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1854年前后“修约”交涉研究

作 者: 陈文华
导 师: 陈奇
学 校: 贵州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清政府 修约 天朝体制 经济全球化 国际法 近代外交惯例
分类号: K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854年西方国家提出“修约”要求,清政府以有违“天朝体制”为借口,尽力避免与西方各国公使直接交涉,拒绝西方的修约要求。小农意识的影响,“天朝”观念的束缚,对外交往欲望的缺失,使中国丧失了一次通过和平谈判避免战争的机会。西方列强提出修约,固然是为了扩大在华权益的蛮横举措,但西方国家的修约条款中,互派公使符合近代国际外交惯例;开埠通商有利于中国参与世界竞争,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废除厘金税可促进商品流通,冲击落后的封建经济。仔细甄别各条款,清政府或可接受、或可拒绝、或可协商解决。在中国当时国势衰微、军事、财力实不足以与西方抗衡的形势下,在近代资本主义强行扩张、经济趋于全球化的世界大背景下,在西方最初亦希望通过和平手段实现“修约”目的的小背景下,清政府如果能够认清形势,抓住时机与西方国家谈判,做出适当的让步,争取签约,不但可以避免战争带来的更大损失,而且可以为中国的发展争取到和平环境,而这种和平环境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从而达到根本上维护国家权益的目的。以此次“修约”为鉴,在之后的“修约”谈判中,清政府更加注重利用外交手段维护国家权益,在新约中取消或限制西方在华的各种侵略特权。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12
一、“修约”缘起  12-19
  (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扩张  12-15
  (二) 中国市场对西方商品的排拒  15-16
  (三) 12 年期满修约问题  16-19
二、“修约”的和平交涉  19-35
  (一) 英、美单独修约要求受挫  19-27
  (二) 英、法、美三国联合修约要求无果而终  27-32
  (三) 以美国为首的第二次修约要求失败  32-33
  (四) 西方修约要求之评价  33-35
三、“修约”的再审视  35-61
  (一) 拒绝修约有失明智  35-42
  (二) 和平修约尚有可能  42-46
  (三) 西方修约条款的分析评价  46-56
  (四) 清政府拒绝“修约”谈判剖析  56-61
结语  61-63
参考文献  63-67
后记  67-68

相似论文

  1. 农业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D997.1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研究,F272
  3. 清初中俄东北边事法律问题研究,D929;D99
  4.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D632.1
  5. 台湾问题的国际法分析,D992
  6. 外空保险的法律分析,D996.2
  7.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问题与对策研究,G711
  8. 新形势下人保财险九江分公司营销策略研究,F842.6
  9. 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对策研究,F832.33
  1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F124
  11.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城市贫困的影响研究,F299.2;F114.41
  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疆地缘经济发展研究,F127
  13. 从《理藩院则例·喇嘛事例》探析清政府对蒙古实行的喇嘛教政策,K249
  14. 论索马里海盗问题的国际法困境,D997.9
  15. 中国公民境外安全保护国际法思考,D99
  16. 论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D922.29
  17. 国家所有权的定位及制度完善,D923.2
  18. 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G641
  1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G641
  20.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F752
  2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F279.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 清后期(1840~1911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