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作 者: 蔚霖
导 师: 常庆瑞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与空间信息技术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横山县 分层分类 光谱特征 转化特征
分类号: F301.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利用遥感影像对区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进行监测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基本方法。本研究以位于陕北农牧交错带的横山县为对象,采用分层分类法进行TM影像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信息提取与分类识别,获得1986年和2003年两个时期的专题图件,分析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规律,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地物在TM影像上的光谱特征,选择不同的特征参数,逐层提取有关信息:首先用TM5/TM3提取水体,然后用NDVI分离植被和非植被;在非植被区,用NDBI和NDVI相结合提取城镇用地,再用TM5将沙地和荒草地分离;在植被区,首先根据NDVI将其分为三大类:草地、旱地和灌木林、水浇地和有林地,最后用TM4区分旱地和灌木林,用TM5-TM4的差值将水浇地和有林地分离。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分类总精度为86.8%,Kappa系数为0.8506,达到分类要求标准。(2)横山县1986年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为旱地和草地,分别占全县面积的36.62%和18.87%;2003年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为灌木林和草地,分别占全县面积的32.91%和22.46%。(3)1986~2003年横山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总体情况为:水浇地、有林地、灌木林、草地和荒草地的面积增加,增幅最大的是灌木林地;旱地、水域和沙地面积减少,减幅最大的是旱地。土地利用的年变化率为1.71%,其中,城镇用地、灌木林、水浇地和有林地每年分别以14.12%、6.99%、4.14%和1.80%的速率增加,而沙地、旱地和水域每年分别减少3.85%、2.56%和2.49%。(4)1986~2003年横山县土地利用的主要转化类型为:旱地转化为林地和草地,转化面积分别为51237.09hm2和32802.57hm2;草地转化为灌木林,转化面积为34209.13hm2;水域转化为水浇地,转化面积为1524.57hm2;沙地向灌木林和草地转化,转化面积分别为6548.64hm2和15455.34hm2。未利用地内部的转化强烈,主要是沙地向荒草地的转化,转化面积为16747.31hm2。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18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4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1-13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14
  1.3 3S技术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14-18
    1.3.1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15-16
    1.3.2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16
    1.3.3 全球定位系统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16-17
    1.3.4 3S集成技术  17-18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方法  18-25
  2.1 研究区的选择  18
  2.2 研究区概况  18-21
    2.2.1 横山县的自然地理环境  18-20
    2.2.2 横山县的社会经济状况  20-21
  2.3 研究内容  21-22
  2.4 研究资料  22-23
    2.4.1 卫星遥感资料  22
    2.4.2 专题资料  22-23
    2.4.3 软硬件准备  23
  2.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3-25
    2.5.1 研究方法  23
    2.5.2 技术路线  23-25
第三章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层分类方法研究  25-37
  3.1 遥感图像的处理  25-27
    3.1.1 影像的镶嵌  25
    3.1.2 几何校正  25-26
    3.1.3 图像增强处理  26-27
    3.1.4 研究区的剪裁  27
  3.2 横山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的确定  27-28
  3.3 遥感影像分层分类方法研究  28-33
    3.3.1 各波段相关性的分析  29-30
    3.3.2 地物波谱特征分析及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30-33
    3.3.3 分层分类方案  33
  3.4 分类结果精度评价  33-35
    3.4.1 分类精度分析指标  33-34
    3.4.2 分类精度分析  34-35
  3.5 分类后处理  35-37
第四章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状况及其变化分析  37-47
  4.1 横山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状况  37-39
  4.2 横山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分析  39-44
    4.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状况  39-41
    4.2.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转化分析  41-44
  4.3 横山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原因分析  44-47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47-50
  5.1 结论  47-48
  5.2 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48-50
参考文献  50-54
致谢  54-55
作者简介  55

相似论文

  1. 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水稻的光谱特征,S435.112
  2. 兖州矿区植物波谱变异与重金属胁迫特征研究,X173
  3. 基于光谱指数的喀斯特石漠化地物覆盖度信息提取研究,P237
  4. 基于荧光特征的海洋浮游植物快速分类方法研究,P734.4
  5. 用高光谱遥感和红外热图像监测棉花干旱胁迫状况的研究,S562
  6. 惠州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驱动力研究,P208
  7. 铜川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研究,P237
  8. 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F301
  9. 横山县生态城市规划研究,TU984.115
  10. 川滇高山栎叶片生理指标和反射光谱对水分胁迫的响应,S792.18
  11. 基于高光谱的松萎蔫病动态变化的研究,S763.7
  12. 地物光谱特征分析及其在矿化蚀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研究,P237
  13. QUICKBIRD影像人工地物提取方法研究,P237
  14. 干旱区绿洲典型盐生植被—柽柳(Tamarix)的光谱特征研究,S793.5
  15. 基于光谱特征信息的芦苇生物量反演研究,S564.2
  16. 面向对象的城市绿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TU985
  17. 县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F301.24
  18. 哈尔滨城区土壤高光谱特性与TM遥感的定量反演,S152
  19. 基于RS与GIS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信息提取与分析研究,X37
  20. 浙江省绍兴—诸暨铁矿预测区遥感信息应用研究,P627
  21. 多光谱掌纹识别波段选择方法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 土地开发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