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研究

作 者: 李丹
导 师: 徐晓风
学 校: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解放 西方女性主义 中国化
分类号: D44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甚多,但论及妇女问题的专著却很少见,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被公认为关于妇女问题的代表作,其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散见于其它著述文章各处。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历史进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探讨了妇女问题的演变和妇女问题的产生过程及其基本规律,指出了妇女解放的道路和途径,提供了研究妇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认真解读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的意义不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政治纲领与政治策略,而在于它为妇女解放提供了总体目标与总体思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政治层而,更是展现在它所具有的恒久意义的理论学术层面。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从两大部分来建构文章的主题。一是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思想总结,二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研究启示。针对新时期中国社会需要解决的现实妇女问题,以理论指导实践,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奠基者,马克思、恩格斯的妇女解放思想。他们在《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几十篇论文和书信中都提到了妇女问题。在这些书稿和文章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妇女地位的演变和受压迫根源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妇女解放的途径和道路,他们从人的解放的高度来认识妇女解放,并把妇女解放纳入到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中,因而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对世界范围的妇女理论和实践具有深远意义。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从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为起始,详尽的分析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马克思在给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信中,明确的指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和妇女社会地位的不可分割的关系,高度评价了妇女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是恩格斯依据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发表的对妇女解放问题分析得最系统、最全面、最集中的代表著作。这本著作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形成。第二部分,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德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作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运用者,倍倍尔、蔡特金的妇女解放思想。倍倍尔的《妇女与社会主义》无可争议地被看做是社会主义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行动指南,在以前苏联为首的原社会主义阵营中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正像俄国的妇女问题专家柯伦泰对此书的评价“这确是一本劳动妇女的圣书,它不但将马克思、恩格斯要说的话都说了,即使第三国际对劳动妇女的政策,亦更精细的通俗地将它活现于纸上,尤其将他们的立场,用丰富的历史材料来加以证明,将妇女问题的本质明确地说明了。”克拉拉·蔡特金是德国社会主义妇女解放事业的创始人,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者,被誉为“无产阶级妇女运动之母”。她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运用于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有一定世界影响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在她撰写的大量文章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劳动妇女宣传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她指出“妇女千百年来社会地位低下的原因,不能在男人制定的法律中寻找,只能在由经济状况决定的财产关系中寻找。”“无产阶级只有不分性别地团结在一起才能获得解放,吸收广大妇女参加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是社会主义理想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之一”。第三部分,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俄国的发展,其代表人物也被称为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实践家,列宁利斯大林。称为是实践家即是表明了在他们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由科学变成了现实。早在十月革命前,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就十分重视妇女问题,支持俄国妇女起来斗争,并把妇女解放纳入到无产阶级解放的斗争实际中。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力图在改造社会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主张,他亲自参与制定了贯彻男女平等原则和解放妇女的法律法规,指导政府吸引广大妇女参加社会生产活动,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活动,满腔热诚地为妇女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他的一系列著作如:《全俄女工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致女工》、《迎接国际妇女节》等文章中都表露出要使妇女得到彻底的解放,必须首先保证妇女同男子在法律上的完全平等的重要思想。后来,他又提出“我们要使女工不但在法律上而且在实际生活中都能同男子平等”等等很多富有实效的理论主张。斯大林也在多次讲话中号召广大妇女参加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并且在他的领导实践中,很好的把列宁的妇女解放思想继承发扬下去了。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其给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带来的深远影响。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我国的一些仁人志士就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熏陶,十分关注妇女解放运动,像李大钊、陈独秀、李达、向警予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分别用新的理论观点来阐释和解决中国的妇女问题,不仅给中国妇女的解放道路指引了正确的方向还为后来毛泽东妇女思想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毛泽东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领军人物,其主要贡献不仅体现在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军事理论等方面,还有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实践上,其妇女思想也经历了萌生,形成,成熟,继续发展这样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历经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直至新中国建国初期这样的发展历程,其为妇女运动制定的方针、政策都体现出他的妇女理论的科学性,全面性,正确性的特征,中国妇女的解放是伴随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获得成功的,因而可以说毛泽东是引领中国妇女获得解放的第一人。他的杰出贡献表现在使“男女平等”得到了法律上的认可。继毛泽东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根据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形势,提出了不同的有建设性的关于妇女解放和妇女发展问题的观点主张,针对各个时期我国妇女存在的问题给予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们的理论纲领不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而且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努力使“男女平等”由法律上平等逐步实现事实上的平等,领导中国妇女获得彻底的解放。第五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西方女性主义在当代的交汇。这部分主要通过介绍活跃在世界论坛上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的概括,来继而比较研究其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差异,应明确一点,虽然西方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无论在观点学说还是理论渊源上都有很大不同,呈现出流派林立,观点纷呈的局面,但我们应该吸纳其中的积极成果能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并且马克思主义也是当代女性主义的思想渊源,西方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许多观点都加以接受和吸收。例如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之中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此派别的观点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与女性主义的性别分析结合起来,才能探讨妇女受压迫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也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其代表人物南希·费尔斯通,认为女性处于从属的、受压迫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并不是因为社会或个人本来就有的概念和意识,而是因为女性长期从事受他人支配的从属的工作,因而造成社会和自我意识发生相应的改变而引起的。这些研究成果都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和西方女性主义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关注和吸纳西方女性主义的合理成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第六部分,是本篇论文理论上的升华,从前五部分的纯粹的理论探讨和理性阐释到这一部分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实践意义。本章节从两个视角来论述其当代价值,一个是就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本身,要求其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开拓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的新视阈,这样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首先,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体系存在的必然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当前存在的妇女问题与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产生时的妇女问题相去甚远,我国国内出现的一些新的妇女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找不到现成的解说,因而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方法进行科学地解析和论证,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其次,表现在建构新兴学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女性学学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作为中国女性学的理论根基和方法指南引领女性学的研究与发展。另一方面,其当代价值体现在中国本土的妇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通过以上五个部分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积淀,构建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妇女理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道路。这里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就是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问题。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解放的关键,这就需要结合前面我们所知晓的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男女平等”问题的合理见解,取其精华,为我所用,逐一的革除在中国妇女解放道路上存在的重重障碍。同时在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在我国所处的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针对中国妇女的发展问题进行探究,进而总结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建设的可行性方案,使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真正的体现出其当代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7-11
Abstract  11-17
第一章 绪论  17-26
  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根据  17-18
  二、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清理与总结  18-20
  三、本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20-22
    (一) 唯物辩证的方法  20-21
    (二) 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相统一的方法  21
    (三) 解读文本与深入实践相统一的方法  21
    (四) 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的方法  21-22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2-23
  五、研究难点  23-26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奠基者:马克思、恩格斯的妇女解放思想  26-42
  一、"异化"—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妇女的"他者"地位  26-29
  二、从"现实的人"出发,解读唯物史观视域下性别压迫的原因  29-31
  三、关于"两种生产"不平衡性问题的探讨  31-38
    (一) "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  32-35
    (二) 物质条件的改变使人们的家庭关系结构发生变化  35-36
    (三) 私有制条件下,男女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为阶级对立  36-37
    (四) 废除私有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未来妇女获得解放的根本趋向  37-38
  四、妇女解放的最终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8-42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倡导者:倍倍尔、蔡特金的妇女解放思想  42-70
  一、倍倍尔的妇女解放思想  42-54
    (一) "被压迫是妇女和工人共同的命运"  42-45
    (二) "一切社会的从属和被压迫都起因于被压迫的经济从属,妇女已久处于这种经济从属地位"  45-48
    (三) "资本主义社会,妇女被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男人,然后才是妇女  48-52
    (四) "未来属于社会主义,而首先属于工人和妇女"  52-54
  二、蔡特金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  54-70
    (一) "社会党人必须认识到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妇女劳动是必要的"  55-57
    (二) "无产阶级只有不分性别地团结在一起,才能争取解放  57-59
    (三) "我们坚决地劝告每一个有觉悟的无产阶级成员反对以任何形式对请愿书的支持"  59-60
    (四) "社会主义政党必须建议在立法机构里要有妇女选举权,必须在宣传工作中坚持并坚决代表妇女利益"  60-70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实践家:列宁、斯大林的妇女解放思想  70-89
  一、列宁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  70-79
    (一) "我们要使女工不但在法律上而且在实际生活中都能同男工平等"  71-74
    (二) "主张女工争取选举权时,不要同资产阶级中主张男女平权的人联合,而要同无产阶级的阶级政党联合"  74-75
    (三) "没有广大劳动妇女的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可能的"  75-77
    (四) 列宁在妇女解放实践方而的主要贡献  77-79
  二、斯大林对列宁妇女解放思想的继承—"实现伊里奇(列宁)的伟大遗训"  79-89
    (一) "任何一次重大的解放运动都不能没有妇女的直接参加"  80
    (二) "对劳动妇女的政治教育具有头等重要意义"  80-81
    (三) "吸收女工和农妇参加苏维埃工作和党的工作的问题特别重要"  81-82
    (四) "苏联工人站在全世界工人阶级的最前列"  82-89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中国化发展  89-115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  89-96
    (一) 经济独立是妇女获得解放的重要条件  89-91
    (二) 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消灭私有制度才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唯一途径  91-92
    (三) 依靠劳动妇女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妇女解放思想的根本立足点  92-94
    (四) "联合妇女"实行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  94-96
  二、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  96-105
    (一)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形成的历程  96-99
    (二)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观点  99-105
  三、邓小平的妇女解放思想  105-107
  四、江泽民的妇女解放思想  107-109
  五、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109-115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女性主义在当代的交汇  115-135
  一、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界定及其主要观点概说  115-124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界定  115-118
    (二)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主要观点概说  118-124
  二、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的理性结合  124-135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女性主义的思想启示  125-129
    (二) 女性主义的积极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129-135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研究的启示  135-149
  一、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发扬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135-136
  二、结合中国国情,在实践中丰富利创新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  136-139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走中国特色妇女解放道路  139-143
  四、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为指导,开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发展新局面  143-149
结论  149-152
参考文献  152-158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158-160
致谢  160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2. 遭遇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X2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4.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民生问题,D61
  5.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6.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7.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D61
  8.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9. 道安与佛教中国化,B948
  10.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11.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12.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D26
  13. 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A811
  1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研究,D61
  1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16. 农民主体性问题探微,D420
  17.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G641
  18. 爱德华·苏贾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哲学批判,B712.59
  1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研究,A811
  20. 论当代中国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传统,G641
  21. “灌输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G64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妇女运动与组织 > 妇女运动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