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魏晋南北朝简牍文字研究

作 者: 郑婕
导 师: 臧克和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简牘 隷楷字 異體字 構形系统
分类号: K877.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6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楷字的發展成熟階段,確立了楷字定形的基礎。該時期上承漢代隸變成熟期,下啓在隸書蛻變中產生的楷書、行書、草書字體,是今文字系統形成的關鍵環節,在漢字尤其是楷字發展史上佔有十分特殊的地位。魏晉南北朝時期也是書寫載體由簡牘向紙質過渡的交替時期,簡牘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是被大量使用的最後一段時期。而且這一時期簡牘的使用者多為中下層官吏、武士,書寫工具採用毛筆,可以反映出社會用字情況的真實面貌。但是,由於該時期社會用字載體複雜,有關簡牘材料類型相對零散,真正從楷字發展的角度進行系統調研的工作顯得相對薄弱。基於此,開展以簡牘為載體的中古楷字發展的定量調查研究,梳理古文字到今文字階段的傳承演變情況,是彌補楷字發展過程的重要缺環。因此,本文將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作為調查研究對象。為了克服該時期出土文字材料類型複雜而零散帶來的困難,本文首次實現有關簡牘文字資料庫,以構建魏晉南北朝實物語料庫作為調研的平臺,以確保資料分析科學準確。调查表明,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是走向成熟階段的楷字,它的筆畫系統已經形成,但還不完善,筆畫的形態和數量還不固定;構件系統也已經構建起來,但還不成熟,構件的形態、數量和位置也不確定。從字體風格來看,是處於由隸書向楷書過渡階段的文字,即隸楷文字。這批文字材料,很難判斷某個字是隸書或是楷書,將它們定位為帶隸意的楷字或是带楷化進程中的隸書更為恰當。也正是由於這一時期朝代更迭與字體過渡的時代背景,導致此時異體字頻出。從構形系統來看,義音組合模式仍是最主要的構形方式,約有52%的漢字採用義音組合模式。標義構件是最活躍的構字成分,有標義構件參加構形的漢字約佔到總數的78.6%;記號構件參與構字的比重逐漸增大,有記號構件參與構形的漢字約佔到總數的33.3%。從構形理据度來看,明顯低於古文字階段,但仍有70%以上的漢字具有可分析的構形理据,所以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仍然是表意文字。本論文分為六章及附表。第一章概述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的出土及研究情況。第二章著重分析從字體角度描寫這批文字的整體面貌,從筆畫層面與構件層面分析縂的字體風格。第三章著眼于異體字,從整字、構件、筆畫三個層面描寫異體字形成的原因,並統計各原因形成異體字的比重,從而得出魏晉南北朝時期簡牘異體字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構件層面,約有52.1%的異體字因構件的變異、增減、移位、替换而形成。第四章對構形系統進行描寫,分析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的構件功能、構形模式,得出這批文字材料的構形特點。義音組合模式是最主要的構形模式,約有52%的漢字採用義音組合模式。標義構件是最活躍的構字成分,有標義構件參加構形的漢字約佔到總數的78.6%;記號構件參與構字的比重逐漸增大,有記號構件參與構形的漢字約佔到總數的33.3%。第五章對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的構形理据進行分析,得出這批文字材料構形理据的保留程度。構形理据度較古文字階段有明顯下降,但仍有70%以上的漢字具有可分析的構形理据。第六章比照《說文解字》與《玉篇》所收字頭,分析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用字的傳承與新增情況,與《說文解字》收字相比,新增108字,其中有101個字被《玉篇》所收錄;並从文字發展史角度對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進行定位描述。附錄“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構形分析表”,羅列這批文字的原始圖片、構件拆分情況、構形模式及構形理据保留程度。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1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緒論  11-25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簡牘材料概述  11-15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的研究現狀  15-19
  第三節 本文的研究范围、方法和目標  19-25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簡牘文與字體問題  25-53
  第一節 字體與影響字體的相關因素  25-32
  第二節 隸書與楷書  32-35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簡牘文與"隸楷"字體  35-53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簡牘異體字  53-83
  第一節 异体及魏晉南北朝簡牘異體字  53-58
  第二節 異體字的類型  58-77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簡牘異體字的成因及隸楷选择原則  77-83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構形系統分析  83-101
  第一節 筆畫層面的構形分析  83-84
  第二節 構件層面的構形分析  84-94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的構形模式  94-101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構形理据  101-111
  第一節 漢字的構形理据  101-102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構形理据測查  102-107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構形理据的弱化  107-111
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簡牘文字的歷史地位  111-119
  第一節 隶楷文字的歷史地位  111-113
  第二節 研究意義  113-119
參考文獻  119-124
魏晋南北朝简牍文字构形分析表  124-240
后记  240

相似论文

  1.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K235
  2. 魏晋南北朝妇女研究,K235
  3. 从郭璞及其作品透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信仰,I206.2
  4. 唐末五代道教思想的社会历史观研究,B958
  5.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太子监国制度研究,K235
  6. 庄子对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的影响,I207.22
  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侠与任侠之风,K235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服饰研究,J523.5
  9. 魏晋南北朝后妃制度研究,D691
  10. 魏晋南北朝道教对科技发展的影响,B958
  11. 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品评标准研究,J209.2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女性化审美现象研究,J509.2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科技史料研究,J609.2
  14. 魏晋南北朝墓志铭流变及文体特征研究,K877.42
  15. 鲁迅与魏晋南北朝小说,I207.41
  16. 魏晋南北朝广东佛教的传播与分布,B948
  17. 南朝的社会与法律,D929
  18.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的特征及其影响,B948
  19. 魏晋南北朝隋唐道医关系探究,B958
  20. 从“夷夏之辨”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儒、佛道之争,K235
  2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泰山羊氏,K820.9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古书契 > 竹木简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