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近三十年中国儿童成长小说论

作 者: 燕秀丽
导 师: 朱自强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儿童成长小说 成长的基本命题 成长仪式 大写的教育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八十年代以前主要集中在对成长视角下小说的研究,那时所谓的成长小说缺乏个人经历的描述,缺乏亲历性的自我心灵抒写,在叙事肌理和精神机制上,着力打造“新人”、“英雄”等人物形象系列,“个人”在那个时代是被隐没、被否定的。八十年代以后的成长小说中,“个人”被重新发现,对“个人”的发现由社会关怀推进到个体自我的关怀,填补了当代成长叙事的空白。当然,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作为儿童文学领域里的成长小说,八十年代以前的“教育工具论”不再占主导地位,作家们更加注重对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描写,这在表现成长时完成了一个跨越。全文分为三部分。绪论主要探索了从国外成长小说的发展来看成长小说的概念,主要是从德国、英国和美国三个国家成长小说的发展演变来梳理此概念。并且进一步梳理了建国以来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当代文学中所谓的成长主题小说的产生以及演变。再将范围界定在中国儿童文学的领域,将之与所谓的成长主题小说做本质的对比之后,得出中国儿童成长小说的概念。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叙事方式入手,分别分析了中国儿童成长小说中成长的基本命题和叙事的基本特征。发现大部分中国儿童成长小说都有对几个成长基本命题的书写,作家对叙事特征的重视和运用无疑增加了儿童成长小说的阅读魅力。第二部分侧重对中国儿童成长小说中的人物分析,对少年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精神诉求进行探寻,探讨他们怎样在生活中完成成长。所选文本主要是描写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主要是从身体裂变、心灵开启和成长仪式三个方面来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成长历程。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儿童成长小说中“大写”的教育进行思考。借助对当前风靡一时的所谓的成长小说的批判,反思什么才是儿童成长小说中的“大写”的教育以及它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这部分主要是通过两个作家作品个案的分析对比来突出主题,强调儿童成长小说中“大写”的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结语部分通过对各个时期的总结性描述对整篇文章做了一个总结性的归纳和概括,并在此寄希望于未来,坚信中国儿童成长小说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根据已有的理论依托,有力地阐释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成长过程,比较清晰地梳理出近三十年中国儿童文学领域里成长小说的发展脉络,也有一定的文本分析,并对儿童文学领域里成长小说中“大写”的教育进行思考和整理。本文还运用各种文本归纳的方法分析现象,总结原因,揭示现象掩盖之下的本质。真心希望此研究能对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0 前言  11-18
1 近三十年中国.几童成长小说叙事中的成长基本命题和叙事的基本特征  18-37
  1.1 近三十年中国儿童成长小说叙事中的成长基本命题  19-32
    1.1.1 成长基本命题的原型化  19-23
    1.1.2 成长的基本命题  23-32
      1.1.2.1 秘密:上锁的抽屉  25
      1.1.2.2 反抗父母  25-27
      1.1.2.3 初恋  27-30
      1.1.2.4 悲剧意识  30-32
  1.2 近三十年中国儿童成长小说的叙事特征  32-37
    1.2.1 儿童成长小说的叙事语境  33-34
    1.2.2 儿童成长小说中的叙事视角  34-37
      1.2.2.1 第一人称叙述角  34-35
      1.2.2.2 第二人称叙述角  35-36
      1.2.2.3 第三人称叙述角  36-37
    1.2.3 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37
2 近三十年中国儿童成长小说中的人物成长分析  37-49
  2.1 身体的苏醒  37-43
    2.1.1 观己  38-39
    2.1.2 观镜  39-41
    2.1.3 舞蹈  41
    2.1.4 观人  41-42
    2.1.5 对异性默默地凝望  42-43
  2.2 心灵的开启  43-46
    2.2.1 与长辈  44-45
    2.2.2 与同性朋友  45
    2.2.3 与异性朋友  45-46
  2.3 成长的仪式  46-49
    2.3.1 日常小事:大障碍  47-48
    2.3.2 性意识的觉醒  48-49
3 儿童成长小说中“大写”的教育及意义  49-57
  3.1 后现代大众文化下中国儿童成长小说创作的误区  49-52
    3.1.1 “媚俗”的廉价审美  50-51
    3.1.2“图像语言”与“成长”的简单化  51-52
  3.2 欲望时代的古典守望者  52-57
    3.2.1 少年:成长于纯净雅致的古典意境中  54-55
    3.2.2 女性:少年成长的精神引导者  55-56
    3.2.3 苦难: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56-57
4 结语  57-59
5 参考文献  59-61
6 致谢  61-62
个人简历  6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与研究成果  62

相似论文

  1. An Archetypal Interpretation of Holden\'s Rites of Initiation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I712
  2. 回归与超越,I712
  3. 论儿童文学的教育性,I207.8
  4. 亚当的重生,I561
  5.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6.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中国现代海派文学特征,I207.42
  7. 从传统乡土写实到现代乡土抒情,I207.42
  8. 用生命擦拭生命,I207.42
  9. 矗立的“象”—萧红、张爱玲小说意象比较研究,I207.42
  10. 达·阿尤尔扎纳小说研究,I207.42
  11. 孤独的狂放与追寻,I207.42
  12. 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I207.42
  13. 多彩的塞北乡村画卷—何申小说论,I207.42
  14. 论张贤亮小说的才子佳人模式,I207.42
  15. 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I207.42
  16. 战争激流与人性之舟,I207.42
  17. 日常与传奇,I207.42
  18. 论刘醒龙小说中的人文关怀,I207.42
  19. 路遥小说的平民意识,I207.42
  20. 颠覆与坚守,I207.42
  21. 中国知识分子无奈人生的内心独白,I207.4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