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京派文学”与京味文化研究
作 者: 韩贞显
导 师: 王春荣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京派文学 新京派文学 新京味小说 新、老市民形象 多种审美形态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地位,而在其地域上衍生出来的“京味”文学则有着独特的文学和文化价值。京味文学的作家们--方面在发掘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情致,另一方面又在审视着由传统向现代艰难跋涉的转型时期的北京。于是,林斤澜、邓友梅、陈建功、苏叔阳、韩少华、刘心武、王朔、石康、刘恒等一批涵盖了老、中、青三代的北京作家,既师承老舍苦苦经营的“北京形象”,又发挥作家自己所把握的多种文化视角和创作思路,源源不断的创造出了大量的新京味作品。这些作品把北京的文化描写得细腻而精致,为研究北京文化打开了视野,开拓了思路。对于“新京派”文学和京味文化的研究在中国国内曾一度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作家们推出了大量描写北京城的人和事的作品,这对了解北京文化,了解一个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嬗变都是大有益处的,并且对审视一个民族自身的文化气质也是很有帮助的。“新京派”文学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京城文化,以“新京派”文学和京味文化为研究视点,不仅可以看清文学与一个城市的互为生命的发展线索,也可以帮助理清一种文学现象的内在发展逻辑以及其产生与消亡的原因。“新京派”文学与京味文化研究,找到了文学与文化发展的连接点,在这个连接点上生发出来的东西,可以说既包含一个文学流派的深刻思想内涵,也具有一种文化现象的包容广度,对认识和阐释地域文学或地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新京派”文学和京味文化这一属于中国的特定的文化现象,一直很少被韩国的研究者所关注,作为一个到中国留学的韩国学生,热爱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既是一种兴趣又是一份责任,而“新京派”文学和京味文化研究恰恰能帮助实现这一愿望。“新京派”文学和京味文化可以从一个很小的角度,打开中国古老文化的宽广视野,对于一个韩国留学生来说可以说是一项-举多得的研究,它不仅可以让更多的韩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也可以让中国人自身从一个更加客观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民族文化。‘新京派”文学和京味文化研究,以“新京派”文学为研究对象,以京味文化为研究视点,试图找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连接点,为进一步认识“新京派”文学和阐释京味文化找到突破点。“新京派”文学和京味文化研究其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以下几点:一、“新京派”文学在对传统的“京派”文学进行模仿与突破的过程中,也对整个京味文化进行了新的解构与重建。在这样一个“破”与“立”的过程中,“新京派”文学以其特有的姿态,对京味文化进行了全新诠释与演绎,其中对后现代手法的运用,对老北京形象的重新叙述,对京味语言的反复运用,都为我们再次理解京味文化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点;二、“新京派”文学与传统的“京派”文学一样,仍然难以摆脱与特定的北京城的关系,但与传统的“京派”文学不同的是,“新京派”文学在展现其与“京城”的关系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反叛传统的姿态,压抑、颓唐、骂、玩儿、贫嘴无处不在,这都体现出了“新京派”文学对于“京城”的独特姿态,而这种姿态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决绝。三、“新京派”文学对新市民文化的描写与对新市民形象的塑造也是本选题研究的创新点之一。“新京派”文学能够十分全面的具体的展现京城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它大量的描写了北京的新市民文化和塑造了大批的新市民形象。新市民那五、“顽主”、张大民等等,都成为了北京市民文化的代表,这些人物形象构成了一个系列,共同勾勒出了京味文化的发展轨迹。四,本课题在研究方法上,是以文学为切入点,把“新京派”文学这一现象置于京城文化、市民文化的关联域中加以研究,突破单纯的地域文学现象的研究思路,使学术视野更为广阔、深入。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1章 绪论 11-21 1.1 "京派文学"的起源 11-16 1.1.1 京派文学早期的酝酿与萌动 11-14 1.1.2 京派文学发展的成熟期 14-16 1.2 "新京派"的由来及其发展 16-19 1.2.1 八十年代的新京派创作与研究 16-17 1.2.2 九十年代关于"京味"的讨论 17-18 1.2.3 王朔给京味文学研究带来的新变 18-19 1.3 "新京派"文学在韩国的研究现状 19-21 第2章 "新京派"文学:京味文化的一种表征 21-28 2.1 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21-22 2.2 "京派"文学对现代京味文化的建构 22-24 2.2.1 老舍对"京派"文学的特殊意义 22-23 2.2.2 "新京派"文学作家对京味文化的建构 23-24 2.3 "新京派"文学对京味文化的解构与重建 24-28 2.3.1 "新京派"文学对"京派"文学的继承 24-26 2.3.2 "新京派"作家对京味文化的解构 26-28 第3章 "新京派"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 28-41 3.1 对"京城人"生存状态和文化品格的关注 28-31 3.2 以北京方言为中心的语体选择 31-34 3.3 喜剧与悲剧的交替演绎 34-37 3.4 小说与影视的互文性 37-41 第4章 "新京派"文学对"京城"文化的演绎 41-50 4.1 家的想象 41-43 4.2 束缚与反叛 43-44 4.3 失落与怀恋 44-46 4.4 成长与记忆 46-50 第5章 "新京派"文学对新市民形象的塑造 50-60 5.1 "老北京人"形象系列 50-53 5.2 "新北京人"形象系列 53-60 第6章 "新京派"作家各具特色的文学形态 60-92 6.1 以邓友梅为代表的"市井文学" 60-67 6.1.1 "新京派"与"市井文学" 60-61 6.1.2 邓友梅绘制的"清明上河图" 61-64 6.1.3 市井风情画的"京味"文化元素 64-67 6.2 以王朔为代表的"痞子文学" 67-78 6.2.1 调侃权威的文化价值取向 68-70 6.2.2 "顽主""痞子"形象的创构 70-75 6.2.3 戏仿和嘲谑的艺术手法 75-78 6.3 以刘恒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 78-84 6.3.1 刘恒与"新写实主义"文学潮 78-80 6.3.2 平民立场的"畸人畸事"叙述 80-82 6.3.3 贫嘴:对现实境况的夸张与超越 82-84 6.4 以石康为代表的"成长主题"小说(电视剧) 84-92 6.4.1 石康对"成长主题"的开掘 84-86 6.4.2 "奋青"形象系列塑造 86-88 6.4.3 "侃"和"损"的语言特色 88-92 结束语 92-94 参考文献 94-97 致谢 97
|
相似论文
- 论1945-1949年京派文学的重建、式微与终结,I206.6
- 禁锢与自由,I206.6
- 中国现代印象批评研究,I206.09
- 乐生境界,I206.6
- 民族文化重构与回归精神家园,I206.7
- 京派文学中的生死观,I206.7
- 林徽因与京派,I206.6
- “回不去的家”—30年代京派海派文学的“还乡情结”,I207.42
-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中国现代海派文学特征,I207.42
- 从传统乡土写实到现代乡土抒情,I207.42
- 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I207.42
- 多彩的塞北乡村画卷—何申小说论,I207.42
- 青蛇论,I207.42
- 新世纪以来西部小说的乡村叙事,I207.42
- 清末民初报刊言情小说研究,I207.42
- 对弱势群体生存况味的人性化书写,I207.42
- 民国时期新闻报道对通俗小说创作的影响,I207.42
- 近三十年中国儿童成长小说论,I207.42
- 余华《活着》中的死亡叙事及修辞处理,I207.42
- 反讽——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的修辞策略,I207.4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