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海洋油气产业演化机制研究
作 者: 李奇泳
导 师: 姜旭朝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 中国海洋油气 产业演化 动力机制
分类号: F426.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世界能源问题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战略性问题,尤其是油气资源更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战略物资。受经济迅猛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影响,陆上油气资源供给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需求。因此,日益膨胀的需求面对有限的和已知的资源,使世界大国纷纷把目光转向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这更加凸显出海洋油气资源的重要价值。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但终将面临枯竭的危险。所以,有必要从产业演化的角度对我国海洋油气产业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其内在的演化动力机制,从而推动我国海洋油气产业对海洋油气资源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海洋油气产业演化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文章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其中第一、第二部分为全文的基础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了产业演化相关理论基础,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则是分析了我国海洋油气产业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主要从理论角度对我国海洋油气产业演化内外动因进行归纳分析。第四、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第四部分是对我国海洋油气产业发展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是在第三部分产业演化动因的理论分析和第四部分产业演化实证研究基础上,来阐述我国海洋油气产业演化动力机制。本文将产业演化作为理论基础,以我国1970—2008年海洋油气产业增加值为样本数据,利用Logistic增长模型来对我国海洋油气产业进行研究。主要结论:第一,海洋油气产业演化拐点出现在2011年,演化过程基本呈现出s曲线趋势。第二,海洋油气产业演化动力机制本质上是利益驱动机制,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相同或相悖,会加速产业发展或放缓产业发展。本文研究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部分。首先,本文将我国海洋油气产业演化内在动因归结于利益驱动机制,在这方面本文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其次,由于样本数据有限,本文利用Logistic增长模型对我国海洋油气产业发展过程进行实证研究时,所得出的产业演化拐点可能有待商榷。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0 引言 10-16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0-11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13 0.2.1 国外海洋油气产业研究现状 11-12 0.2.2 国内海洋油气产业研究现状 12-13 0.3 研究方法与路径 13-14 0.4 文章结构 14-15 0.5 创新与不足 15-16 1 产业演化相关理论基础 16-22 1.1 演化经济理论 16-18 1.1.1 演化思想内涵 16-17 1.1.2 演化理论特征 17-18 1.2 自组织理论 18-19 1.2.1 自组织理论范畴 18 1.2.2 自组织理论特征 18-19 1.3 技术变迁理论 19-20 1.3.1 技术动力机制 19-20 1.3.2 技术路径依赖 20 1.4 本章小结 20-22 2 中国海洋油气产业的发展现状 22-36 2.1 海洋油气资源现状 22-23 2.2 海洋油气产业概念 23-24 2.3 海洋油气产业基本特征 24-27 2.3.1 资源约束性 24-25 2.3.2 风险性 25 2.3.3 高技术性和高投入性 25-26 2.3.4 国际性 26 2.3.5 战略性 26-27 2.3.6 政策导向 27 2.4 海洋油气产业组织现状及发展过程 27-35 2.4.1 我国海洋油气产业组织现状 27-31 2.4.2 我国海洋油气产业发展阶段 31-35 2.5 本章小结 35-36 3 中国海洋油气产业演化动因分析 36-54 3.1 中国海洋油气产业演化内在动因分析 36 3.2 中国海洋油气产业演化外在动因分析 36-52 3.2.1 宏观环境 36-50 3.2.2 技术创新 50 3.2.3 制度变迁 50-51 3.2.4 制度与技术协同演化 51-52 3.3 本章小结 52-54 4 中国海洋油气产业演化实证研究 54-57 4.1 模型建立 54 4.2 参数估计方法 54 4.3 数据选取与估计结果 54-55 4.4 估计结果分析 55-56 4.5 本章小结 56-57 5 中国海洋油气产业演化机制分析 57-64 5.1 陆上石油与海上石油对比分析 57-59 5.2 产业演化机制拐点前分析 59-61 5.2.1 国家根本利益 59-60 5.2.2 企业自身利益 60-61 5.3 产业演化机制拐点后分析 61-63 5.3.1 供给基本保持不变 61 5.3.2 国家与企业利益相悖 61-62 5.3.3 寻求利益平衡 62-63 5.4 本章小结 63-64 6 结论与展望 64-66 6.1 结论 64-65 6.2 展望 65-66 参考文献 66-70 附录 70-71 致谢 71-72 个人简历 72 发表的学术论文 72
|
相似论文
- WEO:全球环境治理的模式选择研究,X321
- “地铁房地产”投资的动力机制研究,F572
- 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F205
- 欠发达地区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F273.1
- 绿色消费动力机制模型研究,F113;F205
- 推拉理论视角下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动力机制研究,F842.6
- 中国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研究,F592.7
- 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机理与动力机制研究,F124
-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演化动力机制研究,F426.4
- 宁波市工业发展与空间分异研究,F427
- 近二十年福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研究,F293.2
- 浙江青田县城市化特色与发展研究,TU984.2
- 京津冀区域人才集聚的动力机制研究,C964.2
- 旅游创新发展模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F124
- 我国劳动关系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研究,F270
- 兵地共建的城市化模式研究,F299.27
- 转型期木渎镇区空间结构演化研究,TU984.113
- 西安旧城区回坊空间的发展研究,TU984.114
- 甘南藏族社区变迁研究,C916
- 虚拟学习社区动力机制研究,G434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工业部门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