究 60 3 中风后尿失禁的评估 60-62 3.1 排尿日记 61 3.2 尿垫试验 61-62 4 中风后尿失禁的治疗 62-64 4.1 药物治疗 62 4.2 骶神经电刺激 62-63 4.3 行为疗法 63-64 前言 64-65 1 临床资料 65 1.1 病例来源 65 2 诊疗标准 65-67 2.1 西医诊断标准 65 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65 2.3 纳入标准 65-66 2.4 排除标准 66 2.5 观察对象退出的处理 66 2.6 观察与评价指标 66-67 3 研究方法 67-68 3.1 研究设计 67 3.2 样本例数 67 3.3 随机方法 67 3.4 盲法 67 3.5 治疗方法 67-68 3.6 统计分析方法 68 3.7 质量控制 68 4 结果 68-72 4.1 一般情况资料 68-70 4.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疗效评价指标的比较 70-71 4.3 治疗组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及初步分析 71-72 4.4 安全性评价 72 5 结论 72-73 6 讨论 73-77 参考文献 77-81 小结 81-82 致谢 82-83 个人简历 83-84 附件 84-97
|
相似论文
- 周德安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取穴用药规律的研究,R246
- 河北省部分地区女性尿失禁流行病学调查,R181.3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微创治疗(病例报告),R699.7
- 电针治疗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R246
- 妊娠及阴道分娩后产妇盆底组织神经病理研究,R714.2
- 原络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R246
- 荥合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R246
-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R246
- 分期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R246
- 头部腧穴配合循经远近配穴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临床研究,R246
- 针刺治疗对中风恢复期伴发抑郁及肢体障碍的影响,R246.6
- 周德安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取穴用药规律的研究,R246
- 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R246.1
- 结核分枝杆菌Rv3807c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R246
- 鑱针耳背割治配合中药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R246
- 胆总管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针刺研究,R246.2
- 电针中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穴位特异性的研究,R246
- 针灸治疗肩周炎随机对照文献质量评价研究,R246
- 氟骨症脾肾论治针刺临床研究,R246.1
- 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针刺时间窗的研究,R246
- 针刺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调节幅度的影响,R246.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