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方言电视节目得失分析

作 者: 李欣
导 师: 陆健
学 校: 中国传媒大学
专 业: 广播电视艺术学
关键词: 方言 文化学 语言学 受众心理学 区域文化
分类号: G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76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2年,在操着南腔北调的《猫和老鼠》的带动下,中国电视刮起一股方言风暴,湖南、四川、重庆、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各地涌现出各种形式的方言电视节目。在这些方言电视节目大大方方上演、接受各种好评的同时,批评声也不绝于耳。作为一个现在存在着,且以后的一段长时间中仍将存在的节目类型,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规范操作,又要发扬自己的特色,寻找更大的市场效益。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当前我国方言电视节目,通过梳理方言电视节目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现状,以《越策越开心》节目为主要例证,将方言电视节目放置于整个社会背景中,用文化学语言学等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当前我国方言电视节目勃兴的原因和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认真思考有关节目生存和发展策略,以期使之尽可能与媒体的宣传功能相吻合,使之服从于媒体发展的需要,使之能在在实践中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方言的概念、分类,并对我国方言电视节目情况进行简要统计,通过数据调查简要分析《越策越开心》节目,探讨方言与电视媒体的关系以及该课题的研究价值。第二部分着重从文化学、语言学、受众心理学这三个角度来论述方言电视节目目前存在、以后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合理性。第三部分着重从受众、题材选择、承载信息传播功能三个方面讨论方言电视节目的不足。第四部分就前一章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从笔者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如正确认识普通话和方言;把握方言使用的度;努力提高节目品质,不仅从节目内容本身进行包装,还要通过包装主持人,发展节目相关延伸产品等措施来打造品牌方言电视节目。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6
绪论  6-7
第一章 我国方言电视节目的发展概述  7-21
  第一节 方言的概念及方言的分类  7-8
  第二节 我国内地方言电视节目发展历程与现状  8-11
  第三节 etv 湖南经视综合频道《越策越开心》栏目概述  11-21
第二章 方言电视节目生存之原因分析  21-40
  第一节 方言电视节目文化学层面分析  21-31
    一、文化全球化下的方言电视节目  22-24
    二、方言电视节目对地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24-31
      (一) 方言电视节目与特有语音、语言表达方式  25-27
      (二) 方言电视节目与民俗  27-28
      (三) 方言电视节目与中国传统艺术  28-31
        1. 方言电视节目与民歌  28-30
        2. 方言电视节目与戏曲  30-31
  第二节 方言电视节目语言学层面分析  31-35
    一、方言具有轻松随意的语体风格  31-33
    二、方言电视节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33-35
  第三节 方言电视节目受众心理学层面分析  35-40
    一、方言电视节目受众与身份认同  35-37
    二、娱乐化消费的需求  37
    三、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心理需求  37-40
第三章 方言电视节目之局限分析  40-46
  第一节 与普通话节目相比,方言电视节目的受众注定是无法大众化的  40-42
  第二节 方言电视节目的题材相对狭窄  42-43
  第三节 存在方言电视节目信息传播效率低的现象  43-46
    一、部分方言电视节目中方言特有的词语表达阻碍了信息传播  43-45
    二、部分方言电视节目为了方言而方言的态势加大了信息传播的成本  45-46
第四章 关于方言电视节目生存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46-56
  第一节 普通话和方言:应主次有序,和谐共处  46-49
  第二节 方言电视节目应把握方言使用度  49-50
  第三节 打造节目品牌,形成产业链条  50-55
    一、主持人品牌战略  51-53
    二、节目相关产品延伸  53-55
  第四节 加强方言电视节目管理的力度  55-56
结语  56-57
致谢  57-58
参考文献  58-60

相似论文

  1. 红安方言语法研究,H146
  2. 统计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词对齐及相关融合策略研究,TP391.2
  3. 广州方言区初中古诗文教学探索,G633.3
  4. 东莞镇区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633.3
  5. 汉语方言中音位合并现象的失匹配负波研究,R764
  6. 四川方言特征词研究,H17
  7. 试论近现代苏南教育家的文化性格,G649.29
  8. 赣州方言形容词生动形式研究,H17
  9. 天镇方言动态助词及其相关成分研究,H17
  10. 忻州方言四字格俗语探究,H17
  11. 现代汉语“V上”结构意义考察,H146
  12. 建湖方言(卞港村)初探,H17
  13. 基于小学各学段特征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G625.1
  14.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非术语化现象,I512.06
  15. 山西文水(裴会村)话语音研究,H17
  16. 西宁方言的民俗文化研究,H172
  17. 晋城方言重叠式研究,H17
  18. 复合动词中“掛ける”的意义分析,H36
  19. 方言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语音影响的研究,H319
  20. 语言学能与听力水平以及听力磨蚀的相关性研究,H319
  21. 英文广告的功能文体分析,H31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广播、电视事业 > 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