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理论与实证分析

作 者: 冀县卿
导 师: 钱忠好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农地产权 结构变迁 制度绩效 农业增长
分类号: F301.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有研究从总体上充分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主体地位,并通过赋予农民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其权利责任利益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忽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形式下内含的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制度绩效的影响。透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一个可观察到的经验事实是:尽管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普遍采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形式,但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农地产权结构业已发生了变迁。农地产权结构不同,对当事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有别,当事人的行为选择域就会不同,制度绩效必然有异。因此,深入到农地产权结构内部,揭示农地产权结构的演化规律,研究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对制度绩效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深化产权理论研究,而且可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提供具有科学依据的政策启示。本研究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构建“产权结构——制度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重点分析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产权专用权和剩余权对制度绩效的影响。其次,运用构建的“产权结构——制度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揭示制度绩效的农地产权结构原因,寻找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最后,主要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然后逐一介绍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数据来源、技术路线、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围绕农地产权制度效应、农地产权变迁、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构想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回顾和评论。第三章:产权结构与制度绩效:一般分析。本章首先从理论上对制度、制度变迁、制度不完备性、产权、产权结构等基础概念进行梳理,然后对制度、产权、交易费用的逻辑关系以及制度不完备、产权残缺、制度绩效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产权专用权和剩余权对制度绩效的影响,据以架构研究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四章: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历史回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过程的历史回顾,从农地产权结构的视角较为系统地描述1978年以后衣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轨迹,通过对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路径的分析,初步揭示蕴藏于其中的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效率优先是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起点,这也构成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基准点。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一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拥有的都是承包经营权,但其内在的农地产权结构业已发生变迁,且变迁的基准是如何尽可能地发挥农地产权对农民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提高效率。1978年以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沿着不断强化农民土地产权的方向演进。无论是土地使用权,还是土地收益权或土地交易权,在政策选择上都更多地指向了农民,呈现出不断强化农民土地产权的特征。第五章: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全国数据的检验(1)——基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视角的分析。本章利用全国的数据、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的视角分析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对制度绩效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探讨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结构变迁对农业增长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1978-2008年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史实剖析中国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变迁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产权结构安排决定了经济当事人不同的行为选择域,并进而影响制度绩效。产权结构主要通过产权完整性和产权完全性两方面对制度绩效产生影响。由于农业生产的过程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过程,生产决策系统极为复杂,农民与农业生产的联系更紧密、更直接,赋予农民更多的农地使用权、收益权和交易权,使农民形成长期而又稳定的预期,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长期投资的积极性。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发生了农民层面上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不断增强的变迁。第六章: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全国数据的检验(2)——基于农地剩余权视角的分析。本章利用全国的数据、运用计量模型,从农地产权剩余权的视角分析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对中国农业增长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探讨农地产权专用权和剩余权变迁对农业增长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测定农地剩余权变迁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至1992年期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多地赋予了农民剩余索取权,农民并不拥有多少剩余控制权;1993年后,农民不仅获得了剩余索取权,而且获得了剩余控制权。由于与第一轮土地承包相比,第二轮土地承包赋予了农民更长的承包期、更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并在农民这一层面上实现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统一,所以,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更利于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通过明晰土地产权并赋予农民更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有助于实现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增长。第七章: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个案研究(1)——基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视角的分析。本章重点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视角分析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原因。在扼要总结产权结构影响制度绩效机理的基础上,从使用权、收益权、交易权三方面对比分析渌洋湖村家庭经营制下和土地股份合作制下的土地产权结构及其对当事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家庭经营制度赋予了渌洋湖村农民较完整的农地产权,但农地产权的完全性仍受到一定的限制,突出表现为农地使用权受限、农地收益权不充分、农地交易权不自由。与家庭经营制相比,渌洋湖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产权关系更为复杂,不仅土地产权完整性得到了保持,而且土地产权完全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带来可喜的制度绩效。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应该在保持土地产权完整性的同时,不断提升农地产权的完全性,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结构。第八章: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个案研究(2)——基于农地剩余权视角的分析。本章重点从农地剩余权视角分析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原因。在引入企业家才能这一变量的基础上,将企业家才能与剩余权配置结合起来,考察企业家才能、治理结构对制度绩效的影响,据此对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个案解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组织是一系列复杂的合约关系。企业家才能的发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家通过自身的默会知识感知组织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环境中不同的赢利机会,面对不确定性做出开创性、正确的决策,调动、整合资源,努力实现那些可能的赢利机会。而要发挥企业家才能,就必须赋予企业家企业控制权以实现企业控制权与企业家才能的匹配。但是,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家天然地具有机会主义倾向,为此,需要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一方面通过赋予企业家企业控制权,实现了企业控制权与企业家才能的匹配;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有效地抑制农民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第九章:主要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揭示深化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启示。研究者认为,农地产权结构对制度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提高制度绩效,就必须使当事人拥有的农地产权更完整、更完全,并赋予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主体剩余控制权。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业持续增长的关键,也是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原因。从本研究中我们得出的一个重要政策启示是:通过完善农地产权结构,明晰土地产权并赋予农民更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进一步降低农地产权残缺的程度,可以减少效率损失,实现中国农业的持续增长。这是深化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

全文目录


摘要  8-12
ABSTRACT  12-17
第1章 绪论  17-24
  1.1 问题的提出  17-19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9-22
    1.2.1 研究目的  19
    1.2.2 研究内容  19
    1.2.3 论文结构  19-21
    1.2.4 研究方法  21-22
    1.2.5 数据来源  22
  1.3 研究思路  22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2-24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2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2-24
第2章 文献综述  24-38
  2.1 农地产权制度效应  24-29
    2.1.1 农地产权制度的激励效应和配置效应  24-26
    2.1.2 农地产权制度的稳定性效应和完整性效应  26-29
  2.2 农地产权变迁  29-35
    2.2.1 农地产权变迁动因  29-30
    2.2.2 农地产权变迁主体行为  30-32
    2.2.3 农地产权变迁路径  32-34
    2.2.4 农地产权变迁模式  34-35
  2.3 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构想  35-36
  2.4 简要的研究述评  36-38
第3章 产权结构与制度绩效:一般分析  38-65
  3.1 制度  38-45
    3.1.1 制度:一个界定  38-40
    3.1.2 制度变迁  40-44
    3.1.3 制度不完备性  44-45
  3.2 产权  45-52
    3.2.1 产权:一个界定  45-48
    3.2.2 产权与制度绩效  48-50
    3.2.3 制度的不完备与产权残缺  50-52
  3.3 产权结构与制度绩效  52-62
    3.3.1 产权结构的决定因子  52-53
    3.3.2 产权完整性、产权完全性与制度绩效  53-58
    3.3.3 产权剩余权与制度绩效  58-62
  3.4 本章小结  62-65
第4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历史回顾  65-93
  4.1 1949-1978年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概略  65-67
  4.2 1978-1992年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  67-81
    4.2.1 农地使用权  70-72
    4.2.2 农地收益权  72-75
    4.2.3 农地交易权  75-76
    4.2.4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试验  76-81
  4.3 1993年至今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  81-92
    4.3.1 农地使用权  81-84
    4.3.2 农地收益权  84-89
    4.3.3 农地交易权  89-92
  4.4 本章小结  92-93
第5章 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全国数据的检验(1)——基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视角的分析  93-113
  5.1 引言  93-94
  5.2 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农业增长:理论分析  94-99
  5.3 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中国的经验  99-112
    5.3.1 农地产权完整性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  99-102
    5.3.2 农地产权完全性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  102-112
      5.3.2.1 农地使用权  102-107
      5.3.2.2 农地收益权  107-110
      5.3.2.3 农地交易权  110-112
  5.4 本章小结  112-113
第6章 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全国数据的检验(2)——基于农地剩余权视角的分析  113-125
  6.1 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与制度绩效:理论分析  113-115
  6.2 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一个假说  115-119
    6.2.1 1978年至1992年剩余权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  116-118
    6.2.2 1993年至2008年剩余权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  118-119
    6.2.3 剩余权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理论假说  119
  6.3 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与中国农业增长:经验检验  119-123
    6.3.1 计量模型、变量设定说明  119-120
    6.3.2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120
    6.3.3 模型估计及其结果分析  120-123
  6.4 本章小结  123-125
第7章 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个案研究(1)——基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视角的分析  125-135
  7.1 产权完整性、产权完全性与制度绩效:理论分析  125-126
  7.2 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农地产权结构:实证分析  126-134
    7.2.1 家庭经营制下渌洋湖村土地产权结构分析  127-129
    7.2.2 土地股份合作制下渌洋湖村土地产权结构分析  129-134
  7.3 本章小结  134-135
第8章 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个案研究(2)——基于农地剩余权视角的分析  135-146
  8.1 企业家才能、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与制度绩效:理论分析  135-138
  8.2 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剩余权配置:实证分析  138-144
    8.2.1 企业家才能、剩余权配置与土地股份合作制创新  138-141
    8.2.2 治理结构与土地股份合作制制度创新  141-144
    8.2.3 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制度绩效  144
  8.3 本章小结  144-146
第9章 主要的研究结论  146-149
  9.1 主要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146-147
  9.2 未来研究展望  147-149
参考文献  149-169
致谢  169-171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171

相似论文

  1. 城镇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问题研究,F301
  2. 网络互动与公共领域的重构,G206
  3. 金融组织结构变迁的动因分析,F224
  4. 永平铜矿企业激励机制研究,F426.1;F224
  5. 我国小产权房法律问题研究,D922.181
  6.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制度与其绩效的关系研究,F832.33;F224
  7. 家庭变迁的“合”与“分”,C913.1
  8. 长春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研究,F842.6
  9. 服务业跨国公司产权结构变迁研究,F719;F271
  10.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问题研究,F321.1
  11. 农地产权弱化下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F301.2
  12. 基于农民认知视角的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研究,F321.1
  13.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F321.1
  1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F320
  15.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土地征收问题研究,F301
  16. 论我国预算法的立法完善,D922.21
  17. 价格听证制度绩效研究,F726
  18. 探析我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F323.22
  19. 湖南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F327
  20. 公安机关文职雇员绩效管理对策研究,D631.1
  21.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研究,F32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土地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