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模块分叉支架型血管型号设计研究

作 者: 杜昕
导 师: 郭伟
学 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专 业: 普通外科
关键词: 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弓 升主动脉 支架移植物
分类号: R65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随着血管腔内器械和技术的迅猛发展,EVR在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于发生在升主动脉以及主动脉弓部的病变确仍然没有较可靠的系列产品投放临床。本研究小组研制开发了针对升主及弓部的“模块分叉支架型血管”,并且已经通过了犬模型动物试验,尚缺乏人体相关解剖数据。按照国际惯例,目前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的术前评估均以CTA为主,故本研究以中国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CTA三维重建软件及血管分析软件等对模块分叉支架型血管相关的弓部解剖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旨在为进一步的研发适用于中国人群的系列产品提供数据支持。目的:为研究人体升主及弓部血管解剖特点、指导应用于人体的模块支架的设计制作提供数据基础,初步总结系列型号,记录并统计中国人群升主动脉(AscendingAorta,AA)、主动脉弓(Aortic Arch)以及弓部三主要分支的解剖数据,。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7年9月在我院接受过胸主动脉CT增强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的非主动脉疾病患者388名,通过计算机三维重建、血管分析、曲面重建等技术对AA、主动脉弓、头臂干(BrachioCephalic Trunk,BCT)、左颈总动脉(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LCCA)、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的相关解剖特点进行观察、测量、记录。应用CHE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每组数据的中心趋势指标以及标准误、总体均数、95%置信区间等统计学参数。结果:1、冠状动脉(Coronary Artery,CA)开口上方至LSA以远的主动脉直径D1-D6的平均值为33.461±4.758mm;34.247±4.936 mm;32.571±3.858 mm;29.992±3.625 mm;27.831±3.209 mm;26.194±3.075 mm。BCT起始处和近右锁骨下动脉(Right Subclavian Artery,RSA)开口处的直径d1,d2平均值分别为13.121±1.944mm;12.752±2.273mm。LCCA两处直径d3,d4平均值分别为8.716±1.538mm;7.894±1.042mm。LSA起始处和近椎动脉开口处直径d5,d6分别为10.707±1.666mm;9.285±1.309mm。CA开口处至BCT开口近端的主动脉管腔长度L1平均值为5.348±1.220cm;BCT开口近端与LCCA开口近端之间的主动脉管腔距离L2平均值为1.322±0.430cm;冠脉起始以上至LSA以远6cm处的主动脉管腔长度L3平均值为15.294±1.702cm;BCT起始处至RSA开口处管腔长度l1平均值为4.053±0.823cm;LSA起始处至椎动脉开口处管腔长度l2平均值为3.834±0.787cm;头臂干与LCCA管壁之间距离l3平均值为0.388±0.229cm;左颈总与LSA之间管壁距离l4平均值为0.714±0.497cm。2、在本样本人群中共出现4种血管解剖变异:BCT与LCCA共干37例,占占9.5%;左侧椎动脉直接起自主动脉弓23例,占5.9%;甲状腺动脉起自弓2例,占0.5%;头臂干与左颈总共干合并左椎动脉发自弓1例,占0.2%。男性和女性的主动脉直径、长度存在性别差异。3、模块一涵盖90%以上人群的直径设计为(A-B):32-10 32-14 32-18;36-1036-14 36-18:40-14 40-18 40-20;44-14 44-18 44-20;48-18 44-20。模块一涵盖70%以上人群的直径设计为(A-B):36-14 36-16 36-18;40-14 40-16 40-18;44-1444-16 44-18;48-16 48-18。模块一涵盖50%以上人群的长度设计为(a7-a5):4.5-55.5-5 6.5-5。模块一涵盖85%以上人群的长度设计为(a7-a5):4.5-4.5 5.5-4.56.5-4.5。模块二涵盖90%以上人群的直径设计为(A’-B’):26-8 26-10 26-12;32-8 32-10 32-12;36-8 36-10 36-12;46-8 46-10 46-12。模块二涵盖70%以上人群的直径设计为(A’-B’):32-8 32-10 32-12;36-8 36-10 36-12;46-8 46-10 46-12。模块二的长度设计为固定值(b2-b5-b7):2-5-4。模块三涵盖90%以人群的型号设计为(A’-B”-c4):26-28-15 26-30-15 26-32-15;30-30-15 30-32-15 30-34-15;34-34-15 34-36-15 34-38-15;40-38-15。结论:通过对中国人群的回顾性样本调查,总结出了模块分叉支架型血管相关的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解剖特点,证实模块分叉支架型血管适用于大部分中国人群。并由此设计出可应用于人体的系列产品型号。

全文目录


缩略词表  5-6
主要参数  6-7
中文摘要  7-9
英文摘要  9-12
前言  12-15
第一部分 模块一的型号设计研究  15-29
  材料与方法  15-16
  数据测量  16-18
  结果  18-19
  讨论  19-27
  结论  27-29
第二部分 模块二及模块三的型号设计研究  29-40
  材料与方法  29-32
    研究对象  29
    所用设备及软件  29
    数据测量方法  29-32
  结果  32
  讨论  32-39
  结论  39-40
第三部分 中国人群主动脉变异特点的 CT研究  40-43
  材料与方法  40-41
    研究对象  40
    所用设备及软件  40
    数据获得方法  40-41
  结果  41
  讨论  41-42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4
文献综述  44-58
  参考文献  52-58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8-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传统开放手术与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比较研究,R654.3
  2. 乙醛脱氢酶2在心脏早期代偿性肥厚中的作用及机制,R541.6
  3. 犬胸主动脉内国产分体式覆膜支架置入术的实验研究,R-332
  4. 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R654.3
  5.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回顾性研究,R654.3
  6. 兔非人工通气主动脉瓣上缩窄—松解模型的建立及评价,R-332
  7. 主动脉弓及其分支DSA临床研究,R322
  8.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研究,R654.3
  9. 菩人丹对T2DM大血管病变大鼠脂代谢及胸主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R285.5
  10. 主动脉弓的非线性数值模拟,R318.01
  11. 三维锥形弯曲动脉中的脉动流的数值模拟,R318
  12. 逆向工程方法在构建个性化主动脉弓动脉瘤模型中的应用,TP391.7
  13. 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性病变与脑卒中,R743.3
  14. 主动脉夹层的形态学研究,R543.1
  15. NF-κB的激活和RANTES表达在实验性升主动脉瘤的作用,R543.1
  16.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疗效分析,R743.3
  17.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63例临床回顾性研究,R654.3
  18. 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治疗,R654.31
  19. 腹主动脉瘤传统开腹手术与腔内修复术的合理选择及疗效评价,R654.3
  20. 腹主动脉瘤开腹手术与腔内修复围手术期情况的荟萃分析,R654.3
  21. 腹主动脉瘤不同术式围手术期的比较研究,R654.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外科学各论 > 心脏血管和淋巴系外科学 > 血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