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

作 者: 李娉婷
导 师: 石柏林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宪法与行政法
关键词: 行政诉讼调解 和解 自由裁量权
分类号: D92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63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相较于民事调解,行政诉讼调解是一种有限调解,是指在行政诉讼中,双方(多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和协调下,就诉讼标的在被告的法定职权范围内进行自愿协商、达成协议,并经人民法院认可后全部或部分终结诉讼的一系列活动。行政诉讼究竟应不应该引入调解机制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课题。德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都已经建立了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反观我国,由于行政诉讼法对调解制度的明令禁止致使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在理论界几成定律,但审判实践中却又存在大量通过法院协调处理的行政案件,可以说,行政诉讼中存在调解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立法与实践的矛盾促使行政诉讼应该引入调解的呼声日益高涨。自由裁量权的广泛存在、行政法平等理念的彰显、中国传统法文化中“无讼”思想的影响为我国行政诉讼引入调解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和谐社会的构建、“调解亚文化”的盛行、纠纷解决机制多样性的要求、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趋势又为行政诉讼引入调解提供了现实依据。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确保诉讼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实现:第一,应当以自愿、合法、有限原则来指导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具体构建;第二,并非所有的行政案件都能适用调解,调解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如超越行政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能适用调解;第三,应当建立“调审分立、审前调解”的模式,行政诉讼调解机制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其作用实在不宜过分夸大;第四,行政诉讼调解是法定的结案方式之一,通过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与判决同等效力——确定力、拘束力以及执行力,如果调解协议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时,应当赋予当事人申请继续审判的权利。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1章 绪论  10-15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0-11
  1.2 文献综述  11-14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5
第2章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基本理论探究  15-20
  2.1 行政诉讼调解概念探寻  15-16
  2.2 行政诉讼调解性质界定  16-17
  2.3 行政诉讼调解与相似概念辨析  17-20
    2.3.1 行政诉讼调解与民事诉讼调解的差异比较  17
    2.3.2 行政诉讼调解与行政诉讼和解的异同比较  17-20
第3章 我国行政诉讼调解与域外行政诉讼调解的现状考察  20-28
  3.1 调解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的现状分析  20-23
    3.1.1 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立法表现  20-21
    3.1.2 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现实弊端  21-22
    3.1.3 实践层面对调解制度的努力尝试  22-23
  3.2 域外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实践介绍  23-24
  3.3 域外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对构建我国调解制度的启示  24-28
    3.3.1 走出公权力不可处分理念的误区  24-25
    3.3.2 关注行政诉讼程序效率的诉求  25-28
第4章 行政诉讼引入调解的正当性分析  28-39
  4.1 行政诉讼引入调解的理论支持  28-33
    4.1.1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广泛存在为调解的引入预留了空间  28-29
    4.1.2 行政法平等理念的彰显为调解的引入创造了条件  29-31
    4.1.3 非强制性行政行为的涌现为调解的引入提供了机会  31-32
    4.1.4 中国传统法文化为调解的引入提供了基础  32-33
  4.2 行政诉讼引入调解的现实依据  33-39
    4.2.1 引入调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33-34
    4.2.2 引入调解是规范调解亚文化的必要之举  34-35
    4.2.3 引入调解是满足纠纷解决机制多样性的需要  35-36
    4.2.4 引入调解是国际形势发展变化趋势的要求  36-39
第5章 建立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路径选择  39-50
  5.1 行政诉讼调解的适用原则  39-41
    5.1.1 自愿原则  39
    5.1.2 合法原则  39-40
    5.1.3 有限调解原则  40-41
  5.2 行政诉讼调解的适用范围  41-43
  5.3 行政诉讼调解的程序设想  43-50
    5.3.1 调解程序与审判程序的模式选择  43-45
    5.3.2 行政诉讼调解程序的具体设置  45-47
    5.3.3 行政诉讼调解的后续程序  47-50
结论  50-52
参考文献  52-57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7-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由“两个和解”到“两型社会”,D61
  2. 淮南市执行和解案件执行情况调研报告,D925.1
  3. 浅议刑事和解制度,D925.2
  4. 刑事和解制度初探,D925.2
  5. 甘肃省D区少年司法制度实践状况调查报告,D926
  6.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925.2
  7. 江西省Y县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阶段刑事和解的实证研究,D925.2
  8. 行政赔偿中的和解,D922.11
  9. 刑事和解视野下相对不起诉制度之完善,D925.2
  10.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实践困境及出路,D925.1
  11. 论刑事和解,D925.2
  12.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D925.2
  13. 检察视角下的刑事和解制度,D925.2
  14. 论刑事和解在我国的立法建构,D925.2
  15. 论民事诉讼调解制度,D925.1
  16. 行政法视阈下的监狱自由裁量权,D926.7
  17.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D925.2
  18. 浅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化,D925.2
  19. 行政诉讼调解之正当性研究,D925.3
  20. 民事诉讼和解的效力研究,D925.1
  21. 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D925.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