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优良杀虫绿僵菌菌株的筛选及其培养研究

作 者: 潘永胜
导 师: 韩正敏
学 校: 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绿僵菌 菌株筛选 毒力测定 培养
分类号: S47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7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绿僵菌是世界上最早大量生产并用于田间防治的昆虫病原真菌之一。自1878年俄国人Metschnikoff用金龟子绿僵菌防治奥地利金龟子和甜菜象甲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尤其在剂型的改进和防治对象的扩大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与Bt等微生物杀虫剂的研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还需加强绿僵菌的研究与应用。本研究收集了21个绿僵菌菌株,对它们进行了基本的生物学性状测定。以产孢量为主要指标,筛选出了产孢量高的四个菌株。然后通过室内生测研究了四菌株对几种靶虫的致病力,筛选出致病力最强的菌株Ma789。另外,还对管氏肿腿蜂携带Ma789室内防治松褐天牛幼虫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了Ma789的液体振荡和固体平板培养条件,得出结果如下:1、通过对21株绿僵菌的基本生物学性状测定可知,它们在菌落生长速度、产孢起始时间、产孢量、孢子耐热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产孢量最高菌株的产孢量是最低菌株的40多倍,产孢量高的四菌株孢子耐热性也有所差异。通过不同温度水浴处理后测定孢子萌发力表明,Ma788孢子表现较强的耐热性,Ma1、Ma42孢子耐热性适中,Ma789孢子耐热性差。2、Ma42、Ma788、Ma789三菌株直接浸渍法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了室内生测,结果为Ma789毒力最强,其次是Ma788,而Ma42毒力相对较弱;Ma1、Ma42、Ma788、Ma789四菌株食物污染法对杨扇舟蛾幼虫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四菌株毒力强弱为Ma789>Ma788>Ma1>Ma42;对影等鳃金龟幼虫生测结果也表明Ma42、Ma788、Ma789三菌株中毒力最强的仍然是Ma789。3、通过Ma1、Ma42、Ma788、Ma789、B福建五菌株室内感染松褐天牛幼虫筛选出毒力相对较强菌株Ma789,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其1.0×105~1.0×108个/mL不同孢子浓度梯度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其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半致死浓度为2.9×105个/mL;而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室内寄生试验显示随着接蜂量的增加,管氏肿腿蜂对幼虫的寄生死亡率是不断提高的,当虫蜂比提高到1:4~1:5时,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6.7%;每只管氏肿腿蜂携带Ma789约1.0×107个孢子/mL时,对老熟松褐天牛幼虫按虫蜂比1:1、1:2和1:3接蜂,寄生感染死亡率分别为56.667%、70%和100%。4、通过对Ma789液体振荡培养及正交试验法,筛选出了Ma789的最佳液体振荡培养基配方,其中液体振荡培养Ma789菌丝体的最优配方为蔗糖2.0%,酵母粉1.0%,KH2PO40.3%,MgSO4·7H2O0.1%,CaCl20.05%:液体振荡培养Ma789产孢的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蛋白胨1.0%、KH2PO40.15%,MgSO4·7H2O0.2%,CaCl20.05%。另外,通过平板培养法,进一步探明了不同碳源对Ma789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全文目录


致谢  3-4
摘要  4-5
Abstract  5-11
前言  11-12
第一章 微生物杀虫剂研究进展  12-18
  1 微生物杀虫剂及其优点  12
  2 微生物杀虫剂的种类及应用  12-15
    2.1 细菌杀虫剂  12-13
    2.2 真菌类杀虫剂  13-14
      2.2.1 白僵菌  13-14
      2.2.2 绿僵菌  14
      2.2.3 拟青霉  14
    2.3 病毒杀虫剂  14-15
      2.3.1 包涵体病毒  14-15
      2.3.2 非包涵体病毒  15
  3 微生物杀虫剂杀虫机理  15-16
    3.1 细菌杀虫剂的杀虫机理  15
    3.2 真菌杀虫剂的杀虫机理  15-16
    3.3 病毒杀虫剂的杀虫机理  16
  4 微生物杀虫剂的前景展望  16-18
第二章 绿僵菌的研究进展  18-33
  1 绿僵菌分类研究概况  18-23
    1.1 绿僵菌属的系统分类地位概述  18
    1.2 形态学特征的分类  18-19
    1.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类上的应用  19-23
      1.3.1 酶学及血清学技术  19-20
      1.3.2 RAPD和RFLP技术  20-22
      1.3.3 rDNA序列测定技术在绿僵菌分类中的应用  22-23
  2 绿僵菌的毒力测定(生物测定)  23-24
  3 绿僵菌的侵染机制和致病机理研究概况  24-27
    3.1 附着侵入阶段  24-26
      3.1.1 附着  24-25
      3.1.2 孢子萌发  25
      3.1.3 附着胞的形成和穿透  25-26
      3.1.4 酶的产生  26
    3.2 发育致死阶段  26-27
  4 绿僵菌的生产  27-29
    4.1 固态发酵  27-28
    4.2 液体发酵  28
    4.3 液固双相法生产绿僵菌  28-29
  5 绿僵菌剂型的开发研究  29-31
    5.1 主要剂型  29-31
      5.1.1 粉剂  29
      5.1.2 干菌丝  29-30
      5.1.3 油剂  30
      5.1.4 无纺布菌条  30-31
    5.2 绿僵菌产品应用成功范例  31
  6 绿僵菌研究展望  31-32
    6.1 绿僵菌系统分类学研究展望  31
    6.2 绿僵菌致病机理研究展望  31-32
    6.3 绿僵菌高毒力菌株选育研究展望  32
    6.4 绿僵菌生防应用研究展望  32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32-33
第三章 绿僵菌菌株的基本生物学性状测定  33-42
  1 材料与方法  33-34
    1.1 菌株的来源和分离  33
    1.2 培养基  33
      1.2.1 PDA培养基  33
      1.2.2 PPDA培养基  33
    1.3 各菌株营养生长测定  33-34
    1.4 各菌株产孢时间观察  34
    1.5 各菌株产孢量比较  34
    1.6 菌株孢子耐热性测定  34
  2 结果与分析  34-38
    2.1 各菌株营养生长情况  34
    2.2 各菌株产孢起始情况  34-36
    2.3 各菌株产孢量情况  36-37
    2.4 不同温度处理后分生孢子萌发力  37-38
  3 小结和讨论  38-42
第四章 绿僵菌对几种害虫的毒力测定  42-52
  1 材料与方法  42-43
    1.1 材料  42-43
      1.1.1 菌株  42
      1.1.2 几种害虫  42-43
    1.2 方法  43
      1.2.1 Ma_(42)、Ma_(788)、Ma_(789)三菌株室内对松褐天牛成虫的毒力测定  43
      1.2.2 Ma_1、Ma_(42)、Ma_(788)、Ma_(789)四菌株室内对杨扇舟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43
      1.2.3 Ma_(42)、Ma_(788)、Ma_(789)三菌株室内对影等鳃金龟幼虫的毒力测定  43
  2 结果与分析  43-48
    2.1 Ma_(42)、Ma_(788)、Ma_(789)三菌株对松褐天牛成虫的毒力  43-45
    2.2 Ma_1、Ma_(42)、Ma_(788)、Ma_(789)四菌株对杨扇舟蛾幼虫的毒力  45-47
    2.3 Ma_(42)、Ma_(788)、Ma_(789)三菌株对影等鳃金龟幼虫的毒力  47-48
  3 小结与讨论  48-52
第五章 高毒力菌株的培养条件优化  52-65
  1 材料与方法  52-53
    1.1 材料  52-53
      1.1.1 菌株  52
      1.1.2 液体培养  52-53
    1.2 方法  53
      1.2.1 液体振荡培养菌丝体生长量测定  53
      1.2.2 液体振荡培养产生孢子研究  53
      1.2.3 固体平板培养筛选碳源研究  53
  2 结果与分析  53-63
    2.1 氮源筛选  53-54
    2.2 碳源筛选  54-55
    2.3 Ma_(789)菌丝生长正交试验  55-58
    2.4 Ma_(789)产孢正交试验  58-61
    2.5 固体平板培养Ma_(789)筛选碳源  61-63
  3 小结和讨论  63-65
第六章 管氏肿腿蜂带菌室内防治松褐天牛幼虫研究  65-72
  1 材料与方法  65-66
    1.1 材料  65
      1.1.1 管氏肿腿蜂  65
      1.1.2 菌株  65
      1.1.3 松褐天牛幼虫  65
    1.2 方法  65-66
      1.2.1 供试菌株对松褐天牛幼虫毒力测定  65-66
      1.2.2 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寄生死亡率测定  66
      1.2.3 管氏肿腿蜂带菌量的测定  66
      1.2.4 管氏肿腿蜂带菌对松褐天牛幼虫寄生死亡率室内测定  66
  2 结果与分析  66-70
    2.1 供试菌株对松褐天牛幼虫毒力  66-68
    2.2 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寄生死亡率  68-70
  3 小结和讨论  70-72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2-75
  1 全文小结  72-73
    1.1 绿僵菌菌株的基本生物学性状测定  72
    1.2 绿僵菌对几种靶虫的致病力  72
    1.3 高毒力菌株的培养条件  72-73
    1.4 几株供试菌株及其被管氏肿腿蜂携带室内防治松褐天牛幼虫  73
  2 展望  73-75
    2.1 构建绿僵菌系统进化树  73
    2.2 深入研究绿僵菌致病机理  73-74
    2.3 筛选高毒力绿僵菌菌株  74
    2.4 加强绿僵菌生防应用研究  74-75
参考文献  75-81
详细摘要  81-84

相似论文

  1. 光调控对花烛组织培养及试管苗光合特性的影响,S682.14
  2.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研究,G652.4
  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途径的探析,G633.3
  4.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5. 东莞镇区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633.3
  6. 低分子量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TS254.9
  7.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8. 论中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G631
  9. 探析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G633.3
  10. 技师培养方式改革的研究,G719.2
  11. 复合污染下大薸和凤眼莲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征,X173
  12. 能源植物绿玉树快速繁殖研究,Q949.93
  13. 合作学习对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情感影响的研究,G633.41
  14. 云南有色金属矿山细菌多样性初步探究,TD926.4
  15. 光合微生物制氢菌种连续培养系统及其装置研究,TQ116.2
  16.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17. 液芯胶囊制备特性研究及在牛奶连续接种中的应用,TS252.4
  18. 蝴蝶兰新品种‘恒巨双龙’花梗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S682.31
  19. 模拟土壤环境对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S154.3
  20. 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X172
  21. 重组脂肪氧合酶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在小麦粉中的应用,TS201.25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各种防治方法 > 生物防治 > 微生物病源的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