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重庆市农村客运预测分析研究

作 者: 罗伟
导 师: 吴宏伟;简晓春
学 校: 重庆交通大学
专 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关键词: 交通 农村客运 客运量预测 灰色预测 出行方式 运力投放
分类号: F224;U492.4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7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重庆市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和全面实施“314”总体部署的关键时期,重庆范围内掀起了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和着力构建“五个重庆”的高潮,这给公路交通行业,特别是农村客运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升级,农村居民的出行越来越便利,着力解决群众难出行这一问题,使得农村公路在交通运输行业体现其应有的功能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了解农村客运未来发展趋势,对重庆市全面实现“314”总体部署、统筹城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论文调查了农村客运的现状,探索了农村客运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农村客运的特点,对比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农村客运量预测模型,挖掘其优劣性,再找出农村客运量的影响因素,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选取影响最大的GDP、农业人口数量进行灰色预测,再结合往年公路客运量对重庆市未来5年的农村公路客运量进行GM(1,3)灰色预测,并进行了误差和精度检验。其次,论文对农村居民出行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农村居民出行的特点,对出行方式进行了比较,找出影响农村居民出行的宏观和微观因素,运用非集计MNL模型对农村居民出行方式进行预测。通过对出行方式的预测,把握其基本规律和特征,探求农村人口出行规律,掌握农村人口对出行工具的偏好,为农村客运线路运力配置建立基础。最后,论文对农村公路线路进行了简单的分级,找出线路运力配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主干线配车计算公式、支线配车策略,创新性的提出了如何进行区域内运力配置的配合。论文重点对影响农村客运量的因素进行了关联度分析,预测了未来几年的重庆市农村客运量,然后预测分析了农村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提出了农村客运线路运力的配置公式,对指导农村客运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论  9-14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9-10
    1.1.1 研究背景  9-10
    1.1.2 研究意义  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0-1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1-12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4
    1.3.1 研究内容  12
    1.3.2 技术路线  12-14
第二章 农村客运预测相关理论  14-31
  2.1 农村客运概述  14-15
    2.1.1 农村客运定义  14
    2.1.2 农村客运特点  14-15
  2.2 农村客运预测方法综述  15-17
    2.2.1 预测的原理  15-16
    2.2.2 预测方法的分类  16-17
    2.2.3 预测的步骤  17
  2.3 客运量预测方法  17-23
    2.3.1 常用的客运量预测模型  17-21
    2.3.2 客运量预测模型的比较  21-23
  2.4 居民出行方式预测模型  23-29
    2.4.1 集计模型  23-26
    2.4.2 非集计模型  26-29
    2.4.3 预测模型分析  29
  2.5 本章小结  29-31
第三章 重庆市农村客运量预测  31-49
  3.1 重庆市农村客运现状  31-33
    3.1.1 农村客运现状  31-32
    3.1.2 农村客运发展存在的问题  32-33
  3.2 农村客运量影响因素分析  33-34
    3.2.1 人口因素  33
    3.2.2 经济水平因素  33
    3.2.3 产业结构因素  33-34
    3.2.4 城镇化建设因素  34
    3.2.5 政策因素  34
  3.3 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分析  34-38
    3.3.1 影响因素关联度确定  35-37
    3.3.2 影响因素关联度分析  37-38
  3.4 灰色预测模型GM  38-41
    3.4.1 GM(1,1)模型的描述  38-39
    3.4.2 GM(1,1)模型的建立  39-40
    3.4.3 GM(1,N)模型  40-41
  3.5 重庆市农村客运量预测  41-47
    3.5.1 重庆市 GDP 预测  41-43
    3.5.2 重庆市农业人口数量预测  43-44
    3.5.3 重庆市农村客运量预测  44-47
  3.6 本章小结  47-49
第四章 农村居民出行方式预测  49-66
  4.1 农村居民出行相关概述  49-51
    4.1.1 农村居民出行概述  49-50
    4.1.2 农村居民出行的特点及比较  50-51
  4.2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51-54
    4.2.1 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宏观因素  51-52
    4.2.2 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微观因素  52-54
  4.3 出行方式预测模型的建立  54-65
    4.3.1 模型的构建思路  54-57
    4.3.2 选择枝和影响变量的确定  57-58
    4.3.3 模型参数的标定  58-60
    4.3.4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60-65
  4.5 本章小结  65-66
第五章 农村客运线路运力配置  66-72
  5.1 农村客运线路分级  66
  5.2 运力配置的影响因素  66-68
    5.2.1 农村道路客运量  66
    5.2.2 运价制定  66-67
    5.2.3 政策引导  67
    5.2.4 经济发展  67
    5.2.5 运距长短  67
    5.2.6 时节周期  67-68
  5.3 主干线配车分析  68-69
  5.4 支线配车分析  69
  5.5 区域内运力配置配合  69-71
  5.6 本章小结  71-72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72-74
  6.1 主要结论  72-73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3-74
致谢  74-75
参考文献  75-78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科研项目  78

相似论文

  1.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2. 广州市城市扩张过程及热环境演变研究,X16
  3. 学生上学交通问题调查研究,G639.2
  4. 福建自驾车旅游空间开发格局研究,G895
  5. 江苏省秸秆资源评价与规模化能源利用发展研究,S38
  6. 基于EMD的车牌识别方法及应用,TP391.41
  7. 基于粗糙集的城市区域交通绿时控制系统研究,TP18
  8. 基于车载3D加速传感器的路况监测研究,TP274
  9. 基于运动目标轨迹分析的智能交通监控系统,TP277
  10. 基于智能视频检测技术的交通灯控制,TM923.5
  11.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D922.14
  1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F542
  13. 基于Ad Hoc网络道路交通安全监控系统高速数据传输的研究,TN929.5
  14. 轨道交通车辆轴承故障诊断分析与研究,U279.3
  15. 基于车牌识别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91.41
  16. 基于视频的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TP277
  17. 新建轨道交通项目对周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分析,U239.5
  18. 中央商业区综合性广场交通影响分析研究,U12
  19. 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F224
  20. 智能交通监控视频中车型检测与分类方法的研究,TP391.41
  21. 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研究,D922.296;D927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 > 运营技术 > 旅客运输 > 旅客运输组织与管理 > 客流和客运量调查与预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