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改性埃洛石纳米管对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作 者: 刘瑞超
导 师: 张冰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埃洛石纳米管 Fe3O4-HNTs 吸附性能 磁性能 阴离子染料 阳离子染料
分类号: X7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来源于纺织、印染等行业的染料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盐分,一直是废水处理中的难题。目前普遍采用高效、经济的吸附法作为处理染料废水的主要方法,由于天然矿物材料如高岭土、蒙脱土等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且具有一定的离子交换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埃洛石是一种粘土质的矿物材料,呈天然的纳米管状结构,随着纳米材料的研究深入,人们对埃洛石纳米管研究给予了广泛关注,而在处理染料废水领域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同时由于埃洛石粉体颗粒细小,从溶液中分离非常困难,且分离耗时、耗能,也限制了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实际应用。因此,本文以埃洛石为原料,对其表面进行了改性,选择两种典型的阳、阴离子染料结晶紫和甲基橙作为吸附质,系统的考察了埃洛石对阳离子、阴离子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并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Fe304-埃洛石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实现在磁场作用下从溶液中快速分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①系统研究天然埃洛石纳米管对阳离子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利用TEM和比表面孔径分析技术对埃洛石纳米管(HNTs)的形貌结构特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HNTs管道通畅,比表面积较大。研究了HNTs对结晶紫废水的吸附性能,考察了结晶紫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溶液温度、p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NTs吸附速率较快,吸附过程基本不受pH值以及溶液温度变化影响,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同时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在298K时,HNTs对结晶紫单分子层最大吸附量为105.26mg/g,HNTs可经过简单的煅烧达到再生效果,实现重复使用,因此HNTs可作为高效的阳离子染料吸附剂。②系统研究了改性埃洛石纳米管对阴离子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对HNTs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改性纳米管(HDTMA-HNTs)。采用TEM、FTIR、TG和比表面孔径分析等技术对改性前后HNTs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季铵盐阳离子已成功接枝于HNTs表面,改性材料表面呈现正电性,可用于阴离子的吸附。考察HDTMA-HNTs对甲基橙染料废水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与HNTs相比,HDTMA-HNTs对甲基橙的去除效果明显增强,吸附速率很快,吸附过程基本不受pH值以及溶液温度变化影响,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在298K时,HDTMA-HNTs对甲基橙的单分子层最大吸附量为94.34mg/g,吸附剂可以再生重复使用,因此HDTMA-HNTs可作为阴离子染料的吸附剂。③利用快速沉淀法制备Fe3O4-HNTs磁性纳米复合材料,采用TEM、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比表面孔径分析等技术对Fe3O4-HNTs的形貌、结构性质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Fe3O4-HNTs具有良好的顺磁性,可在外部磁场作用下与水体快速分离。考察Fe3O4-HNTs对结晶紫染料废水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Fe3O4-HNTs对结晶紫的吸附速率较快,吸附过程基本不受pH值、金属离子浓度以及溶液温度的变化影响。Fe3O4-HNTs对结晶紫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同时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在298K时,Fe3O4-HNTs对结晶紫的单分子层最大吸附量为90.09mg/g,与HNTs相比没有明显的下降,吸附剂可以再生重复使用。因此Fe3O4-HNTs可作为高效吸附和快速分离的吸附材料使用。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3 1 绪论 13-24 1.1 染料废水的危害与污染现状 13-14 1.2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14-18 1.2.1 活性炭吸附 14-16 1.2.2 树脂吸附 16 1.2.3 生物吸附 16-17 1.2.4 粘土矿物吸附 17-18 1.3 埃洛石纳米管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18-21 1.3.1 埃洛石纳米管的结构 18-19 1.3.2 埃洛石纳米管的性质和应用 19-21 1.4 磁性复合材料 21-23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23-24 2 埃洛石的表征及其对阳离子染料—结晶紫的吸附研究 24-38 2.1 实验部分 24-26 2.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4-25 2.1.2 埃洛石样品预处理 25 2.1.3 埃洛石表征 25 2.1.4 吸附实验 25-26 2.1.5 结晶紫溶液浓度测定方法 26 2.1.6 吸附剂的再生 26 2.2 样品的表征 26-28 2.2.1 透射电镜分析 26 2.2.2 比表面和孔径分析 26-28 2.3 吸附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28-31 2.3.1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28 2.3.2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28-29 2.3.3 起始浓度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29-30 2.3.4 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0 2.3.5 离子强度的影响 30-31 2.4 吸附动力学 31-33 2.5 吸附等温线模型研究 33-36 2.6 热力学参数 36 2.7 吸附剂的再生 36-37 2.8 本章小结 37-38 3 埃洛石纳米管改性及对阴离子染料—甲基橙吸附研究 38-53 3.1 前言 38 3.2 实验部分 38-39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8 3.2.2 HDTMA-HNTs的制备 38 3.2.3 埃洛石表征 38-39 3.2.4 吸附实验 39 3.2.5 甲基橙溶液浓度测定方法 39 3.2.6 吸附剂的再生 39 3.3 样品的表征 39-43 3.3.1 透射电镜分析 39-40 3.3.2 红外分析 40-41 3.3.3 热重分析 41 3.3.4 比表面和孔径分析 41-42 3.3.5 荷电性能测试 42-43 3.4 吸附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3-48 3.4.1 改性对吸附作用的影响 43-44 3.4.2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44 3.4.3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4-45 3.4.4 起始浓度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5-46 3.4.5 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6-47 3.4.6 离子强度的影响 47-48 3.5 吸附动力学 48-49 3.6 吸附等温线模型研究 49-50 3.7 热力学参数 50 3.8 吸附剂的再生 50-51 3.9 本章小结 51-53 4 磁性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对结晶紫的吸附研究 53-66 4.1 前言 53 4.2 实验部分 53-54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53 4.2.2 磁性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 53 4.2.3 埃洛石表征 53-54 4.2.4 吸附实验 54 4.2.5 结晶紫溶液浓度测定方法 54 4.2.6 吸附剂的再生 54 4.3 样品的表征 54-57 4.3.1 透射电镜分析 54-55 4.3.2 XRD表征 55 4.3.3 比表面和孔径分析 55-56 4.3.4 磁性测试 56-57 4.4 吸附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7-61 4.4.1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57-58 4.4.2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8-59 4.4.3 起始浓度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9 4.4.4 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9-60 4.4.5 离子强度的影响 60-61 4.5 吸附动力学 61-62 4.6 吸附等温线模型研究 62-63 4.7 热力学参数 63-64 4.8 吸附剂的再生 64-65 4.9 本章小结 65-66 5 结论及展望 66-68 5.1 结论 66-67 5.2 展望 67-68 参考文献 68-72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2-73 个人简历 72 学术论文 72-73 致谢 73
|
相似论文
- 活性炭吸附对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各类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X791
- 六方氮化硼微观结构与吸附性能的研究,TB383.3
- 壳聚糖基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对Ni~(2+)吸附性能研究,X703
- 膨胀石墨对油及苯基有机分子的吸附性能研究,TQ028.15
- 复合材料磁粉芯挤出成形及其软磁性能研究,TF124.39
- 等离子束表面冶金高硅涂层研究,TG174.4
- FeCuNb(Ti)SiB结构与磁性能研究,TG139.8
- 贵金属及其合金/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TB383.1
- Mn-Zn铁氧体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应用,TB383.1
- 电沉积稀土-铁族磁性合金膜及其磁性能探究,TB383.2
- 新型球形吸附剂制取无水乙醇实验研究,TQ223.122
- 低温烧结制备复合石榴石铁氧体及其电磁性能研究,TQ138.11
- 高性能M型永磁铁氧体的制备与研究,O614.811
- TbCu_7型Sm-Co基薄带磁体的研究,O482.5
- Mn-Al-C型磁性材料的研究,TM271
- 煤基螯合树脂的制备及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X703
- Ga-Mn-Ni-Co合金的组织结构与相变,TG139.6
- Fe(Co)-Hf-B-Cu高温软磁合金形成及磁脉冲处理效应,TG139.8
- 强磁场下Fe-Sn偏晶合金凝固行为研究,TG111.4
- 铁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及磁性能研究,TB383.1
- Nd_2Fe_(14)B/α-Fe型纳米晶双相复合磁体研究,TB383.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纺织、印染工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