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润滑油基础油深度补充精制催化剂的研制

作 者: 朱金玲
导 师: 董群
学 校: 东北石油大学
专 业: 化学工程
关键词: 润滑油 补充精制 催化剂
分类号: TE62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润滑油基础汕的芳烃含量及颜色是表示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重要质量指标。降低润滑油基础油芳烃含量和颜色主要通过润滑油基础汕补充精制的方法来实现,而润滑油基础油补充精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白土补充精制工艺,物理方法,其缺点是工艺生产劳动强度大、产品收率低、综合能耗高、产品质量差,同时还有白土粉尘污染环境并有废白土残渣等;另外一种是加氢补充精制工艺,该工艺与比白土补充精制工艺相比有如下优点:①产品质量好;②产品收率高;③综合能耗低;④不存在环境污染题;⑤工艺生产劳动强度小。但山于多数普通加氢精制补充工艺生产的产品氧化安定性较差,无法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因而研究有效提高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深度补充精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围绕润滑油基础油深度补充精制催化剂进行研究,从芳烃加氢开环反应的机理出发,以润滑油基础油加氢脱蜡后的产品为原料开展工作。首先采用共沉淀法进行无定型硅铝载体的制备及进行制备过程中氧化铝含量、成胶时pH值对载体性能影响的考察,通过XRD、XRF、NH3-TPD及BET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制备条件考察结果表明,在无定型硅铝制备过程中,随着氧化铝含量的升高载体酸性中心的数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成胶pH值的升高,得到的产品的比表面积呈下降趋势,但孔容以及平均孔径都逐渐增大;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无定型硅铝具有中等强度酸性以及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因而断链能力较弱,利于保证加氢评价产品的高液收。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以贵金属为加氢活性组分,采用特殊的高分散度浸渍法制备了低金属含量的深度补充精制催化剂;在20ml加氢装置上对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考察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加氢评价结果表明:以炼厂一的减二线脱蜡油、减四线糠醛精制油加氢异构生成油为原料,可使产品的芳烃含量<3%、颜色<0.5/1.0(减二线/减四线)、氧化安定性(150℃)>340min、全馏分液收100%;以炼厂二的减二、减三线馏分油的加氢异构生成油为原料可使产品的芳烃含量3%、塞波特比色>28号、全馏分液收100%,达到了预期效果,符合APⅠ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标准。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创新点摘要  7-10
前言  10-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1
  1.1 国内外技术现状  12-19
    1.1.1 国外润滑油加氢补充精制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12-16
    1.1.2 国内润滑油加氢补充精制技术的状况  16-19
  1.2 项日研发意义和目标  19-20
  1.3 实验基础设计  20-21
第二章 无定型硅铝制备及表征  21-28
  2.1 引言  21-22
  2.2 试验原料  22
  2.3 试验设备  22
  2.4 表片方法  22-23
    2.4.1 组成分析(XRF)  22-23
    2.4.2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  23
    2.4.3 酸性表征(NH_3-TPD)  23
    2.4.4 比表面积(BET)和孔径分布  23
    2.4.5 X射线衍射(XRD)  23
  2.5 试验过程与结果讨论  23-28
    2.5.1 Si/Al对载体性能的影响  24-25
    2.5.2 成胶时pH值对载体性能的影响  25-26
    2.5.3 定型载体的分析表征  26-28
第三章 补允精制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28-34
  3.1 试验原料  28
  3.2 试验设备  28
  3.3 表征方法  28-29
    3.3.1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  28
    3.3.2 比表面积(BET)和孔径分布  28
    3.3.3 扫描电镜(SEM)  28
    3.3.4 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XRF)  28-29
  3.4 加氢活性金属组分的选择  29
  3.5 金属组分负载方式的确定  29-30
  3.6 催化剂的制备  30-31
  3.7 试验结果与讨论  31-34
    3.7.1 热重(?)差示扫描同步热分析(TG-DSC)  31
    3.7.2 X射线衍射(XRD)  31-32
    3.7.3 傅立叶红外(Py-IR)  32
    3.7.4 比表面积(BET)和孔径分布  32
    3.7.5 扫描电镜(SEM)  32-33
    3.7.6 催化剂制备重复性考察及物化性质  33-34
第四章 加氢补充精制催化剂性能评价  34-44
  4.1 原料及产品分析方法  34
  4.2 评价装置  34-36
    4.2.1 微反评价装置  34-35
    4.2.2 20ml评价装置  35-36
  4.3 氢气的组成  36
  4.4 评价原料的性质  36
  4.5 试验结果与讨论  36-44
    4.5.1 微反评价  36-38
    4.5.2 工艺条件的考察  38-41
    4.5.3 补充精制催化剂的加氢评价  41-44
结论  44-45
参考文献  45-47
致谢  47-48
详细摘要  48-57

相似论文

  1. 煤制液体燃料过程中可弃型催化剂的设计与实验研究,TQ529.1
  2. 纳米Pt/SiC的制备、表征及其电化学催化性能研究,TM911.4
  3. 两亲性偶氮苯功能化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O631.3
  4. Pt系纳米合金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丙烷脱氢性能研究,TQ203.2
  5. 铝基锰系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研究,X773
  6. 煤焦油催化加氢轻质化及催化剂的研究,TQ426
  7. 纳米制冷剂池沸腾换热特性的研究,TB64
  8. 润滑油液在线颗粒传感器试验研究,U464.137
  9. 掺杂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甲醛的研究,X13;TB383.1
  10. 铝材轧机轧辊轴承无渍润滑油的研制,TG333.17
  11. 油溶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TB383.1
  12. 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OCT-MD技术工业应用研究,TE624.55
  13. M公司ISO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研究,F426.22
  14. Q_3PW(Mo)_(12)O_(40)催化的FCC柴油氧化—萃取脱硫工艺的研究,TE624.55
  15. 生物柴油副产品甘油制备羟基丙酮的研究,TQ224.2
  16. OMS-2催化氧化替代燃料车排放的非常规污染物,TQ426.96
  17. Pd/CeO_2氧化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性能研究,O643.36
  18. 调环酸钙合成工艺研究及其类似物合成,TQ452
  19. MoVBi-AlPO_4催化剂异丁烯选择氧化反应性能研究,O643.32
  20. 新型N-杂环卡宾催化剂的合成研究,O643.36
  21. 蔗糖氢解催化剂制备及活性研究,O643.3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 > 石油炼制 > 炼油工艺过程 > 催化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