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互联网的政治生态研究

作 者: 袁亦
导 师: 刘杰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工商管理
关键词: 政治生态 信息流 政治体系 社会环境 主体意识
分类号: TP39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来临,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就某个公共事件或公共话题参与讨论,提出质疑、主张、需求和偏好。于是,所谓的网络舆论就出现了。在现实生活中,一起又一起的公共事件,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网络公共舆论,产生了对现实政治的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因此,一种新的政治生态在互联网上逐渐地诞生了。本文作者通过对已有的相关研究展开回顾,发现有一些论文提到了新的政治生态,但没有明晰政治生态与新的政治生态的构成,以及造成新旧之别的关键性因素。同时,对于政府如何管控,已有的论文大多从概念上展开了阐述和讨论,尚缺乏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案例。本文在这两个方面展开了研究。本文的研究主题是新的政治生态中社会环境政治体系之间的互动。首先对新的政治生态这一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提出了新的政治生态与传统政治生态相区别的关键在于信息流;随后,开展案例搜集,对海南澄迈县政府网站以及南京市政府网站的“网络发言人频道”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政府管理网络舆论的一种方式——参照社会网站或者商业网站的一些运作方式来打造政府网站的论坛;同时,运用政治生态学的理论、人权理论、公共管理理论、沟通理论、公民理论等构建了理论框架,并运用这些理论对相关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提出,基于互联网的政治生态之所以区别于传统政治生态,是因为信息流的转变,即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拥有了采集、加工和传播信息的权利,由此而造成社会环境对政治体系的信息输出的大大加强,网络舆情是典型。这就是基于互联网的政治生态。在新的政治生态中,政府应该通过转变观念、加强对高科技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的方式来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并充分吸纳和整合民意。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5
1 绪论  5-12
  1.1 论文背景  5-6
  1.2 本文所涉及的概念和定义  6-10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路径  10-11
  1.4 本文的主要观点  11-12
2 新政治生态与传统政治生态比较  12-22
  2.1 研究综述  12
  2.2 新的政治生态与传统政治生态的信息流分析  12-15
    2.2.1 传统政治生态中的信息流分析  13-15
    2.2.2 新的政治生态中的信息流分析  15
  2.3 新的政治生态中社会环境政治体系的作用  15-22
    2.3.1 社会环境要求政治体系走向公开和透明  16-17
    2.3.2 社会环境要求政治体系还权于民  17-18
    2.3.3 社会环境能否推动政治进步有待于相关法制和文化的完善  18-22
3 新的政治生态中,政治体系对社会环境的回应  22-29
  3.1 政治体系回应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分析  22-23
  3.2 政治体系回应社会环境的案例分析  23-29
    3.2.1 从海南省澄迈县网站到一些地方新闻发言人制度  23-26
    3.2.2 澄迈县的案例说明可以尝试按照商业性网站的一些做法改造政府网站  26-29
4 互联网背景下的传统政治生态变革以及政治体系的应对  29-35
  4.1 互联网背景下的传统政治生态的变革  29-31
    4.1.1 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流的转变而必然引发政治生态中社会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强化  29-30
    4.1.2 社会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得政治体系不得不加强回应民意和吸纳民意的能力  30-31
  4.2 互联网背景下的政治生态,政府该如何作为?  31-35
    4.2.1 加强与网络舆情相关的技术开发和应用  31-32
    4.2.2 在观念上完成从"舆情监控"到"舆情监测"的转变,并推进其产品化  32
    4.2.3 建立舆情快速反应机制  32-33
    4.2.4 制定和完善吸纳整合民意的制度  33-35
5 结束语  35-36
参考文献  36-37
致谢  37-38

相似论文

  1. 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伦理学思考,B82-058
  2. 基于嵌入式系统安全的信息流监控机制的研究与实现,TP309
  3. 信息流跟踪的研究与实现,TP368.1
  4. 艺术类招生考试腐败预防失灵研究,G647.32
  5. 面向逻辑虚拟域的多级访问控制系统,TP309
  6.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主体意识,I206.6
  7. 无意识瞬间空白涂抹下相遇的两个半球,I207.42
  8. 城市住区健康景观设计研究,TU984.12
  9.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能力影响关系分析方法,TJ761.13
  10. 转型期的郭沫若自传研究,I207.5
  11. 基于信息流模型的单机文档安全技术研究,TP309.2
  12. 生态生产力视域下“两型”社会建设研究,X321
  13. 实现无强制解耦和适应性粒度控制的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管理技术研究,TB497
  14. 从缺失到觉醒:《圣经·旧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拉康式解读,I106.99
  15. 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之环境立法研究,D922.6
  16. 浅议社会主义语境中的主体意识,D61
  17. 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D262.2
  18.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性危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C912.2
  19. 城市中农村流动青少年的情感社会化状况研究,C913.5
  20. 基于Petri网的信息流安全属性的验证与可组合性研究,TP393.0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计算机网络 > 国际互联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