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岛状林植物区系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作 者: 张亮
导 师: 邢福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岛状林群落 植物多样性 斑块 边缘效应 林窗
分类号: Q9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0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岛状林是我国东北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植被中的主要群落,其植物多样性研究对于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湿地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Quick Bird影像数据选择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岛状林群落斑块作为研究样地,利用GPS野外实测群落斑块面积、周长和形状属性,同时采用样方法进行群落学调查。选取丰富度指数(R)、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w)4个指标测度多样性水平,并用形状指数(SI)定量斑块的形状。研究结果表明:41个岛状林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61种,隶属于45科,102属,占黑龙江省维管植物种数的8.9%。种子植物98属划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成分64属,占样地总属数的65.3%。在调查区域内,植物区系具有种类丰富多样及成分复杂的特点,并在黑龙江省维管植物中占有一定比例。该植物区系含有较大比例的单种属和少种属,在科属分布上比较分散,多样性分化显著。植物区系以温带植物成分为主,世界分布属也占有较大优势,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也占有一定比例。山杨林群落(Ass. Populus davidiana)、白桦林群落(Ass. Betula platyphylla)、杨桦林群落(Ass. P. davidiana +B. platyphylla)3种群落类型多样性指数R和H′在灌木层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p < 0.01)、D差异达到显著(p < 0.05)。在不同群落的草本层之间各指数均未达到显著差异。岛状林群落在不同层次上植物的多样性指数R、D和H′大小顺序都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并且三个层次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岛状林斑块的R与斑块面积(r=0.406, p < 0.01)和周长(r=0.426, p < 0.01)极显著相关;与形状指数(r=0.367, p < 0.05)显著相关;D与斑块面积(r=0.331, p < 0.05)显著相关;H′与斑块面积(r=0.384, p < 0.05)和周长(r=0.312, p < 0.05)显著相关。随着斑块面积、周长和形状指数的增加物种R、D和H′均呈现上升趋势。受一定人为干扰的岛状林群落仍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其中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占有重要地位。林窗干扰是导致林下植物多样性较高的重要原因。边缘效应可能是引起群落斑块物种丰富度随着斑块面积、周长和形状指数的增大而增加的重要原因。岛状林群落对于维持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与相邻的洪河自然保护区内的同类型群落相比较,色木槭(Acer mono)等8种木本植物可能已经从调查区域内消失。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4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3
    1.1.1 国内研究进展  11-12
    1.1.2 国外研究进展  12-13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13-14
2 样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14-16
  2.1 样地概况  14
  2.2 研究方法  14-16
    2.1.1 样地调查  14-15
    2.1.2 数据统计  15-16
3 结果  16-24
  3.1 岛状林群落植物区系  16-19
    3.1.1 植物区系基本组成  16
    3.1.2 植物科和属的结构  16-18
      3.1.2.1 植物科的分类比较  16-17
      3.1.2.2 植物属的分类比较  17-18
    3.1.3 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18-19
  3.2 岛状林群落类型与植物多样性  19-20
  3.3 岛状林群落不同层次与植物多样性  20-21
    3.3.1 不同层次的植物物种组成  20
    3.3.2 不同层次的植物多样性比较  20-21
  3.4 岛状林群落斑块属性与植物多样性  21-24
4 讨论  24-28
  4.1 植物区系分析  24-25
    4.1.1 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24
    4.1.2 植物科属的结构分析  24
    4.1.3 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地理分析  24-25
  4.2 不同群落类型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25
  4.3 不同层次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25-26
  4.4 群落斑块属性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26-27
  4.5 与洪河自然保护区内部岛状林群落的比较  27-28
5 结论  28-29
参考文献  29-34
附录  34-39
后记  39-40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40

相似论文

  1. 斑痣悬茧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搜寻行为研究,S476.3
  2.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816.1
  3. 静电微执行器的Pull-in特性分析,TP211.4
  4. 玛纳斯河流域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响应,Q948
  5. 镜泊湖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与水质评价,Q948
  6. 透光抚育对帽儿山地区“人天混”红松林群落结构与生产力影响,S718.5
  7. 湖南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S68
  8.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816.2
  9. 降脂治疗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R541.4
  10. 载脂蛋白E缺陷小鼠动脉斑块破裂的机制研究,R543.5
  11. 烟酸、他汀联合应用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影响,R543
  12. VEGF在他汀类药物干预易损斑块形成的表达,R541.4
  13. 旅游开发对太白山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Q948
  14.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东山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TU985
  15. 衡阳市园林植物造景及可持续发展研究,TU986
  16. 景观中边缘空间的设计,TU984.18
  17. 株洲市园林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研究,S68
  18. 典型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种植示范及其生态效应,S566.1;S566.5
  19. 基于MPEG-2运动补偿边缘效应的视频篡改检测研究,TN919.81
  20. 梳齿式振动微机械谐振器的相关特性研究,TN751.2
  21. 城市群发展中的空间边缘效应,F290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