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国志演义》早期文本研究

作 者: 闵庚旭
导 师: 章培恒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元明清文学
关键词: 《三國志演義》 嘉靖壬午本 葉逢春本 異體字 史書引文 《三國志》異文
分类号: I207.41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5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三国志演义》嘉靖壬午本与葉逢春本被大部分学者公认为现存版本中最为接近《三国志演义》元祖本的文本。但至於此二本之先後问题以及各自的成书年代问题,有关学界一直存在争论。本稿以此二本之文本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语言分析与引书考证二种方法以试图解决以上二大关键问题。同时,对《三国志演义》元祖本的重要特徵——其创作方法及语言与引书方面的特点——进行探讨。本稿中具体的分析与考证见於第二章与第三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二章嘉靖壬午本与葉逢春本的文本比对之壹:语言分析主要依靠二本演义中巽体字用法及其统计数据进行语言分析。比如,在“元”与“原”、“交”与“教”、“箇”与“个”及“個”、“裹”与“里”以及“裡1”与“裡2”等几组異体字用法方面,二本演义之间出现明顯差異。得助于传统校勘学及近代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已对以上几组重要異体字用法的出现时期与顺序有了一定的了解。据此,本稿推测二本演义的先後关系与大致的成书年代。与此同时,仍然按照传统校勘学的方式进行若干词彙考证。本稿讨论的所有语言证据皆表明,葉逢春本的大部分文字大致反映较嘉靖壬午本更为早期的语言面貌。第三章嘉靖壬午本与藁逢春本的文本比对之贰:引书考证主要根据二本演义所引史害之间的異文及一种书——《三国志》——的历代異文进行引书考证。基於二本演义所引史书之间的異文,本稿初步确定《三国志演义》元祖本引书种类与其引用上的若干特点。与此同时,根据二本演义引文中的《三国志》历代異文,试图推测各自文本引用《三团志》的先後顺序及其具体时期。本稿进行的所有文献引用考证皆表明,嘉靖壬午本明顯为《三国志演义》明代修订文本,葉逢春本则大致保留《三国志演义》元祖本的引文特徵。限於目前的证据而言,《三国志演义》原本大概以同时参考《三国志》与《资治通鑑纲目》二书的方式结构全书的情节。《三国志演义》原本大概在明代分化为二种文本系统。其中,一种文本系统曾经主要根据另一种《三国志》文本对其底本的引文进行徹底修補,並且增加其它史书中有关三国故事的文字。同时,它亦对其底本的绝大部分文字进行嚴重的更改,使得其文本在词彙以及異字用法上更为符合常时的语言规範。此文本便是嘉靖壬午本的底本。另一种文本系统,由於通过漫长时间並经过不少传抄,产生极大数量的误、改字,但此类系统貌似始终保留元祖本的大致面貌,对其文本未作嚴重的修改。此本既仍保留其原本之古拙语言——文字与祠彙方面,又对其原本所引之史书古異文未作修正。此文本便是葉逢春本的底本。鑒于以上分析与考證,本稿认为《三国志演义》元祖本大概成书於明代初期。或者貌,在元代初步完成的《三国志演义》原本到明初经过大番修改之後成为元祖本——即现存所有版本的母本。以上结论与以往大部分研究者推测的内容基本上完全一致,本稿根据若干语言统计与文献实例来再次证明先行诸研究的结论。本稿的创新点如下:第一.分析先行诸研究的特点,並吸取其优点——即以统计的方式可以计量化、且方法论上相对科学的证据。第二.试图将校勘学与近代汉语学应用於《三国志演义》研究。第三.试图将《三国志》文献学应用於《三国志演义》研究。本稿初步确定二本演义的先後问题,並为嘉靖壬午本成书年代的时间上限的问题提供若干线索。以後需要增加有关证据的数量以确定葉逢春本成书年代的时间下限。

全文目录


中文提要  5-7
Abstract  7-10
第一章 绪论  10-15
  1. 研究综述  10-13
  2. 研究方法  13-15
第二章 嘉靖壬午本与葉逢春本的文本比对之壹:语言分析  15-57
  1. 巽字用法:统计与分析  16-54
    1.1 "元"与"原"  16-36
    1.2 "交"与"教"  36-44
    1.3 "箇"与"个"及"個"  44-50
    1.4 "褢"与"里"以及"裡1"与"裡2"  50-54
  2. 语言考證二则  54-57
    2.1 "禮任"  54-55
    2.2 "更兼"  55-57
第三章 嘉靖壬午本与葉逢春本的文本比对之贰:引书考證  57-115
  1. 共同评论  58-73
    1.1 六条陈夀评  58-66
    1.2 二條裴松之论  66-70
    1.3 二條习鑿齿论  70-73
  2. 其他共同正文  73-104
    2.1 《三国志》  73-93
    2.2 《资治通鑑纲目》与《三国志》  93-104
  3. 小结:以"演义所引《三国志》異文考證"为中心  104-115
    3.1 前二节引书考證之结论  105-107
    3.2 前二节引书考證之馀论  107
    3.3 演义所引《三国志》巽文考證  107-115
第四章 结论  115-117
  1. 嘉靖壬午本与葉逢春本的文本特徵总结  115-116
  2. 嘉靖壬午本与葉逢春本的先後问题以及各自文本的成书年代问题  116
  3. 馀论  116-117
参考文献  117-122
後记  122-124

相似论文

  1. 唐代佛徒墓志异体字研究,K877.45
  2. 北朝石刻隶书研究,K877.4
  3. 魏晋南北朝简牍文字研究,K877.5
  4.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三)》异体字研究,H124.3
  5. 宋本《玉篇》历史汉字传承与定形,H121
  6. 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H121
  7. 魏晋南北朝石刻异体字表义构件换用研究,H124.3
  8. 张家山汉简异体字研究,H124.3
  9. 《居延汉简》异体字研究,H124.3
  10. 《阜阳汉简》文字研究二题,H121
  11. 《宋本玉篇》异体字例释,H124
  12. 两汉石刻文字研究,H121
  13. 秦简异体字整理研究,H124.3
  14. 宋本《玉篇》异体字研究,H162
  15. 西周金文与传世文献同词异字研究,H121
  16. 《广韵》异体字研究,H124.3
  17. 《三国志演义》诸葛亮形象生成史,I207.413
  18. 《三国演义》诠释史论,I207.413
  19. 试探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的悲剧意识,I207.413
  20. 论《三国演义》中的军事谋略描写,I207.41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古代小说 > 《三国演义》研究与评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