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屈的探寻

作 者: 程俊玲
导 师: 林树明
学 校: 贵州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主体意识 两性和谐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认为是继伍尔夫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作家,与伍尔夫合称“文坛双星”。她的文学生涯漫长而多彩,几近60年不曾中断,被誉为“英国文坛常青树”。她以创新的、多变的文学视角和丰富的创作成果享誉世界文坛,并于200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国外研究者运用叙事学、女性主义、结构主义、后殖民理论、荣格、莱因的精神分析学等新理论、新思想对莱辛创作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国内对莱辛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其单个作品的分析上,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拓展。本论文选取选取她的代表性作品《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五部曲系列)和《金色笔记》,以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例,分析莱辛作品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为莱辛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野草在歌唱》中的玛丽为例,分析莱辛笔下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发;第二部分以《暴力的孩子》的玛莎为例,分析莱辛笔下女性主体的确认;第三部分以《金色笔记》中的安娜为例,分析莱辛笔下的“自由女性”以及莱辛对女性出路的探求,表现了女性从主体意识的萌生,到女性主体的确认,再到女性出路的探寻这样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表现了女性对自己生命历程的不断思考和探索,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对女性主体意识和自由的不懈追求。进而探究莱辛笔下女性主体的成长和莱辛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深刻思考,以及她为女性自由寻求的出路。莱辛认为,女性的解放是全世界进步中的一个问题,只能随着其它问题的解决以及整个世界的解放而逐步解决,而女性的解放最终离不开男性的支持和参与,两性和谐才是现代女性走出自由困境的出路。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7
引言  7-16
第一章 主体意识的萌发  16-29
  1.1 自我意识的缺失  17-22
  1.2 主体意识的萌动  22-29
第二章 女性主体的确认  29-41
  2.1 对传统角色的反叛  31-36
  2.2 曲折的自我追寻  36-41
第三章 女性出路的探求  41-54
  3.1 “自由女性”  42-49
  3.2 女性自由的出路:走向两性和谐  49-54
结语  54-55
参考文献  55-59
附录  59-64
后记  64-65

相似论文

  1.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主体意识,I206.6
  2. 无意识瞬间空白涂抹下相遇的两个半球,I207.42
  3. 转型期的郭沫若自传研究,I207.5
  4. 从缺失到觉醒:《圣经·旧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拉康式解读,I106.99
  5. 基于互联网的政治生态研究,TP393.4
  6. 浅议社会主义语境中的主体意识,D61
  7. 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主体意识建构问题研究,D420
  8.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迟子建创作论,I207.42
  9. 《天望》:一部华人移民女性的成长史,I207.42
  10. 从扇上的烟云到延安的夜歌,I206.6
  11. 《婚姻保卫战》的叙事与意蕴,J905
  12. 从《虹》和《恋爱中的女人》中探究劳伦斯的两性和谐观,I561
  13. 从女性视角论女性文学,I207.42
  14. 水与火之舞,I207.42
  15. 主体意识在画面构成中的转化,J204
  16.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列夫·托尔斯泰,I512
  17. 论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金色笔记》,I561.074
  18. 父权社会下的吉特鲁德和七巧之比较,I106.4
  19. 从简·奥斯丁到约翰·福尔斯,I561
  20. 男性镜城中的蹒跚前行,J905
  21. 对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研究的反思片论,I206.6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