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科学创新文化及其构建

作 者: 谭坤艳
导 师: 周世祥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创新 科学创新 科学创新文化 构建
分类号: G3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3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创新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科学创新是创新链条的初环,目前,我国科学创新总体比较薄弱,与科学创新的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偏重实用的思维习性、讲求中庸的价值观念等,与近代科学执着于理性与实证探讨的思想相悖,在不同层面上制约着中国文人对科学的执着,使中国科学创新之路举步维艰。在追求科学创新的过程中,弘扬科学精神,构建科学创新文化,成为提升我们整个民族创造力的一种必然。本文论述了创新、科学创新及其相关概念,重点分析了科学发现、科学发明和科学创造,科学创新文化和技术创新文化等。指出科学创新不等于科技创新,也有别于技术创新,由于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更为显著,人们往往强调技术创新,忽视了科学创新,而科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在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有一个衔接的或交叉的地带,即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指新的科学知识向技术知识转化的过程,是科学认识基础上的创新活动。因此,科学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文化既有紧密联系也有根本区别,科学创新文化和技术创新文化都是以精神和物质的文化结构,共同作用于创新,促进创新的繁荣。但在精神层面上,科学创新文化中的创新动力,主要是科学工作者对问题的兴趣、爱好以及对真理的追求等,技术创新文化中创新动力主要是利益的驱动,经济的需求等。科学创新文化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形式,推动科学创新持续进行,具体表现为它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约束功能等方面。科学创新文化能够引导和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哲学理念和科研方法,科学创新文化能够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从事科学创新活动的单位或个人为实现创新的目标而努力拼搏,科学创新文化能够吸引创新人才以各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参与具体的创新活动,创新文化能够使创新主体自觉接受创新文化中蕴含着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约束。科学创新文化与科学创新相互需求、互动共进,只有加强科学创新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崇尚创新、勇于创新、激励创新和保障创新的理念、价值观和氛围,充分发挥科学创新文化在科学创新中的功能,才能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改变我国科学创新能力薄弱的现状。从历史和现实情况看,科学创新文化是科学创新不可或缺的条件,科学创新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科学创新文化有利于科学自身的发展。文化在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创新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才能产生,我国传统文化的不利因素对科学创新有负面作用。其次,科学创新文化本质上就是科学文化,建设科学创新文化可以进一步丰富科学文化的内涵。科学创新文化通过影响创新主体的心灵,有利于创新主体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而促使他们进行创新活动,形成新的科学文化。要推动科学创新,就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创新文化的建设。当前我国科学发展中不利于科学创新的文化因素很多,主要有整体的物质文化、外在的制度文化和内在的观念文化等因素。观念层面的文化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最初的精神动力。本文围绕观念文化层面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道德规范等,初步探讨了我国构建科学创新文化的途径。在培养科学创新的思维方面,要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激发好奇心和兴趣,把握科学创新中的想象、直觉和灵感,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敢于向权威挑战,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在树立科学创新的价值观方面,要做到积极学习,崇尚创新,求真务实,注重效率,民主平等,学术自由,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在建设科学创新道德方面,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营造有利于科学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倡导科学道德,加强科学创新行为的道德监督。要建立健全科学研究的法律法规,给科学道德以法律保证。要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的制度建设,完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同时,积极引导科学工作者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主动接受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构建科学创新文化,不仅对深入认识科学创新与文化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营造更有利于科学创新的文化环境也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1章 引言  11-17
  1.1 问题的提出  11-13
  1.2 研究现状  13-15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7
第2章 科学创新科学创新文化  17-24
  2.1 创新与科学创新  17-21
    2.1.1 创新的内涵  17-18
    2.1.2 科学创新的内涵  18-19
    2.1.3 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科技创新  19-21
  2.2 科学创新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21-24
    2.2.1 科学创新文化的内涵  21
    2.2.2 科学创新文化的特征  21-22
    2.2.3 科学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文化  22-24
第3章 科学创新文化的功能和意义  24-31
  3.1 科学创新文化的功能  24-26
    3.1.1 科学创新文化的导向功能  24
    3.1.2 科学创新文化的激励功能  24-25
    3.1.3 科学创新文化的凝聚功能  25
    3.1.4 科学创新文化的约束功能  25-26
  3.2 科学创新文化建设的意义  26-31
    3.2.1 科学创新文化建设与科学创新  26-29
    3.2.2 科学创新文化建设与科学文化  29-31
第4章 构建科学创新文化的途径  31-45
  4.1 科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31-35
    4.1.1 科学创新思维及其特点  31-32
    4.1.2 科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32-35
  4.2 科学创新价值观的树立  35-40
    4.2.1 科学创新的价值观  35-36
    4.2.2 科学创新价值观的树立  36-40
  4.3 科学创新道德的建设  40-45
    4.3.1 科学创新道德  40-41
    4.3.2 科学创新道德的建设  41-45
结论  45-46
致谢  46-47
参考文献  47-48

相似论文

  1. 面向动态文档集的大规模文本索引构建技术的研究,TP391.3
  2. 上下文相关的词汇复述研究,TP391.1
  3.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4. 破解城乡结合部地区二元管理体制难题,D630
  5. 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分析与命题研究,G633.6
  6. 高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命题研究,G633.6
  7.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8. 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G637
  9. 创新型化工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F426.7
  10. 论当代服装古典风格复兴与设计应用研究,TS941.2
  11. 手工钩针编织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TS941.2
  12. 民间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D632.9
  13.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公共政策研究,G522.3
  14. 学问之道:大学创新文化的形成研究,G640
  15.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16.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17.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18.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19. 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动态分析和应对措施研究,F273.1
  20. 高校品牌构建策略研究,G647
  21. 省级卫视综艺娱乐类节目的现状研究,G22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科学、科学研究 > 科学研究理论 > 科学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